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九百六十四章日本海軍和陸軍沖突的前奏曲 “中佐所言極是,陸軍就是憑借著德國的軍制踩在了咱們海軍的頭上,陸軍這幫家伙受德國統帥權獨立的思想影響搶先一步成立了參謀本部,使陸軍的指揮權地位高于海軍??墒撬麄円膊幌嘈?,帝國四面環海,沒有我們海軍的拱衛和輔助,他們陸軍能四處征戰嗎?”尉官直接就順著中佐的話題走上了對陸軍的批判之路。 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矛盾是不可調節的,甚至到了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之后,海軍和陸軍還在為是誰的責任而在喋喋不休地爭執,你說這有多搞笑? 海軍的陸軍的矛盾是在倒幕運動時期結下的,明治維新之后,日本組建新軍,海軍的主要基礎來源于薩摩,而陸軍主要基礎來自于長州。 海陸軍的矛盾直接原因來自于兩個藩的矛盾,而根本原因來自于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建立的“四不像”體制。 明治維新一開始的時候,日本的議會、憲法還未成形,國家形式仍是藩閥政治。那么作為明治倒幕主力軍的薩摩和長州對政府自然有著重大影響。其中海軍,就如清朝一樣,向英國看齊;而陸軍的學習對象則是大陸國家法國,在普法戰爭后又轉向勝利的德國。 陸軍和海軍都對軍制有著不同的提議,實際上都是為了爭取自己的指揮權。最終日本陸軍率先建立起參謀本部,確立了陸軍指揮權高于海軍的地位。 這無異于是矛盾的再一次發酵升級,加上后來海軍和陸軍之間的沖突摩擦不斷,各種糾紛此起披伏,所以兩軍分化更是嚴重。 海軍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曾經在會議上當著發言的陸軍將軍的面退場,以表示對于陸軍的蔑視。 陸軍和海軍的研究開發以及生產工作一直處于完全隔離的狀態。舉個例子,生產一個螺釘,陸軍可能要造成左旋的,而海軍則要造成右旋的來表示與其不同。這樣細節上的叫板多了,直接導致了工業極度混亂。 在對中國資源的掠奪上,這兩軍也打得不可開交。 日本海軍陸戰隊是最先攻入的,隨后陸軍實施了軍事占領,陸軍在人數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侵吞的資源最多,這也直接引起了海軍的不滿。 雙方就一直這樣剛著,誰也不讓誰。 換句話說,日本的迅速戰敗同海軍和陸軍的不對付有著重要的關系,他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簡直就是神助攻。 “恩,你看的很透徹,就是不能太給他們陸軍好臉色了,真以為我們海軍是好欺負的了?”中佐非常滿意地看了看尉官,這話算是說到他的心坎里去了,聽著格外地舒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