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妥協(xié)開始了,每一次會議都是對情節(jié)的妥協(xié),鐘實全程請來了專門的審核顧問,只要他點頭,呂健隨便整。 對方如此認真,態(tài)度與實干精神都有,這次是真的想拍一部好電影了,在這種情況下,呂健終究是沒敢往死里忽悠,真弄出來一部壓根兒沒法上映的電影,這就太過分了,自己在億貓平臺上的實體專輯店都該被關(guān)了。 外加他覺得鐘實是個靠譜的人,實在不忍心坑他,暗中觀察到的思維也讓呂健對他充滿好感—— 【魅力:81】 【資源:82】 【手段:8】 【商業(yè):78】 總算碰到比韋德還低能的經(jīng)理人了,可得好好珍惜。 不過如此沒有手段的人,混到這一步,恐怕要付出成倍的勤奮。 于是計劃慢慢改變,呂健下意識地,開始往“大眾接受度”上轉(zhuǎn)移,畢竟干了兩輩子這個工作,如何掌握大眾觀感已經(jīng)融入了他的本能,過于極端的設計被削掉,敘事上也加強了故事性,減少突兀。 電影質(zhì)感也逐漸從“極酷的”變成了“挺酷的”,加強了懸疑程度,弱化了反社會傾向,從野性自由變成了克制的自由。 不過逼格依然要在,對審核可以妥協(xié),對逼格不能妥協(xié),妥協(xié)過頭,變得太low了,又該賣座了,可千萬不能賣座。 最好是收回成本,賺足口碑,這樣大家都好做,妥協(xié)后的劇本,預算已經(jīng)壓到了2億以內(nèi),這樣3億票房保本就夠了,不能再多了。 呂健就此成為了第一個主觀要控制住票房的導演,這可比賣座要難多了。 一天的時間又這么過去,會開到晚上十點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一起吃一頓夜宵也成為了必備節(jié)目,產(chǎn)業(yè)園外的大排檔成為了固定聚餐地點,其他人湊兩桌,呂健和鐘實單坐一小桌。 鐘實往炒粉里拌著辣椒說道:“我以為你挺難打交道的,其實還好,感謝你的一路妥協(xié)。” 呂健夾著牛腩笑道:“沒辦法,審核這種事太絕對了,也謝謝你對于能過審內(nèi)容給的絕對自由。” “不是給自由,是真的很好,都是天才絕妙的想法。”鐘實點頭道,“絕不是恭維,我做了這么多年電影,知道好電影是什么。” 這會兒啤酒也上來了,一人拿過一瓶,呂健直接舉瓶:“敬好電影。” “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