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如今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一則熱點新聞從誕生到傳播,需要經歷的時間最長不會超過二十四小時,甚至是更短。 每天都有奪人眼球的新聞出現,加上現在獲取消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如新興的自媒體,個人性質的媒體渠道越來越多的出現,承載于社交媒體上。如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各大瀏覽器自帶的新聞版面,其實幕后的寫手大多是一個個自媒體人。(小八也是粉粉嫩嫩的一枚自媒體人,說不定以后大家看到的新聞里面就有我操刀的哦~壞笑。) 再加上傳統的報刊雜志,和如今諸強鼎力的門戶論壇,新聞行業可以說是寄托于互聯網而快速發展和崛起的行業之一,并且已經滲透到我們身邊各個角落。 打開手機社交軟件,推送的新聞每天都會準時的出現在那小小的屏幕上,很多人基于習慣都是會點進去看一下,碰上感興趣的就會點開來了解一番。 所以目前獲取新聞資訊的成本越來越廉價,也越來越狹窄,這也是如今公眾總是能被媒體人糊弄的緣由所在,我們只會知道他們想讓我們了解的一面,至于更詳細的東西,因為人的惰性和現在越來越多的精致的自私主義者存在。 很多人都局限于一片小小的天地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為了各自的生活麻木的生活著。 其實這也不能說是誰的錯,只能說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找到那些三觀正又比較務實的信息實在有些難度。 因為眼球,因為話題度,很多熱點新聞都存在夸大或者是弄虛作假的成分,于是“小編****”這句話流行于各大新聞論壇的版面。(小編無辜躺槍無數次。) 比如某男與泰勒的緋聞,其實還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到了國內就變成了華國明星與歐美小天后熱戀,助唱演唱會撒狗糧。 這就是大部分媒體人的尿性,不求真實度,只求眼球效應,壓根不顧及如果這種類似的新聞泛濫成災的話,究竟有多么壞的影響。 輿論權掌握在一群為了利益,為了眼球經濟而不擇手段的人手里,想想其實是相當恐怖的。(如以前的******,到現在成建制,有組織的水軍,想要誤導新聞受眾群體實在太容易了,而一些人想洗白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一條留言五毛錢,于是呵呵了~) 在宿舍里哭的梨帶雨的溫冉冉,就是這種新聞資訊的受害者,她最在意的那個人居然又談戀愛了?! 那之前他的女朋友,還有她這個前女友咋整? 悲從心來,難以自制,溫冉冉都有些絕望了,畢竟與泰勒-斯威夫特相比,她實在太渺小了。 如今那消息,傳的是惹火朝天,朋友圈被刷屏了,論壇內也是一片火熱,大多數人都是湊熱鬧的在討論某男的身份。 于是陳森過往的經歷被神通廣大的網友挖了出來,海都大學的校草,好吧就沖著能讓人舔屏的帥臉,咱就不黑了。 曾經某二三線的演員,甚至得過金玉獎? 這個就值得大書特書了,這說明啥?咱們華國盡出人才?。∵B人家老美的女神都能拿下,一個字——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