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蘇聯英雄(下)-《一代戰將》
第(3/3)頁
在這里介紹一下二戰前蘇聯軍銜制度遵循如下簡要原則:
(1)不是按軍銜,而是按職務區分上下級。只有當兩個軍官相互間沒有職務聯系時,才按軍銜分上下級。
(2)一個軍官是否適于擔任更高職務,不取決于他的軍銜或軍齡,而取決于他的指揮能力。
(3)擔任某種職務的時間沒有任何限制。一個軍官可能在整個服役期間一直當排長,也可能只當幾個月就被升任更高職務。
(4)一個軍官的任職使他可能被授予某種軍銜。但是他必須在軍銜階梯上擔負一定的負責職務,并經過一定年限才行。具體如下:少尉(這個軍銜只授予經過短期培訓的士兵)為2年;中尉3年;上尉3年;大尉4年;少校4年;中校5年;中校以上沒有固定年限。
這也就是說一個十八歲參軍的士兵,想要干到少校,至少需要十二年的時間。
當然,這僅僅是針對和平事情。
戰時那就需要另當別論了,這個年限會大大縮短,火線升官嘛。
但現在蘇聯可沒有爆發戰爭,所以算是在和平時期。
所以說現在在蘇聯境內,最年輕的少校軍官,也得有三十歲了。
而資料上填著二十歲的王亮無疑打破了這個記錄。
王亮掂量了掂量自己胸前這枚純度為90%以上的黃金制造勛章。
五角星直徑30毫米,21.5克,背面鐫刻有“蘇聯英雄”字樣。
金星的襯托是純度為90%以上的純銀托架,重量為12.186克,長方形,中間襯著紅色綢布,象征著紅旗。整個獎章重34.264克。
“感覺還不錯。”
與勛章同時頒發的還有一本證書,王亮這才知道每枚“蘇聯英雄”都有編號,與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或最高蘇維埃頒發的證書序號相同。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