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北上-《逍遙小軍侯》
第(1/3)頁
第897章 北上
【求月票】
不敢有絲毫遲疑。
寇婉婉又吩咐了一些事后,世襲土官們就退出清泉殿,下山,返回各自的州縣,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寇婉婉交代給他們的任務……
陳國京城。
也是今天上午,一道奏折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了宮中。
因此份奏折的封面上寫著“黔中道觀察處置使”的字樣,所以第一時間就送到了陳皇的手上。
這時,陳皇和尤貴妃正在欽安殿的書房中處理政務。
陳皇已經勤政了許多。
要是往常,恐怕這個時候,陳皇還在龍塌上呼呼大睡呢。
少時,陳皇看罷祝修遠的奏折。
“太好了!”陳皇放下奏折,長身而起,激動的在書房中走來走去。
“陛下?”
“愛妃你看這份奏折,是祝愛卿親筆手書,整個黔中道……竟又重歸我大陳了!”陳皇激動。
尤貴妃吃了一驚,忙取過奏折一看。
“祝愛卿深入黔中后,先滅了大蕃國師,及其千余大蕃將士,然后尋到輕泉宮少宮主,并助其奪得宮主之位,還想辦法讓黔中各州的世襲土官重新接受輕泉宮宮主的制約……”
尤貴妃慢慢合上奏折,同時將祝修遠在黔中所為之事念了一遍。
面色激動且震驚。
她感覺不可思議。
“黔中之地,朕本來都打算放棄了,畢竟,那里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又山高皇帝遠,鞭長莫及……”
“卻沒想到,祝愛卿深入黔中才十數日,便一舉扭轉了整個黔中的乾坤!祝愛卿快刀斬亂麻,將這事辦得十分漂亮!”
陳皇說著就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前段時間平定東南五州之亂,現在又收回黔中,這連番的大喜事,讓陳皇感覺十分爽快,有種掌控一切、盛世即將到來的感覺。
“臣妾恭喜陛下……”
尤貴妃適時一個馬屁拍上去,她嘴甜,知道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而且每次都能戳中陳皇的癢筋。
于是陳皇便更加高興了。
隨后大手一揮:“來人啊,宣文武百官,謹身殿議事!”
陳皇現在心情喜悅,急于將收復黔中的好消息告訴給群臣知曉。
而在這時的京城中,還是一片波平浪靜。
祝修遠的奏折,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城的,加之黔中多山,消息傳播不便,這段時間也內亂得厲害,于是便沒有消息傳出。
自然,整個京城中,知道祝修遠已經收復黔中之事的人,就只有陳皇和尤貴妃兩人而已。
國相府。
國相大人李忠,正在書房中與眾文官會面。
這些文官大多來自朝廷六部,是李忠的得力干將。
“諸位,那平南侯……深入黔中之后,就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了,你們說,平南侯……是不是死在黔中道的大山里了呢?”
一個文官瞇著眼睛,捋著頜下山羊須,一幅老奸巨猾與奸詐的模樣。
“我看很有可能!”另一人接口,“據說,那黔中的大山之中,山路陡峭,還有瘴氣、野獸、毒蟲等。那里的民風也十分彪悍……”
“就算平南侯僥幸命大,得以存活,但黔中局勢如此復雜,他又如何能有所作為呢?”
“不錯!黔中局勢的確非常復雜,那是一個大泥潭。先不說外部的大蕃、大理國、邕州土司王等勢力。”
“單單說黔中內部。自邵州王起兵造反之后,黔中各州縣的世襲土官,就各自為政,誰也奈何不了誰!這就足以令人頭疼了。”
“數百年前,據說有個什么輕泉宮,有法子制約各州縣的土官,雖然那輕泉宮是個詭異的所在,但至少也能保證黔中不亂。”
“但現在不成了,輕泉宮無法制約各州的土官。”
“那些土官各自為政,加之山又高,路又陡,老夫倒要看看,那平南侯如何收拾黔中之亂!”
“……”
“諸位,我們先議一議,看看這彈劾平南侯的奏折,應當怎么寫……”
在坐的文官們鬧哄哄。
但高坐上首的國相大人李忠,卻始終都沒有發言。
等文官們的議論聲稍停,李忠這才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準備發言。
文官們聽了這咳嗽聲,便立即閉嘴,紛紛看著李忠。
“相爺,相爺,府外來了宮里的公公,說是陛下召集百官入宮議事……”
這時,一個下人急匆匆入內,打斷了李忠的話頭。
“陛下又召集百官……”文官們頓時議論開了。
最近一段時間,陳皇過于勤政,三天兩頭就召集群臣入宮,并且,不分時間地點,也不管你大臣在做什么。
就算躺入了被窩,也一定要起來!
“諸位大人,陛下召見,非同小可。”李忠發話,“諸位請依次從后門離開,先返回各自府中,換了朝服,再入宮議事。”
眾文官紛紛起身,朝李忠拱手一拜,便紛紛邁步。
他們腳步匆匆,從國相府的后門離開。
乘坐馬車,返回自己的府邸,更換了朝服,舒了口氣。
這才出府門,往皇宮的方向趕去。
……
皇宮,謹身殿。
文武百官已經齊聚,站在大殿中,按照文武分列兩隊,皆垂手而立,顯得恭敬肅穆。
御階之上,陳皇與尤貴妃也已經就位。
陳皇和尤貴妃都笑容滿面,樂得合不攏嘴,這讓滿殿文武大臣摸不著頭腦。
“諸位愛卿,今天召集諸位入宮,實有一件天大的喜事,朕已經急不可耐,要分享給眾愛卿知曉!”
