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噼里啪啦! 這時,府門口有人燃放鞭炮,響聲陣陣,煙霧升騰。在巨大的響聲下,沿街圍觀的百姓們,紛紛以手捂耳…… 現(xiàn)場很有一種過年的感覺。 “賢婿,貞兒,你們可算是到了,這一路上都累壞了吧?”祝修遠和董淑貞翻身下馬,董誠和董漱玉立即走上前來。 “不累,我們心里想著馬上要到家了,興奮著呢……” 祝修遠與董誠閑聊,顧不上和董漱玉說話。 所以董漱玉就扶著董淑貞的兩臂,上看下看,然后抿嘴笑道:“貞兒去了一趟黔中,竟變得更漂亮啦!” “姐姐,貞兒想死你了……”董淑貞比她熱情得多,當街就抱住了董漱玉。 “時值正午,也該是吃飯的時間了,正好你們這個時候回來,我們先進府吧……”董誠說道。 “也好。” “哦,對了賢婿貞兒。”董誠忽然神秘起來,視線在祝修遠臉上滑過,然后落在董淑貞的臉(肚子)上,“老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好東西,就等你們回來了!” “爹爹,是什么好東西啊?” 董淑貞一聽有好東西,當即便來了興趣,松開董漱玉,抓著董誠的手追問。 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祝修遠也好奇,但沒有多問。 而站在一旁的董漱玉……她是知道董誠話中的“好東西”,究竟是什么東西的,再見現(xiàn)在董淑貞的反應(yīng)…… 這讓董漱玉差點破笑。 她嘴角微微扯起,那是一個微笑的弧度。 但是忽然,董漱玉覺察到一個火熱的視線,正在她渾身上下掃描。 她嘴角那絲弧度瞬間胎死腹中,并下意識尋找到了那股火熱的視線。 沒錯,就是祝修遠在打量她。 “侯爺……”一對上祝修遠,董漱玉就不怎么淡定了,更不用說笑。 “漱玉……這一個月里,在府中可還好,沒有遇到什么棘手之事吧?有的話可以和我說,我一定幫你處理!”祝修遠湊了上去。 他以隱約嗅到了董漱玉身上那股淡淡的幽香。 他喜歡這種幽香。 能令他心情愉悅。 “都還好,多謝侯爺關(guān)心!”董漱玉不自覺后退了一步。 “謝啥,一個月不見而已,漱玉你倒是客氣起來了,我們什么關(guān)系啊,還用說謝……呃……” 祝修遠猛然住嘴。 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有些尷尬,這不,董漱玉的臉面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 恰在這時,正拉著董誠的手,把他往府中拖去的董淑貞,回頭來叫他們:“夫君,姐姐,快些回府啦!” 于是祝修遠和董漱玉一起踏入侯府大門。 董淑貞拖著董誠,著急的走在前面,董誠連說:“慢點,慢點,不要心急……” 祝修遠和董漱玉走在后面,他們見此,不由對了下眼神。 然后祝修遠咧嘴一笑。 董漱玉則別開了頭去。 不一時,一行人來到主宅的客廳。 “好東西在哪里?在哪里?” 臨門一腳的時候,董淑貞已經(jīng)放開了董誠,當先一步踏入客廳,一邊叫著,一邊轉(zhuǎn)動腦袋四處搜尋。 然而—— 她卻見客廳的圓桌旁,正坐著一個老頭。 她認得這個老頭,是京城內(nèi)有名的大夫,以前曾數(shù)次,來為她診脈。 準確來說,是診喜脈! 興奮的董淑貞,還保持了跳躍的姿勢,櫻桃小嘴大張,喉嚨中還發(fā)出“在哪里”的聲音。 但是,她一眼看見那個老頭大夫之后,董淑貞整個人就定在那里了。 目瞪口呆。 大夫也看過來,并起身施禮:“侯爺夫人!” 這時,董誠、祝修遠,還有董漱玉幾人也走進客廳。 祝修遠一瞬間就搞明白了董誠所謂的“好東西”,究竟是何物。 他差一點就笑出聲來,好在拼命忍住了,并躲在董漱玉身后,以免被董淑貞發(fā)現(xiàn)…… …… 與此同時。 京城內(nèi)某座茶樓的地下室中。 一支蠟燭靜靜的散發(fā)著光明。 韓清山與陳東義,又一次碰頭了。 “那位今天回京了。” “嗯。” “但那位在京城待不了幾天,愚弟預(yù)估……中秋佳節(jié)之后,那位就會返回黔中。” “離開京城也好啊!” “哦,韓兄為何?” “陳兄,還記得數(shù)十日前,你曾對我說過的話嗎,那國相大人李忠,果然又發(fā)動了新一輪的陰謀!” “愚弟洗耳恭聽!” “陳兄,那李忠果然沒忍住,已經(jīng)暗中派人接觸我了,哈哈!”韓清山笑了起來。 “如此甚好啊!”陳東義不禁拍案而起,搓著手道:“韓兄融入他們內(nèi)部,便能獲知他們的詳細計劃。