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F洲經濟瞭望-《一代戰將》
第(3/3)頁
不會的。
王亮對于F洲的經歷發展歷史是很有研究的,畢竟是學歷史的嘛,世界經濟史也是一門必修的專業課。
王亮還曾經就F洲經濟的發展歷史做了一篇字數約五萬字的論文,并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贊揚和認可。
為了寫這篇論文,王亮利用假期親自去了F洲三次,待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查閱的資料無數,找過的經濟學老教授不下兩位數,歷經千辛萬苦這才弄出了一篇精品論文。
對于F洲經濟發展的方式和展望,恐怕當今世界上沒人人能比王亮更加深刻了。
——F洲地處非常干旱,所以農業不發達,導致F洲經常出現饑荒
首先F洲除了北方相當于一個中國面積的外,撒哈拉以南的世界可不是什么絕對干旱的地方。
撒哈拉以南從西部國家塞拉內爾到東海岸劃出一條直線,以南地區地處于熱帶。一直往南,安哥拉一線,這里是F洲的精華區域,F洲大多數人口也集中在這些地區。
這里分雨季和旱季,因為是熱帶所以沒什么很分明的四季。對于當地的F洲人來說,比如人口最多的大多數人,一年這個單位可不是365天,而是一個雨季為一年,一個旱季為一年。也就是說,人家一年是分成兩年過的。
這部分的F洲,也是最容易鬧饑荒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現戰爭的地方,當然也是F洲邁入現代化中最重要的力量。
——F洲只要氣候是穩定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可能出現任何形式的饑荒。
——食物非常的充沛,也就導致了F洲人沒有憂患意識。
比如中國人最納悶的一點(當然也是歐洲人也非常納悶的一點)為什么F洲黑人根本不大規模的儲藏食物?
F洲黑人也非常的納悶這一點,為什么黃猴子和白皮豬老喜歡堆積食物?樹林子里不是到處都是吃的嗎?為什么要吃不新鮮的東西?
所以,我們和他們的世界是不在一個平行世界的。
因為我們有冬天,所以需要準備至少五個月的糧食(冬天三個月和入春兩個月沒食物),所以我們的祖先永遠都在為如何囤積食物而做斗爭。
但是F洲人根本不需要,因為他們旱季有各類成熟的堅果吃,雨季食物多的喪心病狂。比如有在,食物多到僅靠植物果實就可以吃的膘肥體壯,當地黑人甚至沒欲望去追一頭野獸哪來燒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