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卷 權傾天下 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承-《錦衣為王》


    第(1/3)頁

    “得國之正,無過于本朝太祖高皇帝!”

    張佳木點一點頭,向著王驥道:“此論甚正,老伯爺,愚意也是覺得如此。”

    ‘好,你能這么說,老夫甚慰。”

    “但如果我停止在這一步,恐怕也不是這個原因。”張佳木緩緩道:“得國此正,也不說就不能失國。王朝更迭興替,誰還管當初的事?要說得國之正,周朝八百年天下就不正?”

    他見王驥要反駁,因搖了搖頭,向王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絕不可以天下人奉一人,而一人可以殘民以逞,享盡威福”“沒有這個道理!”

    “佳木此…“

    明朝學術的開放還要從明中后期開始,那些文臣根本不把皇權看在眼里,可以直指著皇帝的鼻子大罵。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才會出現顧炎武和黃宗羲兩個救國無方,誤國有術,但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兩個大學者。

    張佳木現在說的,便是顧炎武的主張。

    可以說,在當時就提出這種比較原始的理論也是極為不容易的,也是明末思潮解放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這樣的見解。如果沒有明末文官政治發展到頂峰的結果,恐怕顧炎武也不會有此結論。

    但就現在王驥來說,這樣的理論也實在是太超拼了一此。

    老頭兒瞠目結舌,幾乎要說不出話來。

    “君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張佳木看向王驥,沉聲道:“現今天下事獨集于縣官一人之手,連丞相也沒有,試問,君賢則國治,君若不賢,又如何?”

    “君不賢,則文死諫耳。”

    “死諫仍不聽呢?”

    “這……”

    張佳木微微一笑,道:“王振用事時老伯爺為什么托庇于閹人門下,還不是因為國君年幼,實權盡在閹人之手,不得已不為之耳。如果君權沒有那么大,大臣可以分府自立門戶,各操權柄,州縣官可以自行辟官,臨民、理財、管軍、分君權而各治之,天下事又如何呢?”

    明清之際之所以國家衰敗到叫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步,還是因為中央集權太過,儒學因程朱理學的出現而僵化,士大夫除了少數人之外,經世致用之學根本就談不上。

    現在這會兒就是明朝一個關鍵的轉向點。

    是繼續集權繼續僵化,還是幡然悔悟,有所改變9

    對于時政的弊病,王驥也是心知肚明,等張佳木說完,他點了點頭,道:“看來佳木主持的政府革新,絕不會止步于現在這個樣子。

    “是的,是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