不僅能保護那位,還能在關(guān)鍵時候,反戈一擊,徹底扭轉(zhuǎn)乾坤!” “不錯,英雄所見略同!” 兩人相視一笑。 “不過韓兄,你接近李忠的話,勢必引起尤貴妃的警惕……” “無妨,我斷定,陳皇不會聽信尤貴妃的枕邊風(fēng),現(xiàn)在我們該詳細謀劃的,是如何瞞過李忠,從而順利打入他們內(nèi)部。” “嗯,此事倒是不易……” “……” 太子大婚,時間定在大后日。 祝修遠回京后,還有兩天的休息時間。 回京的當天,正值午時,在侯府中,與董誠和董漱玉等,一起吃了午飯,剛準備閑聊一陣,劉公公便登門而來。 祝修遠將在今日回京的消息,陳皇和尤貴妃早就知道了。 于是派劉公公來召他入宮。 祝修遠換了朝服入宮。 在欽安殿見到了陳皇和尤貴妃。 陳皇……貌似又蒼老了幾歲,這讓祝修遠想起,數(shù)十日前,尤貴妃暗中傳遞給他的密信,據(jù)密信中說,陳皇與燕國的武太后攪合在一起,曾三天四夜沒有下床…… 難怪,現(xiàn)在的陳皇雖然精神頭不錯,但那種被吸空的狀態(tài)愈加明顯了。 反觀尤貴妃,卻風(fēng)采依舊。 祝修遠感覺到了,尤貴妃看他的目光帶著一絲火熱。 …… 回京的第二天,還有第三天,祝修遠都在內(nèi)庫監(jiān)衙門中,私會了尤貴妃一次…… 宮廷大補藥的確不錯,被尤貴妃折騰后,他感覺意猶未盡,然后又跑去纏董漱玉,董漱玉心里也挺想他的,因此半推半就之下,也成就了數(shù)次好事…… 直至第四天,太子大婚,祝修遠才結(jié)束了“種豬”一般的生活。 …… 太子大婚,轟動全城。 滿朝文武,還有駐扎在各地的王侯伯,以及各地的高官等,皆悉數(shù)到場。 祝修遠自然去了。 過程乏善可陳。 但祝修遠聽說,這位太子妃,是某書香大族家的小姐,最是溫順懂禮的,尤貴妃以為,這樣的太子妃,是太子的絕配。 …… 太子大婚三天后,便到了中秋佳節(jié)。 整個平南侯府中,大肆慶祝,熱鬧非凡。 第二天,祝修遠帶著董淑貞等人,又啟程趕往黔中。 也是這個時候。 國相府中。 國相大人李忠,與他的一幫心腹聚在一起秘議。 這次,他們的目標,正是三日前大婚的太子殿下。 毀掉一個男人的方法有什么? 酒,和色。 于是,李忠及其心腹,商量決定,要幫太子殿下納一個側(cè)妃…… …… 祝修遠一行人,已經(jīng)安然抵達黔中矩州。 京城中的陰謀詭計,暫時他也管不著了。 他當下的任務(wù),是與寇婉婉一起,把黔中徹底安穩(wěn)下來,并防備著北方的梁國。 倏忽間,又是大半個月過去了。 今天是重陽佳節(jié)。 重陽過后,祝修遠鎮(zhèn)守黔中三月的期限,便到了,他將南下,進入嶺南。 “終于要去嶺南了!”董淑貞很興奮。 “誒,可是奴家還不能去嶺南陪公子……”寇婉婉還要留在黔中一段時間。 她畢竟是黔中的土皇帝。 “我看黔中的局勢越來越安穩(wěn)了,而北方的梁國,也不再有可能南下。所以,寇姑娘得了空閑的話,可以來嶺南找我們玩兒啊。” 祝修遠進行安慰。 “也罷,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 又過了兩日。 祝修遠一行人出發(fā)了。 祝修遠嶺南道觀察處置使的朝服,腰懸尚方寶劍,就那樣大刺刺的坐在馬背上,帶著上千的家將,以及五萬神雷軍,浩浩蕩蕩趕往嶺南。 他們繞道江南西道的道州、連州,然后直接進入番州。 彼時的番州,地盤非常大,往北都延伸到懷集、陽山一帶了。 往南,囊括了珠江口、伶仃洋。 相對之下,嶺南西道的州縣,就小了許多…… 數(shù)日后,大軍行至連州陽山縣。 因天色漸黑,祝修遠下令就地安營扎寨。 很快,中軍大帳中,祝修遠召集了林伯昌等眾將,一起商議行軍事宜。 “報——” 忽然,一個響亮的聲音穿透進大帳。 祝修遠和眾副將,都看向大帳入口。 只見一個斥候,飛速沖進大帳,不待祝修遠詢問何事,斥候就急不可耐的稟道:“啟稟侯爺,大事不妙……京城……京城大亂了!” “什么?!” “京城大亂?” “被著急,你慢慢說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侯爺……就在昨日,昨日……那國相大人李忠,勾連宿衛(wèi)京師的各軍,一起逼宮造反……” “造反?”祝修遠長身而起,他腦袋嗡了一下,董誠和董漱玉還在京城呢…… “是的侯爺,據(jù)說那反賊李忠,勾連了御林衛(wèi)、金吾衛(wèi),還有長寧帝軍,并揚言,要逼陛下退位,并改封金陵王為太子,然后扶金陵王登基!” “來人,來人。”