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亮估計丘吉爾也不會露骨地表明斯圖爾特·孟席斯身份,而是用其他的職務糊弄一下。 丘吉爾擔任首相后,情報機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大量才華出眾和有獻身精神的年青人,從大學、從倫敦商業(yè)界、知識界紛紛應召加入秘密情報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zhàn)”爆發(fā)后,英國從監(jiān)獄釋放了不少偷竊技術高超的保險柜撬竊犯等刑事犯罪分子,要他們?yōu)槊塑姺铡? 其中大多數(shù)人獲準參加突擊隊;少數(shù)人參加軍情6處,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制鎖、撬保險箱和爆破。 這看來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戰(zhàn)時對策,因為按英國招收間諜的傳統(tǒng)標準來看,理想的間諜是一個出身于上等社會、有經(jīng)濟收入、性格開朗的年輕人。 他必須受過比一般人稍高的教育,英俊、勇敢、頑強、比較冷靜和客觀,一如銀幕上的“007”詹姆斯·邦德。 因此,英國的間諜機構歷來都重視從牛津和劍橋這兩所世界名牌大學中招收間諜。 這也是為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在后來軍情六處被揭秘之后,很電影大片也圍繞著它來拍攝。 不一會兒,一位身著軍裝,佩戴少將軍銜的小老頭就溜達了進來。 兩鬢花白,但是兩只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什么等閑之輩。 丘吉爾簡單地為兩人坐了介紹,其實在王亮看來,自己的材料恐怕早就被這位情報大佬耳熟于心了吧。 果不其然,介紹到孟席斯的時候丘吉爾用軍方一筆帶過。 “孟席斯,下面你為王亮先生介紹一下咱們現(xiàn)在所遇到的麻煩吧。”丘吉爾對著自己的這員大將做出請得手勢,并帶有一點小計策得逞的表情。 “哦,好的。”孟席斯慢條斯理,不急不慢地打開隨身的公文包,把一疊疊材料給擺放在了桌子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