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鐵頭娃也不傻,陛下看不到他們撞死在殿上還有什么意義? 所以此時以崔博文為代表的鐵頭娃們簡直比吃了屎還難受啊,他們是萬萬沒想到楊洵會玩這一招啊! 身為楊洵的正妻,李妙音可太了解楊洵了。 這么多年來,這么多政務,都快壓得楊洵喘不過氣了,楊洵是天天盼望著太子快快長大,好把皇位傳給太子,然后好好享受享受。 如今大漢四海平穩,最大的威脅阿洛克人眼看著也要平定,太子之位也穩如泰山,楊洵自然是坐不住了,早就在謀劃傳位一事了。 所以趁著征討阿洛克人的機會,秘密傳旨給蕭何等人,讓他們在大軍出征后,著手安排太子登基一事。 其實李妙音很不理解楊洵對蕭何他們的信任,在李妙音看來,若是蕭何他們有什么二心,楊洵又不在京都,恐怕這天下就得大亂了。 然而李妙音不知道的是,蕭何等人對楊洵有著百分之百的忠誠度,楊洵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楊洵傳位給太子,他們也會在忠于楊洵的基礎上盡心盡力地輔佐太子,根本不會有異心。 當然了,這千百年來,敢這么玩的,也就只有楊洵了。 但凡換個別的皇帝來,這天下估計就不姓楊了。 不過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李妙音是絕對信任楊洵的,楊洵既然敢這么做,自然就有楊洵的道理,她身為皇后,自然是聽楊洵的。 想到這,李妙音連忙對文天祥說道:“文卿不必在意,禮制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大漢父慈子孝,不搞那些形式主義,到時你將圣旨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念出來即可。” “這……臣遵旨。”文天祥無奈,只好作罷。 見文天祥不再說什么,李妙音很是滿意。 雖然傳位的時候楊洵不到場,肯定會令文武百官有所疑慮,甚至會引起朝堂動蕩。 可若是楊燁有蕭何他們支持,還連這點小事都解決不了,那也不配做這個皇帝了。 就在這時,于謙站出來說道:“皇后娘娘,臣有一事,如今中原地區的軍隊不多,天都城周圍的軍隊更是少的可憐,新皇登基,萬一……” 于謙沒再說下去,李妙音也明白他的意思,無非就是新皇登基,萬一楊燁罩不住,手上又沒兵怎么辦? “于卿不用擔心,等呂宋戰事結束后陌刀兵等京師護軍就會立即返回,諸卿可以等大軍返回后,再舉行登基大典。”李妙音毫不在意地說道。 于謙點點頭,雖然嘴上這么說,但他也沒有過于擔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