祝修遠有些慌,大聲吩咐,“立即拔營北上,殺回京城!” “侯爺……” “速去,違令者斬!” “是……” …… 時間拉回兩天前。 那天的京城,其實就發(fā)生了一件超級震蕩的大事件—— 當朝皇太子,也就是尤貴妃的養(yǎng)子,竟服毒自殺了! 起因,是太子在大婚后,新納的一個側(cè)妃,這側(cè)妃完全就是個心機婊,對太子,她百般討好,徹底讓太子臣服在她的石榴裙下。 對尤貴妃,太子側(cè)妃則懷著深深的敵視,暗中挑撥太子與尤貴妃的關(guān)系。 事發(fā)當天,尤貴妃忍無可忍,竟帶人闖入東宮,當場勒死了那側(cè)妃,太子苦苦哀求,但尤貴妃手腕更鐵,豈能繼續(xù)容忍這樣的“兒媳婦”。 勒死了太子側(cè)妃,尤貴妃心情大好,然后帶人回宮。 而尤貴妃怎么也沒想到,太子殿下,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竟服毒自殺了! 消息傳入宮中,尤貴妃當場吐血,并昏迷過去。 太子雖并非她親生,但她為了培養(yǎng)太子,曾下過多少功夫,為了太子的未來,當然也為了她自己的未來,她每天都刻意討好著陳皇…… 但是,太子殿下竟然自殺了。 尤貴妃一病倒,加上喪子之痛,讓陳皇也舊病復(fù)發(fā),躺在龍床上,徹底沒了處理朝政的力氣…… 這一系列變故,讓國相大人李忠,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因為就在數(shù)日前,他才暗中與長寧帝軍的大將軍,也就是韓清山,拉上了線。 至于其余御林衛(wèi)、金吾衛(wèi)等各軍的大將軍,李忠其實早就與他們有接觸。 而且最重要一點,那顆眼中釘肉中刺—— 神雷軍。 此刻正遠在千里之外! 李忠籌謀隱忍了大半輩子,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個機會,想現(xiàn)在這般完美。 所以李忠很好的把握住了。 就在陳皇和尤貴妃雙雙病倒的第二天,整個京城都像是被炸上了天…… 金吾左衛(wèi)、金吾右衛(wèi)、御林左衛(wèi)、御林右衛(wèi)、御林前衛(wèi)、御林后衛(wèi),以及長寧帝軍,同一時間造反! 城門封閉。 京城內(nèi)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巡邏的造反將士,形跡可疑之人,他們見一個殺一個。 這導(dǎo)致城內(nèi)一片風(fēng)聲鶴唳,百姓們都不敢出門,以免被誤殺。 京城外圍,其實還駐扎了一個京營。 但隨著鐘山老王爺退出朝堂,京營式微,人數(shù)、裝備、糧草補給等,都比不上長寧帝軍。 但京營的忠心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在京城外,就爆發(fā)了一場大戰(zhàn)。 與此同時,城內(nèi)有好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并不真想造反,亦或者是為了截取勝利的果實,竟又開始造李忠的反。 一時間,整個京城內(nèi)外,到處都戰(zhàn)亂一片。 韓清山的長寧帝軍,按照李忠的指示,出城去迎戰(zhàn)京營將士去了。 因為韓清山融入他們時間還短,他帶兵駐扎在城中,李忠不太放心。 至于那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又反過來造他的反,李忠倒是沒有料到,于是匆忙指示另外幾個大將軍“平叛”。 很快,時間來到晚上。 韓清山率五萬長寧帝軍,在城外輕輕松松,就將殘存的京營將士全殲! 而此時,城內(nèi)各軍的混戰(zhàn),竟還沒結(jié)束,甚至愈演愈烈,有種不可收拾的樣子。 李忠慌了,忙請韓清山入城,幫著“平叛”。 長寧帝軍真不是蓋的,他們剛一加入戰(zhàn)局,只用了一個時辰就結(jié)束全部戰(zhàn)斗。 結(jié)果是,造李忠反的大將軍們,被全殲,他們帳下的將士,也幾乎全部折損,而受了李忠的指示,去“平叛”的那些大將軍,戰(zhàn)后也受損不小。 當然,這里面,其實有韓清山的功勞,他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沖入戰(zhàn)局后,就是一通亂殺…… 以至于,這場混戰(zhàn)之后,李忠手下,就只有韓清山的五萬長寧帝軍,以及一個金吾衛(wèi),和一個御林衛(wèi),帳下的將士加起來,也才堪堪一萬的樣子。 