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呃,這跑馬圈地肯定是不行的,整個倭郡還沒咱們大夏的一個郡大。 但他們可以安排人過去建種植園和工坊啊!百官爭了那么久,就是希望陛下能退一步,放開倭的建設。 不過目前來看,陛下好像完全沒有這個打算。那這倭打下來,對他們有啥好處? 當初他們支持打倭國,是因為倭盜猖獗。可現在打完了,海上的倭盜更多。 有些官員則害怕以后犯了事的流放問題,以前最遠流放海南島,現在嘛,搞不好就流放到倭郡去,隔著茫茫大海,死后都沒法落葉歸根。 總之就是,整個三月從上到下,從幽州到全國,到處都能聽到談論倭郡的事。 凌墨蕭和冬素也在談論,不同的是,他倆討論的問題很是與眾不同。 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凌墨蕭會支走所有人,包括大寶小寶,甚至連睡著的三寶也讓嬤嬤抱走。 他很孩子氣地說,有些天才孩童,嬰兒時就有記憶,萬一小三寶是天才,記住這些話怎么辦? 冬素成功被逗笑了,現在的凌墨蕭,讓她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這個人沒有童年。 童年在惡毒的陳皇后手下,看著別的皇子和宮妃,一個個死在陳皇后手中,小小孩童都要考慮怎么保住自己的命。 他也沒有青少年,早早入了伍,南征北戰,成了百姓口中的戰神,又一夕之間跌落神壇,成了殘廢,到封地茍延殘喘。 而現在他的壯年時期,成了皇帝,還是大權獨攬沒有任何掣肘的帝王。 隨著孩子的出生,他在跟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好像在彌補自己缺失的童年一樣,也染上了孩子氣。 而這種性情是絕不能在百官和外人面前露出來的,在外面,他是威嚴的帝王。 只有在冬素面前,他才能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另一面。 冬素也不是古板將規矩掛在嘴邊的人,她也樂得和凌墨蕭進行這樣的互動。 聽他說完,冬素笑得眼睛亮亮的,低聲問: “好啦,現在天才三寶也不在,陛下可以放心地說話了。” 凌墨蕭抬頭,指指頭頂。 冬素忍笑:“我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放心,神明忙著呢,不會聽咱們夫妻說悄悄話。” 凌墨蕭這才附耳道:“神明有沒有說,你身上的天職,完成了嗎?” 倭國滅了,上天給冬素的擔子,卸下了嗎? 冬素本來想說完成了,倭王室全部被殺,大夏海軍駐進倭國,倭再也沒有翻身之地。 但她想想如今朝臣對倭的態度,又改口道: “不算哦!要將倭島徹底漢化,徹底成為我大夏國的一個州,我的任務才算完成。” 凌墨蕭才舒展的眉又微皺了起來,但很快,他又信心滿滿地道: “娘子放心,朕一定會用最快的速度,將倭地徹底漢化!” 冬素忙道:“這個不急,咱們還年輕著呢,待我垂垂老矣之前,完成任務就好。” 凌墨蕭又去看那世界地圖,手指輕輕地從高麗、新羅、倭島上面滑過,滑向更遠更廣闊的土地上。 見識到海軍的速度之后,凌墨蕭才算認識到,有些地方想用馬蹄跑過去,太慢也太難,但用海船就快多了。 像那天竺,從西域走過去得好幾年,可從海上去,姜家一年能往返幾趟。 帝王對開疆拓土有執念,應該說這是帝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若沒有這張世界地圖,凌墨蕭一定對現在大夏的版圖很滿意。 特別是滅了海上三國之后,接下來就是全力發展涼州,支持謝大將軍滅蕃人。 再發展海南,將百越、交趾等小國納入版圖之中。 凌墨蕭甚至會洋洋得意,覺得自己是史上最了不起的帝王之一。 可有了這張圖,他認識到真正的天地有多大,同樣也認知到現在取得的戰績有多渺小。 朝堂上已經有官員再三提出,倭國滅了,該縮減海軍經費,以后海軍的任務就是給海商護航。 所以凌墨蕭才覺得那些官員是井底之蛙! 還縮減經費呢,以后他要投入更多經費給海軍,大力發展海軍,多造戰艦,支持墨門開發新武器。 只將三個小島國漢化有什么意思?他要將整個天下,日月所照之地,全部插上大夏軍旗! 沈冬素一看他表情,便知道他在思考,下一戰讓海軍去打哪? 冬素真心勸道:“陛下,一味地打下領地,但后續的經營跟不上,其實是有傷國本的。” “我們還是多多培養基層官員,發展海商,以商打開域外國度的大門,然后再思奪下領土的辦法。” 她是真怕這倭才滅,還沒穩定呢,凌墨蕭又想去打天竺了。 她看著凌墨蕭的手指,沿著海航線劃到天竺,又往歐洲那片劃過去。 她真誠地勸道: “陛下還年輕,有的是時間來征戰四方。待大夏富裕強大起來,屆時不用陛下提起,咱們的將士自會主動為陛下開疆擴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