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哪知道,蕭華看了幾幅畫后,眉頭微皺了,他舉目看向其后,低聲道:“不對啊,這些巖畫怕不是尋常儒仙所畫,而……而是先前人族氣運(yùn),不,應(yīng)該說是大荒山中氣運(yùn)鼎盛時,一方世界的萬千記載,只不過,現(xiàn)如今氣運(yùn)衰竭,這方活生生的世界化作了空間的巖畫,而待得以后氣運(yùn)消失,這……這巖畫也就消退,這方世界也就消亡了……” 說完,蕭華大袖一揮,氣運(yùn)如海落向巖畫,笑道:“既如此,那就讓蕭某看看,這方世界又演化了什么吧?” 隨著氣運(yùn)涌入,所有的巖畫都從大荒山的石壁上脫出,一幅幅的融在一起,在時間鴻韻和空間鴻韻的交織中,開始了一方世界的變化。 ……但見那石頭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zhì)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bǔ)天濟(jì)世之材,利物濟(jì)人之德。如蒙發(fā)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xiāng)里受享幾年,自當(dāng)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 ……這士隱自去度脫了香菱,送到太虛幻境,交那警幻仙子對冊。剛過牌坊,見那一僧一道縹緲而來,士隱接著說道:“大士、真人,恭喜賀喜!情緣完結(jié),都交割清楚了么?”那僧道說:“情緣尚未全結(jié),倒是那蠢物已經(jīng)回來了。還得把他送還原所,將他的后事敘明,不枉他下世一回。”士隱聽了,便拱手而別。那僧道仍攜了玉到青埂峰下,將“寶玉”安放在女媧煉石補(bǔ)天之處,各自云游而去。(山洞之故事,見《紅樓夢》) 到得此處,蕭華送入空間的氣運(yùn)已經(jīng)被巖畫消耗殆盡,先前已經(jīng)演繹過的依舊化作巖畫落在四周,不曾演繹的一些也開始黯淡! 蕭華笑了,揮手間將殘留的一方世界影像打散,依舊化作巖畫落于空間各處,說道:“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而這些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其實并非真正的人族,他們的世界連夢都不是,他們不過是九州世界人族七情六欲所凝結(jié),他們的世界更是這些七情六欲所衍變,若無氣運(yùn)支撐,他們僅僅是一些字句,一些圖畫而已。” “當(dāng)然,這些七情六欲所演變的故事也頗有意思,對世人有些警示……” 說完,蕭華略加思忖,抬手在巖畫之上寫道:“滿幅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世人癡,誰解其中味。” 隨后,蕭華也不停留,身形一閃又飛往另外的所在。 大荒山殘留的空間中,除了巖畫,還有一些圖騰和刻痕,數(shù)量不多,蕭華也不著急,路過一些圖騰和巖畫,索性都停留片刻,或是送入氣運(yùn)觀看,或是送入一縷分神,進(jìn)入這方世界探察。 而這天,蕭華到得十?dāng)?shù)個骷髏人形所在的空間。 蕭華身形剛剛落入,立時感知有些細(xì)小的聲音響起,蕭華本要凝神細(xì)聽,可想了一下,索性分出一縷元神。 果然,元神落下,一個骷髏正對蕭華說道:“道友可是剛剛飛升?” “哦?” 蕭華有些不解,急忙問道,“道友是何人,怎么會有此一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