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可惜沒有原子彈-《一代戰將》
第(1/3)頁
當1941年9月,蘇軍兵力最強大的西南方面軍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三角地區被德軍包圍,整整60萬蘇軍被俘虜的時候。
當1941年9月30日,納粹德國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代號為“臺風”的閃擊戰,差點攻占莫斯科的時候。
斯大林為自己當初無視王亮那番話而感到深深的懊悔。
準確,實在是太準確了,要是自己早作準備的話,仗不至于打得這么窩囊。
這才會有斯大林不惜用一個軍的裝備來換王亮...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1938年6月1日,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日子。
24架由蘇聯飛行員駕駛的SB轟炸機出現在中國南昌機場,他們準備從這里出發,直奔臺灣。
原來的計劃是從漢口機場出發,但是考慮到從漢口到臺灣的直線距離超過1000公里,幾乎是蘇聯志愿航空隊裝備的圖波列夫SB轟炸機的航程極限。
一次起飛地點只能選擇在距離臺灣更近的南昌機場。
但是這項任務執行起來危險性非常大,因為航程太遠,轟炸機的飛行員們將要面臨的是無護航的情況下執行此次的轟炸任務。
這也就是說,如果在途中碰上日軍的戰機,一番交戰,損失必然會十分慘烈。
但這絲毫沒有阻礙蘇聯小伙子們的熱情,他們極具信心,原因同中國人一起抗擊侵略者。
“王,你知道嗎?這次一同執行轟炸任務的還有中國空軍,他們也出動十二架飛機。跟咱們一樣,新裝備的SB轟炸機。”雷恰戈夫扭頭對正在整理著自己裝備的王亮說道。
“是嗎?那真是太好了,36架轟炸機同時行動,那這次任務執行起來可就靠譜的多了。”
雷恰戈夫口中說的中國空軍是國民黨空軍,對于這個消息,王亮是很高興的。
起碼轟炸起來的效果和安全系數高了許多。
雷恰戈夫聳聳肩,搖了搖頭說道:“哦,王,你可千萬不要這么想。我不知道國民黨當局是怎么想的,這批飛行員的技術可沒有你那么超神。要知道這批轟炸機是剛剛運過來的,他們的飛行員甚至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就要去戰斗,這是不可思議的。”
看起來這個少校對中國飛行員的能力并不怎么認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