韓清山的五萬大軍,一舉成了李忠手下兵力最多的一軍! 對于這個結(jié)果,李忠心里雖然懷疑,但他并不能做什么,而是加緊逼宮的步伐…… 金陵王,自然知道了京城中的動亂。 他瞬間燃起雄心萬丈。 但前段時間,他醉酒太厲害,導(dǎo)致腦袋不是很清醒,他不知道從哪里來了一個人,勸他帶兵入宮,殺了陳皇,然后自己做皇帝! 這個誘惑太大了。 金陵王醉醺醺,還真就這么干了。 他對皇位可是覬覦已久。 帶著府中的一幫家將,持劍闖入宮中,對著猶臥病床的陳皇大罵一通,最后在情緒激動的時刻,將劍尖刺入了陳皇的心臟。 由于金陵王沒有經(jīng)驗,導(dǎo)致他被噴了一臉的鮮血。 他借著酒勁,更加瘋狂了,手里提著帶血的劍,大聲問道:“妖妃,那個妖妃在哪里?” 以前,金陵王有兩大心愿,其一,就是坐上皇太子的寶座。現(xiàn)在,他直接跨過皇太子的步驟,馬上就能登基稱帝了。 算是完成了第一個心愿。 第二個心愿,就是那個害得他好苦的妖妃。 他曾發(fā)誓,以后要將那個妖妃狠狠的羞辱一番,用男人的方式教訓(xùn)她,然后殺掉。 然而,奇怪的是,金陵王發(fā)動所有家將,搜遍了整個皇宮,都沒有找到那妖妃的蹤跡,她就好像憑空消失了般。 最后金陵王只能作罷。 因為李忠?guī)е笈R入宮了,其中,就有韓清山,以及僅存的一個金吾衛(wèi)大將軍,和一個御林衛(wèi)大將軍。 金陵王知道,他的外公要來擁護他登基了。 可是,在奉天殿,李忠卻自顧走上那高高的御階,然后小心翼翼,坐在了龍椅寶座上。 金陵王傻眼了。 韓清山等也微微錯愕。 這李忠,原來是自己想當皇帝啊! 李忠坐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將金陵王拉出去斬首,罪名是他身為人子,竟然親手殺了先帝,簡直就是一個畜生! 這種人還能當皇帝嗎? 所以他李忠就勉為其難坐一坐這皇位吧。 不過,事情還沒完。 當晚,就當李忠蒙了眼睛,玩“抓先帝妃子”的游戲時,李忠被一刀砍掉了腦袋! 動手之人,是金陵王的胞弟—— 會稽王。 會稽王是個隱藏的幕后老大。 李忠認為他拉攏了韓清山,但實際上韓清山后來又與會稽王搭上了線。 同時,會稽王也拉攏了好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昨日城北各軍混戰(zhàn),其實就是會稽王在搞鬼。 于是當天深夜,眾人又聚集在奉天殿。 會稽王,逐漸走上御階,然后坐上龍椅。 他深吸口氣,剛準備開口,穩(wěn)定一下韓清山等人的軍心。 可是陡然間,韓清山忽然暴起,閃電般抽出腰懸的大刀,左劈一刀,右砍一刀,僅存的一個金吾衛(wèi)大將軍,和御林衛(wèi)大將軍,瞬間橫死當場。 “韓將軍,你這是做什么?!”會稽王厲聲冷喝,眉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緊皺。 “王爺,龍椅寶座,是燙屁股的,王爺坐了這么一會兒,想必已經(jīng)過足了癮吧。”韓清山單手握刀笑道。 “韓清山,你放肆!” 會稽王勃然大怒。 取出兵刃,就與韓清山在奉天殿里打斗。 但韓清山可是武舉狀元,又頭頂世外高人弟子的頭銜,這會稽王,雖也厲害,但只用了十余招,會稽王就被韓清山斬了。 “韓兄,終于塵埃落定了,相信那位也應(yīng)該收到了消息,并帶兵趕往京城了吧。”陳東義忽然走上奉天殿。 “嗯,立即派人去見那位吧,以免那位做出過激的反應(yīng)。哦,對了,順便帶上董尚書,和董家大小姐。” 韓清山笑著說道。 沒錯,其實在京城剛開始亂起來的時候,韓清山就親自去“抓”了董誠和董漱玉,這些天來,韓清山把他們保護得很好! 韓清山派人恢復(fù)京城秩序的同時,一隊人馬,帶著兩輛馬車,由千人護送,往南方駛?cè)ァ? 而這個時候,黔中的寇婉婉,并不知道京城中發(fā)生的所有事,只知道李忠反了,而且祝修遠正帶兵殺向京城。 于是寇婉婉也帶上了自己的人馬,馬不停蹄的往京城的方向趕去。 另外,寇婉婉還特意帶上了一個鐵盒子,銹跡斑斑。 又過了一天。 祝修遠的五萬神雷軍,與從京城南下而來的那一千人馬,還有寇婉婉帶來的數(shù)千人馬,竟奇跡般的在同一個路口會合。 “岳父大人,漱玉,你們……” 祝修遠看見他們的時候,起先是不敢相信,但隨后就是狂喜:“好,好在你們提前逃出了京城!” “賢婿啊,我們并沒有在剛開始亂的時候逃出京城,而是被韓大將軍救了。”董誠說道。 “韓大將軍,韓清山?” “是的侯爺,我家將軍親自去救了令泰山。”這時,韓清山兄弟之一的朱立走了過來。 祝修遠看向他后,朱立忽然雙膝跪倒,說道:“不,現(xiàn)在不應(yīng)該叫侯爺了,而是陛下!” “末將朱立,奉大將軍之名,特來恭迎陛下回京,陛下,京城需要陛下回去主持大局!”朱立繼續(xù)說道。 而祝修遠整個人都懵了。 董誠、董漱玉、董淑貞等,全都是一愣,感覺沒有聽清。 陛下? “你說什么?”祝修遠凝眉。 “陛下,您就是數(shù)十年前的淮國太子啊……”朱立講出了一段往事。 “這,這不應(yīng)該啊。”祝修遠還是不太相信。 這韓清山,不會是玩兒他的吧。 “公子,他的話是真的。”這是,寇婉婉上前,手里捧著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 “這鐵盒里面,就是證據(jù),公子請看。”寇婉婉打開鐵盒。 祝修遠從中取出一些東西。 一顆精美雕刻的玉璽,當然是淮國的,還有一個圣旨,是淮國先皇冊封他為皇太子的圣旨。 另外則是一本書,里面記錄了淮國的一些秘聞等,其中夾雜著一封書信,祝修遠看過了,原來是他那便宜老爹“祝壽”的親筆手書,在信里面詳細解釋了祝修遠的身份來歷。 沒錯! 他就是故淮國的皇太子! 而現(xiàn)在的陳國,其實是篡了淮國的位。 “這……竟然是真的!”看了這些物事后,祝修遠不得不相信了。 “陛下,恭請回京,主持大局!”朱立拜道。 …… 一日后。 祝修遠一行人入京。 韓清山率幸存的百官,出城百里相迎。 再次從韓清山這里確定了他的身份后,祝修遠也終究相信了,他的確是故淮國太子! 于是,在眾臣的勸諫下,祝修遠直接入住了皇宮。 他不僅把董淑貞帶去了皇宮,還帶去了寇婉婉,另外,董漱玉也沒落下,被半強迫的拉去了宮里。 登基; 祭祖; 當天,祝修遠便坐上了龍椅寶座。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改國號為“淮”。 然后做了一系列安排,如今也算是改朝換代了,祝修遠有很多事需要處理…… 晚上,有太監(jiān)來問祝修遠去哪個妃子的宮殿,祝修遠想了想,去了董漱玉居住的地方。 董淑貞已經(jīng)封了皇后。 寇婉婉也封了貴妃。 董漱玉因為她的心有執(zhí)念,祝修遠也不逼她,能將之留在宮里,他心里已經(jīng)十分滿意了。 入住皇宮的第一天晚上,他就去了董漱玉那里,好好的安撫了董漱玉一遍。 董漱玉也慢慢的接受了住在宮里的結(jié)果。 并時不時還要被祝修遠安撫,其實也跟妃子無異。 …… 半年后。 皇后董淑貞終于年滿十八。 皇帝迫不及待的“教”她做了女人。 又一個月后,皇帝才正式去了寇婉婉的宮殿,并也把她變成了一個女人。 唯一的遺憾,就是遠在梁國的李卿奴。 在祝修遠看來,那次的婚禮雖然簡陋,但他們已經(jīng)拜過了天地,所以那個女人就該是他的。 沒辦法,他現(xiàn)在是皇帝了,就是這么霸道。 又半年后。 淮國在新皇帝的勵精圖治之下,國力蒸蒸日上,但就軍力方面來說,早就超越了梁國。 于是,祝修遠派遣使者出使梁國,提出迎娶安樂公主,兩國結(jié)為同盟的想法。 梁帝起先不肯,他還為那天晚上的事耿耿于壞。 于是祝修遠就派兵去打。 淮國大軍,硬生生攻入梁國都城長安,將安樂公主李卿奴,給搶了回來。 公主到手后,送入后宮的當天,祝修遠就迫不及待的與之成就好事。 李卿奴所“學(xué)”,也派上了用場。 …… 又一年后。 皇后董淑貞所生的皇長子,因為是嫡長子,被封為皇太子。 董漱玉也偷偷生了一個,因為她不是妃子,所以并沒有對外張揚。 然后是寇妖精,她直接來了個雙胞胎。 最后是李卿奴,也誕下一個麒麟兒。 淮國,也在新皇帝的精明治理下,國力日漸強橫,最終,以各種手段,或吞并,或覆滅,一統(tǒng)了整個華夏大地。 千余年的割裂,就在此朝終結(jié)! 【全書完】 (本章完)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這時,府門口有人燃放鞭炮,響聲陣陣,煙霧升騰。在巨大的響聲下,沿街圍觀的百姓們,紛紛以手捂耳…… 現(xiàn)場很有一種過年的感覺。 “賢婿,貞兒,你們可算是到了,這一路上都累壞了吧?”祝修遠和董淑貞翻身下馬,董誠和董漱玉立即走上前來。 “不累,我們心里想著馬上要到家了,興奮著呢……” 祝修遠與董誠閑聊,顧不上和董漱玉說話。 所以董漱玉就扶著董淑貞的兩臂,上看下看,然后抿嘴笑道:“貞兒去了一趟黔中,竟變得更漂亮啦!” “姐姐,貞兒想死你了……”董淑貞比她熱情得多,當街就抱住了董漱玉。 “時值正午,也該是吃飯的時間了,正好你們這個時候回來,我們先進府吧……”董誠說道。 “也好。” “哦,對了賢婿貞兒。”董誠忽然神秘起來,視線在祝修遠臉上滑過,然后落在董淑貞的臉(肚子)上,“老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好東西,就等你們回來了!” “爹爹,是什么好東西啊?” 董淑貞一聽有好東西,當即便來了興趣,松開董漱玉,抓著董誠的手追問。 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祝修遠也好奇,但沒有多問。 而站在一旁的董漱玉……她是知道董誠話中的“好東西”,究竟是什么東西的,再見現(xiàn)在董淑貞的反應(yīng)…… 這讓董漱玉差點破笑。 她嘴角微微扯起,那是一個微笑的弧度。 但是忽然,董漱玉覺察到一個火熱的視線,正在她渾身上下掃描。 她嘴角那絲弧度瞬間胎死腹中,并下意識尋找到了那股火熱的視線。 沒錯,就是祝修遠在打量她。 “侯爺……”一對上祝修遠,董漱玉就不怎么淡定了,更不用說笑。 “漱玉……這一個月里,在府中可還好,沒有遇到什么棘手之事吧?有的話可以和我說,我一定幫你處理!”祝修遠湊了上去。 他以隱約嗅到了董漱玉身上那股淡淡的幽香。 他喜歡這種幽香。 能令他心情愉悅。 “都還好,多謝侯爺關(guān)心!”董漱玉不自覺后退了一步。 “謝啥,一個月不見而已,漱玉你倒是客氣起來了,我們什么關(guān)系啊,還用說謝……呃……” 祝修遠猛然住嘴。 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有些尷尬,這不,董漱玉的臉面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 恰在這時,正拉著董誠的手,把他往府中拖去的董淑貞,回頭來叫他們:“夫君,姐姐,快些回府啦!” 于是祝修遠和董漱玉一起踏入侯府大門。 董淑貞拖著董誠,著急的走在前面,董誠連說:“慢點,慢點,不要心急……” 祝修遠和董漱玉走在后面,他們見此,不由對了下眼神。 然后祝修遠咧嘴一笑。 董漱玉則別開了頭去。 不一時,一行人來到主宅的客廳。 “好東西在哪里?在哪里?” 臨門一腳的時候,董淑貞已經(jīng)放開了董誠,當先一步踏入客廳,一邊叫著,一邊轉(zhuǎn)動腦袋四處搜尋。 然而—— 她卻見客廳的圓桌旁,正坐著一個老頭。 她認得這個老頭,是京城內(nèi)有名的大夫,以前曾數(shù)次,來為她診脈。 準確來說,是診喜脈! 興奮的董淑貞,還保持了跳躍的姿勢,櫻桃小嘴大張,喉嚨中還發(fā)出“在哪里”的聲音。 但是,她一眼看見那個老頭大夫之后,董淑貞整個人就定在那里了。 目瞪口呆。 大夫也看過來,并起身施禮:“侯爺夫人!” 這時,董誠、祝修遠,還有董漱玉幾人也走進客廳。 祝修遠一瞬間就搞明白了董誠所謂的“好東西”,究竟是何物。 他差一點就笑出聲來,好在拼命忍住了,并躲在董漱玉身后,以免被董淑貞發(fā)現(xiàn)…… …… 與此同時。 京城內(nèi)某座茶樓的地下室中。 一支蠟燭靜靜的散發(fā)著光明。 韓清山與陳東義,又一次碰頭了。 “那位今天回京了。” “嗯。” “但那位在京城待不了幾天,愚弟預(yù)估……中秋佳節(jié)之后,那位就會返回黔中。” “離開京城也好啊!” “哦,韓兄為何?” “陳兄,還記得數(shù)十日前,你曾對我說過的話嗎,那國相大人李忠,果然又發(fā)動了新一輪的陰謀!” “愚弟洗耳恭聽!” “陳兄,那李忠果然沒忍住,已經(jīng)暗中派人接觸我了,哈哈!”韓清山笑了起來。 “如此甚好啊!”陳東義不禁拍案而起,搓著手道:“韓兄融入他們內(nèi)部,便能獲知他們的詳細計劃。不僅能保護那位,還能在關(guān)鍵時候,反戈一擊,徹底扭轉(zhuǎn)乾坤!” “不錯,英雄所見略同!” 兩人相視一笑。 “不過韓兄,你接近李忠的話,勢必引起尤貴妃的警惕……” “無妨,我斷定,陳皇不會聽信尤貴妃的枕邊風(fēng),現(xiàn)在我們該詳細謀劃的,是如何瞞過李忠,從而順利打入他們內(nèi)部。” “嗯,此事倒是不易……” “……” 太子大婚,時間定在大后日。 祝修遠回京后,還有兩天的休息時間。 回京的當天,正值午時,在侯府中,與董誠和董漱玉等,一起吃了午飯,剛準備閑聊一陣,劉公公便登門而來。 