君臣見禮后,陳皇笑瞇瞇,揮動明黃色的龍袍長袖喊了“平身”,然后就急不可耐的直入主題。
龍椅之旁,安置了一張鳳椅,尤貴妃端坐其上。
尤貴妃珠翠滿頭,明艷動人,與陳皇相視一笑。
“陛下,不知是何等喜事,竟令陛下龍顏大悅?”一個臣子出列拜道。
其余眾臣心中也十分好奇,心里做著各種猜測。
“有關黔中道之事!”
“黔中道……”
群臣嘩然,咀嚼著“黔中道”三個字。
這三個字,對李忠及其心腹來說,太熟悉不過了,方才他們在國相府中聚會,所議之事,正與此有關。
但他們嘩然一陣后,很快就閉嘴,并隱晦的對了下眼神。
“事關黔中之事,而陛下又龍顏大悅……這?”他們心中隱隱生出不好的預感。
就連李忠那稀疏與泛白的眉毛都是一動。
“祝愛卿以黔中道觀察處置使的身份,深入黔中十余日,已經快刀斬亂麻,肅清了黔中各方勢力!黔中各州縣的世襲土官,也全部歸順了我大陳!”
“諸位愛卿,我大陳收復了整個黔中!”
陳皇興奮,不待臣子開口詢問,他就急不可耐的自己說了出來。
“什么!整個黔中道都收復了……”
話音一落,整個大殿中就像是炸開了鍋。
文武百官沸騰,彼此交頭接耳,大殿中頓時便鬧哄哄起來,猶如菜市場。
不過,滿殿大臣中,也有部分臣子保持了“冷靜”。
這部分人,正就是李忠及其心腹。
他們懵了,一臉癡呆,完全不能相信。
不應該啊,黔中局勢如此復雜,那平南侯就算本事通天,也不可能快刀斬亂麻般肅清整個黔中,而且,還是在十余日內……
這根本不可能!
“朕也是不久前,才收到祝愛卿從矩州送來的奏本。十余日前,祝愛卿深入黔中,第一步就滅殺了大蕃國師……”
陳皇很是興奮,竟當庭細述祝修遠在黔中的所作所為。
他臉色不自然的潮紅,聲音很大,每說到關鍵之處,聲音更顯激昂。
仿佛收復整個黔中的過程,是他親自參與其中的般。
陳皇說得太嗨,自然沒有注意到,大殿中的大臣們,一半大臣面色茫然,一半大臣臉色鐵青……
他更沒有注意到,武官序列中,暫居第一的韓清山,面色更是奇怪,那是一種欣喜但又死死壓制住欣喜的模樣。
“祝愛卿身為黔中道觀察處置使,代天巡視地方,他既然扶持了那輕泉宮,并為現任宮主請功,朕自然無有不允。”
“嗯……現任輕泉宮宮主寇婉婉,官居一品,其儀禮規制,皆視同國主。另賞賜……”
陳皇這話一出,大殿中再度哄鬧起來。
按國主的規制?
“陛下,萬萬不可!”李忠的心腹們立即跳了出來。
他們聲音很大,很激動,就好像在維護一條真理似的,然后七嘴八舌,拽文、掉書袋,說了一大堆。
總結一句話,就是請陳皇收回成命。
陳皇的臉色立即便沉了下來,笑容消失,不愉之色肉眼可見。
陳皇根本就沒想到,這種大喜事,竟有人跑來添堵,這就像一盆冰涼的冷水,直接給他兜頭罩下。
鳳椅之上的尤貴妃見此,滿臉的笑容也頓時收斂。
然后開口說道:“祝愛卿身居黔中道觀察處置使之職,出使黔中,猶如陛下親臨,他的一言一行,皆與陛下親至無異!”
“再者,陛下方才金口玉開,一言九鼎,說出去的話豈有收回之理?”
“你等還不退下,陛下今天好不容易高興一回,你等身為臣子,不思為陛下分憂,卻專掃陛下的興……”
尤貴妃雖然權勢滔天,掌握了一小半的朝政,但尤貴妃的勢力范圍,很難延伸出后宮外。并且,這些大臣,都是李忠的心腹。
所以大臣們盡管被訓得無話可說,但也沒有依言退下。
“此事朕心意已決,你等不用多言。”
陳皇接著開口,說道:“黔中之地的治理,數百年以來,都是按照這種方式,此乃祖宗成法,不可妄改!”
大殿中間的臣子們互相對望一眼,皆搖了搖頭,然后默默退回原位。
因為陳皇所言十分在理。
維持祖宗成法,也是他們這些文官義不容辭的“責任”。
陳皇滿意的點了點頭,嘴角的笑容復現,然后又安排殿中的大臣們,著手準備黔中道的收復事宜……
不一時朝會散了。
很快,有關黔中的消息,已在京城中不脛而走,到處流傳。
整個京城又一次沸騰了!
平南侯入黔才十余日而已,便就收復了整個黔中道……嘖嘖,那些說書先生們立即忙碌起來,將這一條傳奇故事,融入《神雷風云錄》。
隨著全城沸騰,這條消息也傳入了平南侯府。
董誠和董漱玉都重重的松了口氣。
若說這京城之中,誰最擔憂祝修遠一行人的安危,自然就屬董誠和董漱玉了。
……
京城在沸騰中迎來了天黑。
但有關黔中的熱度絲毫不減。
城中某間茶樓,地下的密室中,卻顯得極為靜謐。
三只蠟燭被點燃,靜靜的光芒驅散了黑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