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養這小子,比養龍鳳胎操心太多了。 他的好奇心之強,膽子之大,連凌墨蕭都敗下陣來。 冬素微抬下巴,指向他剛剛看的瞭望塔:“別跟母后說,你剛才沒想爬上去?” 三寶振振有詞:“站得高看得遠,兒臣只是想看更遠處的海景。” 在冬素發火之前,小寶去牽過弟弟:“別說了,你想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挨打嗎?” 姐姐的話還是很管用的,三寶立即一縮脖子,再不看母后的臉。 冬素咬牙道:“小寶,你牽好弟弟,他再敢亂跑一步,回家罰他抄書。” 三寶不怕打不怕體罰,就怕罰抄書,一聽抄書二字,是真的老實了。 等凌墨蕭和大寶過來時,見三寶在跟沈爺爺聊天,凌墨蕭還很詫異地跟冬素說: “這小子竟然沒亂跑,真出乎朕的意料。” 如今的大寶儼然就是凌墨蕭縮小版,父子倆今天的衣裳也差不多,都是皇家慣中的黑金配色,只是凌墨蕭繡的是龍,大寶繡的是蟒。 大寶才學會拿筆,凌墨蕭就開始用童工,把請安折子給大寶批。 如今更不用說,一些大寶能代勞的活,凌墨蕭都讓他干。 不過在用孩子這件事上,冬素也不比凌墨蕭強多少。 如今去女官管轄的各部,不管是封賞還是巡察,還是新工坊開業,冬素都讓小寶代去。 大寶先向冬素行禮,怕海邊炎熱,母后和外祖父他們等太久,會中了暑氣,接過宮人手中的團扇,親自給冬素遮太陽,笑問道: “母后,要不要兒臣扶您去殿中歇息,等船進港后您再過來?” 冬素看一眼歡喜的阿爺,搖頭笑道:“不必了,母后想看看熱鬧。” 她憐愛地接過大寶手中的團扇,拍拍他的肩膀:“好孩子,你也去玩會。” 三寶在一旁直嘟嘴:“我想玩母后不許,卻讓哥哥去玩。” 大寶笑了起來,牽起弟弟的手:“你想玩什么?哥哥陪你去。母后不許你去,是怕你有危險。” 凌墨蕭順著冬素溫柔的眼神一看,輕笑道:“他們兄弟長得可真快,朕還記得三寶丁點大,一眨眼就成了上躥下跳的皮猴子。” 再看一眼和冬素極像的小寶,凌墨蕭突然湊到她耳邊道:“娘子想不想再生一個?這么懂事的孩子,多少朕都不嫌多。” 冬素拿團扇拍一下他的手背,嚇一跳似地道:“三個你還嫌少啊!萬一再生個三寶那性子的,我怕氣的早衰。” 凌墨蕭哈哈大笑,一把握住冬素的手,接過團扇替她扇著:“也是,孩子好不容易養大了,再生個小不點,又得好幾年才能放手。” 他突然想到什么似的,低聲對冬素道:“今日人來得齊,你瞧瞧哪家小姑娘有眼緣,大寶也該議親了。” 冬素這次是真嚇一跳:“大寶才多大?早先我都跟陛下說過,皇家要做出表率,最少十八歲才成親。早婚對男女都不好。” 凌墨蕭忙道:“先相著看看,可以晚點成親嘛,十六歲成親,十八歲再圓房,圓房后大寶就是男人,朕就能提前讓位給他。” 冬素看一眼海面上停泊的巨型戰艦,看來當年生三寶,凌墨蕭沒能去打倭國,是他一直以來的遺憾啊! 這家伙明顯還有著想去遨游四海的雄心,感覺凌墨蕭小時候,要是能被父母寵愛著,應該就是如今三寶的樣子吧! 天不怕地不怕,就愛挑戰困難。 “陛下,不管您是皇帝,還是太上皇,百官都不會答應,您巡航四海的。”冬素毫不猶豫地拆穿他的真實意圖。 凌墨蕭低聲一笑:“還是娘子了解為夫,什么都瞞不過你。百官確實不會同意,但若皇后跟朕一起,他們必定會同意。” 冬素沒有立即反駁他,反正還有好幾年,說不定到時候凌墨蕭會改變主意。 她覺得好笑的是,到了現在還有很多人想往凌墨蕭身邊塞美人。可能是覺得她這個皇后年歲漸大,皇上肯定會喜歡年輕的姑娘。 卻不知,他們的皇帝一心想征服四海,想將那張世界地圖上的土地,全部插上大夏軍旗,哪里有心思在女人身上! 說話間,海上傳來軍號聲,眾人齊齊起身一看,揚著大夏軍旗的巨型戰艦,出現在海面上。 雖然看不清甲板上的人,但冬素直覺月見就在上面,頓時激動起來,不斷揮著手中的團扇,跟岸上無數人一樣,大喊著月見的名字。 岸上的百姓都在喊人,有喊自己在海軍中親友的名字,有喊甲大將軍,有喊海軍威武。 戰艦后面出現越來越多的帆船,不同的國旗在海面飛揚。 事后冬素聽說,不少外國使臣被岸上的人山人海嚇到了,都想調頭逃離的。 冬素看到月見的時候,得到了雙重驚喜,因為月見是抱著一個一歲多的男孩下船的。 正是甲四和月見的兒子,他是第一個在海上、戰艦上出生的孩子。 看著一艘艘戰船入港,和無數艘他國的船只,凌墨蕭偏頭對三個孩子說: “未來的四海,注定是我們大夏的。” 大寶很激動,二寶很驕傲,只有三寶竟然疑惑地看他父皇一眼,好像父皇在說一句傻話一樣道: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四海本來就是大夏的!” 凌墨蕭聞言笑的極為暢快,百官們不知道陛下在笑什么,只當陛下在為甲大將軍返航而高興,也都笑了起來。 甲四黑了很多,還留了胡子,不過依舊是海軍中最英俊的。 青牛簡直大變樣,又高又壯,都有一米九了,人群中數他顯眼,連阿爺差點都認不出他來。 月見臉上有了風吹日曬的痕跡,但許是當了母親的緣故,英氣中帶上了些母性的溫柔。 凌墨蕭為返航的海軍,和遠道而來的外國使臣,舉辦了隆重的宴會。 因為海軍帶回的物資,往幽州城運了整整一個月才運送完,滿城百姓也歡慶了一個月。 莫修謹帶著農科院的大小官員,親自到船上取植物,包括泥土,都一丁點不留地取走。 這一個月,每日月見都帶孩子進宮,和冬素聊海上遇到的大小事。 前世冬素就出過一次國,還是醫院安排去學習的,當時去的是英國。 冬素一時興起,在地圖上找到英國的位置,指著問月見,這個地方現在是什么樣的? 月見仔細對照地圖,還翻了她寫的海上日志,遺憾地說,他們沒登陸,因為聽說這里正在內戰,好像是因為信仰的原因。 這次出海看到海外各國,最讓月見驚訝的就是海外人信仰的問題,不像大夏人雖然也信佛重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