祝修遠將在今日回京的消息,陳皇和尤貴妃早就知道了。 于是派劉公公來召他入宮。 祝修遠換了朝服入宮。 在欽安殿見到了陳皇和尤貴妃。 陳皇……貌似又蒼老了幾歲,這讓祝修遠想起,數(shù)十日前,尤貴妃暗中傳遞給他的密信,據(jù)密信中說,陳皇與燕國的武太后攪合在一起,曾三天四夜沒有下床…… 難怪,現(xiàn)在的陳皇雖然精神頭不錯,但那種被吸空的狀態(tài)愈加明顯了。 反觀尤貴妃,卻風(fēng)采依舊。 祝修遠感覺到了,尤貴妃看他的目光帶著一絲火熱。 …… 回京的第二天,還有第三天,祝修遠都在內(nèi)庫監(jiān)衙門中,私會了尤貴妃一次…… 宮廷大補藥的確不錯,被尤貴妃折騰后,他感覺意猶未盡,然后又跑去纏董漱玉,董漱玉心里也挺想他的,因此半推半就之下,也成就了數(shù)次好事…… 直至第四天,太子大婚,祝修遠才結(jié)束了“種豬”一般的生活。 …… 太子大婚,轟動全城。 滿朝文武,還有駐扎在各地的王侯伯,以及各地的高官等,皆悉數(shù)到場。 祝修遠自然去了。 過程乏善可陳。 但祝修遠聽說,這位太子妃,是某書香大族家的小姐,最是溫順懂禮的,尤貴妃以為,這樣的太子妃,是太子的絕配。 …… 太子大婚三天后,便到了中秋佳節(jié)。 整個平南侯府中,大肆慶祝,熱鬧非凡。 第二天,祝修遠帶著董淑貞等人,又啟程趕往黔中。 也是這個時候。 國相府中。 國相大人李忠,與他的一幫心腹聚在一起秘議。 這次,他們的目標,正是三日前大婚的太子殿下。 毀掉一個男人的方法有什么? 酒,和色。 于是,李忠及其心腹,商量決定,要幫太子殿下納一個側(cè)妃…… …… 祝修遠一行人,已經(jīng)安然抵達黔中矩州。 京城中的陰謀詭計,暫時他也管不著了。 他當下的任務(wù),是與寇婉婉一起,把黔中徹底安穩(wěn)下來,并防備著北方的梁國。 倏忽間,又是大半個月過去了。 今天是重陽佳節(jié)。 重陽過后,祝修遠鎮(zhèn)守黔中三月的期限,便到了,他將南下,進入嶺南。 “終于要去嶺南了!”董淑貞很興奮。 “誒,可是奴家還不能去嶺南陪公子……”寇婉婉還要留在黔中一段時間。 她畢竟是黔中的土皇帝。 “我看黔中的局勢越來越安穩(wěn)了,而北方的梁國,也不再有可能南下。所以,寇姑娘得了空閑的話,可以來嶺南找我們玩兒啊。” 祝修遠進行安慰。 “也罷,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 又過了兩日。 祝修遠一行人出發(fā)了。 祝修遠嶺南道觀察處置使的朝服,腰懸尚方寶劍,就那樣大刺刺的坐在馬背上,帶著上千的家將,以及五萬神雷軍,浩浩蕩蕩趕往嶺南。 他們繞道江南西道的道州、連州,然后直接進入番州。 彼時的番州,地盤非常大,往北都延伸到懷集、陽山一帶了。 往南,囊括了珠江口、伶仃洋。 相對之下,嶺南西道的州縣,就小了許多…… 數(shù)日后,大軍行至連州陽山縣。 因天色漸黑,祝修遠下令就地安營扎寨。 很快,中軍大帳中,祝修遠召集了林伯昌等眾將,一起商議行軍事宜。 “報——” 忽然,一個響亮的聲音穿透進大帳。 祝修遠和眾副將,都看向大帳入口。 只見一個斥候,飛速沖進大帳,不待祝修遠詢問何事,斥候就急不可耐的稟道:“啟稟侯爺,大事不妙……京城……京城大亂了!” “什么?!” “京城大亂?” “被著急,你慢慢說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侯爺……就在昨日,昨日……那國相大人李忠,勾連宿衛(wèi)京師的各軍,一起逼宮造反……” “造反?”祝修遠長身而起,他腦袋嗡了一下,董誠和董漱玉還在京城呢…… “是的侯爺,據(jù)說那反賊李忠,勾連了御林衛(wèi)、金吾衛(wèi),還有長寧帝軍,并揚言,要逼陛下退位,并改封金陵王為太子,然后扶金陵王登基!” “來人,來人。”祝修遠有些慌,大聲吩咐,“立即拔營北上,殺回京城!” “侯爺……” “速去,違令者斬!” “是……” …… 時間拉回兩天前。 那天的京城,其實就發(fā)生了一件超級震蕩的大事件—— 當朝皇太子,也就是尤貴妃的養(yǎng)子,竟服毒自殺了! 起因,是太子在大婚后,新納的一個側(cè)妃,這側(cè)妃完全就是個心機婊,對太子,她百般討好,徹底讓太子臣服在她的石榴裙下。 對尤貴妃,太子側(cè)妃則懷著深深的敵視,暗中挑撥太子與尤貴妃的關(guān)系。 事發(fā)當天,尤貴妃忍無可忍,竟帶人闖入東宮,當場勒死了那側(cè)妃,太子苦苦哀求,但尤貴妃手腕更鐵,豈能繼續(xù)容忍這樣的“兒媳婦”。 