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九章 長安(下)-《易鼎》
第(2/3)頁
“臣附議!”
“臣亦附議!”見王上心意已決,在場的人只得紛紛附和。
許清遠低著頭,眸中浮現出一絲異sè,果是稍微刺探,就已經得出了王上的心意,心中暗中感慨。
大成朝已承帝命,可以奉天伐罪了,施麾所指,劉滿束手就戮,而青州望風歸順,甚至胡人都退避。
現在大成朝,已經擁有蜀、荊、交、揚、豫、徐、袞、青,并、翼、司隸半異,擁兵百萬,并且根本沒有大勢可以抗拒,以自己sī心來說,還真不如納降,降之,則天下就徹底平定,民安之,官可保之。
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郭文通還不肯降,許清遠這人頓時就把他視為昏主了,不過這時,卻上前一步,說著:“臣以為,王上不降,使者此番回去,成國皇帝必派大軍來攻打秦地,還請王上早做準備!”
沒有勸說歸降成國,讓郭文通很是欣賞,掃看群臣,覺得自己官員都不是貪生怕死之徒,心中欣慰。
“先禮后兵是成國慣有手茶”,……想必成國皇帝也不會認為孤會歸順于他,成軍怕是已經頻繁調動,只待使者回去,就會立刻向秦”撲來”,……既這樣,孤先調遣軍隊,以作準備,再接見使者不遲。”郭文通在上座說著。
“是!”許清遠帶著群臣叩拜,應著。
郭文通踱著步子輕輕揮扇:“具體怎么樣,我們議一議。”
眾臣都面面相覷,相互透了一個眼sè。
到了下午,出來走到門口,許清遠臉上剛毅果戰之sè立時消失,神sèyīn沉,后面一個大臣陳嗣同連忙跟上,說著:“大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許清遠知道他說的意思,一路向前,又沉吟著,良久才喃喃說著:“的確這樣,雖我們跟隨郭家已久,但只是為明主守疆,現在真主已現,王上還想和真龍爭奪,這就是倒行逆施了,我們不可隨之陪葬。”
聽了這明確的話,陳嗣同大喜,深施一禮:“有大人作主,我們就好辦多了。”
許清遠緩緩點頭,說著:“王上要拖延時日,我們就先去通告一聲,這就是投效之功,還有一些人,要加強籠絡,只要王師一到,我們才可棄暗投明。”
陳嗣同聽了,連連應是,說:“我們眾家都是這個想法,我們此舉正合天意,能降了大成,則天下民安,吾家可保矣!”
洛陽,御書房一本書卷隨意放置,王弘毅正森閉目養神。
這些日子過的還算平靜,青,并、翼、司隸半片,都是久戰思平,很是配合官府,由于官員的缺少,因此還是大量起用降臣。
不少沒有劣跡的官員都保留了下來,并且據說情況也不錯,這也是最后一批的破格使用了,等天下平定,仕途就沒有這樣好事了。
糧草供給并不是一時半刻能準備妥當,在定下決定前,就降旨讓準備。
派使者團前往長安,不過是慣有的手段,王弘毅并不認為郭文通會歸降自己。
這個人,前世今世,都有些耳聞,xìng格剛烈,甚至可以說又臭又硬,前世在胡人進攻時也選擇了戰死,自己很難使之歸降,因此這場戰役勢必要打。
“什么時辰了?”王弘毅起身,問著內shì。
“陛下,已是百時了。”內shì說著。
王弘毅上午就辦公,到現在整整工作了七個小時,就聽著內shì在身后稟告:“皇上,晚膳在閣子內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