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動作雖然很輕,但是依舊驚動了周太后二人。 周太后朝著身后的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立即會意,將戲班子一行人帶了下去。 “孫兒見過祖母。” “皇帝免禮了,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氣。” 周太后笑瞇瞇的看著弘治皇帝擺了擺道。 一旁的張皇后好奇道: “妾身不久剛從暖閣回來,聽說陛下去了西郊作坊,沒成想這么快就回來了,不過陛下來的正好,方才妾身還跟祖母聊了聊厚照婚事,還打算跟陛下商量一番。”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沒想到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祖母,皇后,朕也打算找你們商量商量厚照的事,如今厚照今年已經十六歲,是時候該給他找個太子妃了。” 說起這,張皇后埋怨道:“前一陣子本宮將朝中大臣們的女兒整理成一本冊子名人送到了東宮,這么就過去了,估計他早就忘了。” 周太后輕輕拍了拍張皇后的手,笑呵呵的說道:“皇后,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正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子女的婚姻大事哪輪得著他來做主。” “依哀家看,此事就盡快定下來,趁著哀家身體還算硬朗,到時候還能看見曾孫。” 此刻的周太后哪有母儀天下的風范,更多的像是尋常家的百姓,盼望著后代的到來。 弘治皇帝欠了欠身,拱手道:“祖母教訓的是,此乃朕和皇后的過失,這幾日朕來打聽打聽朝中誰家的女兒合適。” 張皇后接過話茬道:“妾身也來打聽打聽,可惜我那兩個兄長不成器,配不上國丈的,要不然親上加親倒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雖然張皇后十分護著自己的娘家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太子的事,她也不敢含糊。 畢竟兒子比什么都重要,皇后的好壞更是對后宮影響甚大。 除了相貌端莊外,更要溫婉賢良,當得起一國之母。 周太后笑笑沒有說話,對于皇后的那兩兄弟她也有所耳聞,這樣人家的女兒的確配不上朱厚照的身份。 “事不宜遲,今日個你就不用陪哀家聽戲了,趕緊回坤寧宮好好的跟皇帝謀劃好此事,此乃厚照的終身大事,絕對含糊不得。” “祖母,那孫媳先告退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