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南昌,王亮心情很不好,雖然確認了戰果,在此次行動中共炸毀了日軍86架飛機,還把一個大油庫給弄爆了。 本來是很完美的事情,但是犧牲的七個飛行員讓王亮高興不起來。 不爽,很不爽。 時任國民黨航空委員會主任,未來的國民黨空軍總司令周至柔中將親自接見了雷恰戈夫等蘇聯航空志愿隊的同志。 一個身居高位的國民黨空軍中將親自接見一個蘇聯少校,這規格實在是高的不能再高了。 原因有兩個,一是蘇聯這次派出的是航空支援對,無條件志愿。 二是國民黨正在跟蘇聯磋商購買一批戰機的事宜。 隨著抗日戰爭的大幕拉開,國民黨已經深刻意識到空軍建設的重要性。 沒有制空權的戰斗,那就是殺戮。 尤其是上海和國府南京遭受到轟炸之后,蔣光頭深刻地意識到了空軍的重要性。 蔣光頭特選周至柔赴歐美各國考察空軍教育,從此脫離了陸軍系統,開始空軍生涯,出國后周至柔苦學英語,認真考察了各國航空建設和空軍訓練。 1936年1月24日,周至柔被國民政府敘任陸軍中將;任國民黨航空委員會主任,負實際領導全國航空事業責任,他抓緊時間培養飛行員,向外國購買飛機,在全國各地建立軍用飛機場。 5月航空委員會又進行改組,蔣光頭兼任委員長,周至柔為主任委員;10月在蔣光頭五十壽辰之日,空軍特由高志航領隊,使用美制飛機,在南京上空編成“中正”、“五十”四個字型,國民黨空軍已經初具規模。 1937年5月劃全國空軍軍區,再改組航委會,周至柔為常務主任委員兼第一廳廳長。1938年任昆明中央航校校長。 總得來來講中國空軍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當然這是在花錢向美國、蘇聯這種軍事大國求援的結果。 面對國民黨中將雷恰戈夫尊重地打了一個軍禮,并介紹道:“將軍好,我是蘇聯航空支援隊大隊長雷恰戈夫,這位是蘇聯特別軍事顧問王亮,我們兩個是這次行動的負責人。” 雷恰戈夫知道,這個周至柔中將是中國空軍的創始人,是飛行界的前輩。 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物。 “兩位少校,你們好。我代表四萬萬中國同胞感謝你們對中國的無私援助,對于在這次行動中犧牲的飛行員,我內心也是十分悲痛。他們都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周至柔禮貌性地回了一個軍禮,用流利地英語回道。 顯然,周至柔對站在自己面前的王亮很是吃驚。 但是老練的他還是保持著淡定,把這基本的外交禮儀做完。 王亮,這可是自己在南京培訓班的老師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