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更令人傷心的是父親安橋的不接納,安橋一看荀子清就不喜,得知決意要嫁與荀子清后,安橋勃然大怒。 甚至一度放話:“你要是嫁他,我就不認你這個女兒。” 父親雖然知道女兒絕食抗議,卻仍然不同意。 荀子清空有侯爺名頭,實際侯府里卻是破敗不堪。 為了哄得安氏歡心,他賣掉了老安平侯留下的裘皮大衣換取銀兩買一只梅花簪贈給安氏。 安氏開心不已,最終決定再求求父親。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她懂得怎樣讓她的父親服軟松口。 雖然安橋不同意這樁婚事。然而,安氏與荀子清的事情在街坊四鄰間發了軒然大波。安橋得知此事更覺有辱斯文開始閉門不出,但一方面又是骨肉情深,心疼女兒。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妻子的多次勸慰,安橋終于開始寬容女兒的行為,只是每日長吁短嘆,盼她明白父親的苦心。 作為一個年邁的父親,他只希望女兒余生安穩衣食無憂,但也希望女兒能嫁與自己所愛之人。 所以當他見到荀子清時,荀子清跟他保證終身不納妾,只要安氏一人時,他終于松口,準備十里紅妝給女兒送去。 安氏看著浩浩蕩蕩的嫁妝,終于放下了所有的心事。對于眼前這個錦衣玉食的女子來說,榮華富貴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功名利祿更是虛無縹緲。她覺得最快樂的時光就是他們在一起在山洞里相處的日子。 那時,荀子清或許愛過安氏的,他們守著晨曦和黃昏,在每一個月明的夜晚彈琴吟詩。在這樣悠閑的日子里,月光留住她美麗的笑靨,他們以最優雅的方式度過了一段如夢般的時光。 后來,荀子清在安氏嫁妝所鑄就的青云梯中意氣風發,而安氏在家中孤獨寂寞。 身邊奴仆成群,但安氏卻覺得好孤獨。荀子清有時夜不歸宿,說公務繁忙,獨守空房的安氏覺得自己就像進入了一個牢籠,自己一個人被關在家里操持侯府,似乎感覺到自己和丈夫之間的距離在增加,猶如橫亙了隔世之遙。 每次當她想要與丈夫傾訴時,荀子清轉過頭來看著她,語氣冷淡地問道:“怎么還不睡?我明天還有要事處理。” 說完蒙頭就睡。 石氏但凡哪次不順心,就會跟兒子告狀,還會在旁邊煽風點火。 這時候荀子清眉頭就會立刻皺了起來。 “安氏,你在做什么?” “母親養大我其實很不容易,你要孝順母親。” “母親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她說的話其實沒有什么惡意,你想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