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第342章 第二階段-《娛樂星工場》
第(1/3)頁
兩天后,楊暉黃美玲宣布和平分手,年輕的黃美玲飛往大洋彼岸,在那里,年輕的她還有大把的機會。
楊暉徹底沉入低谷,他不知這是新的開始,還是黯然落幕,他只記住了女人的名字叫貪婪。
如同喬喬戀愛對小部分歌迷的打擊一樣,這對夫妻的結局傷透了所有粉絲的心,一些極端的粉絲甚至感覺妻離子散的是自己,到了尋死覓活的夸張程度,另一些粉絲則掀起了復合的號召,妄圖拼湊好這幅破碎的鏡子。
主流人群對他們的行為充滿了嘲笑,可誰知道,將來他們的孩子會不會陷入如此的崇拜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呂健和他的星工場。這簡直就是一坨突然冒出來的天然蜂王漿,在快節奏的資本體系下,瘋狂涌入的金錢恨不得把他今后20年的戲全部約光。
兩周之內,星工場陸續收到總計20億的電影投資邀約,就連甄珍個人片酬被叫到1500萬,她也許比甄杰還能賺錢了。
然而呂健就是不接電話。
有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就在眼前,對個人來說,一億,和一萬億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星工場也就此進入了第二階段,近3億的票房分賬讓公司從此財富自由,僅這一個瞬間,星工場被撐成了一線公司。
這實在是有些不公平,做了那么多音樂,利潤不過5000萬而已,一部電影卻直接達到了這個數字。
說到最后,這還是要感謝版權意識和電影院,他們給電影帶來了一個穩定的收入渠道,人們完全接受幾十塊錢買票看一場電影的。
但十幾塊錢買一張專輯,卻又難如登天。
影院觀影帶來的娛樂效果遠大于槍版視頻,正版音樂專輯收獲的體驗卻與盜版并無不同,再不濟,不聽就是了。
雖然吃相不堪,但至少,電影人真的可以靠賣電影賺錢,音樂人靠賣歌賺錢卻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在那之前他們依然會沉淪在一場場走穴中,任由才華消磨殆盡,歌手可以成為明星,明星卻再也變不回歌手。
然而這無數的利好過后,呂健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空虛。
財富爆炸性增長,讓他失去了壓力,也沒了動力,他像是一個上滿了發條的玩具,失去了那只擰弦的手。
他第一件想到能做的事情就是回饋員工,全公司出國海島游就此展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