第(1/3)頁 五點五分。 加強旅臨時搭建的帳篷內(nèi),張坤把自己比較信任的幾個軍官叫了過來。 “在這的哥幾個都是咱們自家兄弟,你們掏心窩子說說,平日里我張坤對你們怎么樣?辦的那些事情都還算地道吧?”張坤看著帳篷里的幾個軍官問道。 張坤的心里非常明白,日本人讓自己過去看中的并非是他本人的能力,而是自己手下的那五千人馬。 這五千人對于日本人來說意義重大,自己的部隊雖然打仗軟蛋,但是鎮(zhèn)壓個百姓還不是小事一樁。 日本人兵力并沒有那么充足,需要南下作戰(zhàn),那么占領(lǐng)下來的城市必須得有大量的偽軍協(xié)助管理。 自己算個屁啊,一個人過去日本人能白白給一個中將軍銜? 關(guān)鍵你的手底下得有人啊,手底下沒有人日本人能搭理你?想得美。 張坤自己投靠到日本人那里去,是件輕而易舉的事,腳底一抹油就可以開溜了。 但是想把手底下的那五千名戰(zhàn)士也都帶過去,這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因為這五千多戰(zhàn)士中很多人的老家都在東北,日本人在侵占了東三省之后,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欠下了累累血債。 所以和其中不乏少數(shù)人和關(guān)東軍有不共戴天之仇,見了日本人就恨不得把他們撕得粉碎,更別說投降過去了。 張坤考慮到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手下的人可能會造反,說不定自己就撂在這些人的手里了。 所以他找來自己的一些親信來商量一下對策,提前和他們打一個招呼。 對于說服眼前的這些人,張坤有十足的把握。 平時他也沒少注意培養(yǎng)感情,感情這東西,無非就是拿錢砸出來的。 張坤特別會籠絡(luò)人心,見到哪個軍官家里有什么事情了,他就慷慨解囊?guī)椭幌隆? 平時施舍小恩小惠為他贏得了不少人氣,也就有了一批愿意為他赴湯蹈火的傻兄弟。 再有一點就是加強旅相當一部分人是土匪出身,都是后來接受招安進部隊的。 這幫土匪身上的痞氣哪有那么容易被改變,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條,有奶便是娘。 哪里有錢,哪里好處多,他們就往哪里撲。 當初要不是被官軍逼得不行,他們也不會投降接受招安。 “大哥,你是不是有啥主意了,不用考慮太多,直接下命令吧,兄弟我二話不說絕對全力支持大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