勒死了太子側(cè)妃,尤貴妃心情大好,然后帶人回宮。 而尤貴妃怎么也沒想到,太子殿下,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竟服毒自殺了! 消息傳入宮中,尤貴妃當場吐血,并昏迷過去。 太子雖并非她親生,但她為了培養(yǎng)太子,曾下過多少功夫,為了太子的未來,當然也為了她自己的未來,她每天都刻意討好著陳皇…… 但是,太子殿下竟然自殺了。 尤貴妃一病倒,加上喪子之痛,讓陳皇也舊病復(fù)發(fā),躺在龍床上,徹底沒了處理朝政的力氣…… 這一系列變故,讓國相大人李忠,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因為就在數(shù)日前,他才暗中與長寧帝軍的大將軍,也就是韓清山,拉上了線。 至于其余御林衛(wèi)、金吾衛(wèi)等各軍的大將軍,李忠其實早就與他們有接觸。 而且最重要一點,那顆眼中釘肉中刺—— 神雷軍。 此刻正遠在千里之外! 李忠籌謀隱忍了大半輩子,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個機會,想現(xiàn)在這般完美。 所以李忠很好的把握住了。 就在陳皇和尤貴妃雙雙病倒的第二天,整個京城都像是被炸上了天…… 金吾左衛(wèi)、金吾右衛(wèi)、御林左衛(wèi)、御林右衛(wèi)、御林前衛(wèi)、御林后衛(wèi),以及長寧帝軍,同一時間造反! 城門封閉。 京城內(nèi)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巡邏的造反將士,形跡可疑之人,他們見一個殺一個。 這導(dǎo)致城內(nèi)一片風(fēng)聲鶴唳,百姓們都不敢出門,以免被誤殺。 京城外圍,其實還駐扎了一個京營。 但隨著鐘山老王爺退出朝堂,京營式微,人數(shù)、裝備、糧草補給等,都比不上長寧帝軍。 但京營的忠心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在京城外,就爆發(fā)了一場大戰(zhàn)。 與此同時,城內(nèi)有好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并不真想造反,亦或者是為了截取勝利的果實,竟又開始造李忠的反。 一時間,整個京城內(nèi)外,到處都戰(zhàn)亂一片。 韓清山的長寧帝軍,按照李忠的指示,出城去迎戰(zhàn)京營將士去了。 因為韓清山融入他們時間還短,他帶兵駐扎在城中,李忠不太放心。 至于那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又反過來造他的反,李忠倒是沒有料到,于是匆忙指示另外幾個大將軍“平叛”。 很快,時間來到晚上。 韓清山率五萬長寧帝軍,在城外輕輕松松,就將殘存的京營將士全殲! 而此時,城內(nèi)各軍的混戰(zhàn),竟還沒結(jié)束,甚至愈演愈烈,有種不可收拾的樣子。 李忠慌了,忙請韓清山入城,幫著“平叛”。 長寧帝軍真不是蓋的,他們剛一加入戰(zhàn)局,只用了一個時辰就結(jié)束全部戰(zhàn)斗。 結(jié)果是,造李忠反的大將軍們,被全殲,他們帳下的將士,也幾乎全部折損,而受了李忠的指示,去“平叛”的那些大將軍,戰(zhàn)后也受損不小。 當然,這里面,其實有韓清山的功勞,他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沖入戰(zhàn)局后,就是一通亂殺…… 以至于,這場混戰(zhàn)之后,李忠手下,就只有韓清山的五萬長寧帝軍,以及一個金吾衛(wèi),和一個御林衛(wèi),帳下的將士加起來,也才堪堪一萬的樣子。 韓清山的五萬大軍,一舉成了李忠手下兵力最多的一軍! 對于這個結(jié)果,李忠心里雖然懷疑,但他并不能做什么,而是加緊逼宮的步伐…… 金陵王,自然知道了京城中的動亂。 他瞬間燃起雄心萬丈。 但前段時間,他醉酒太厲害,導(dǎo)致腦袋不是很清醒,他不知道從哪里來了一個人,勸他帶兵入宮,殺了陳皇,然后自己做皇帝! 這個誘惑太大了。 金陵王醉醺醺,還真就這么干了。 他對皇位可是覬覦已久。 帶著府中的一幫家將,持劍闖入宮中,對著猶臥病床的陳皇大罵一通,最后在情緒激動的時刻,將劍尖刺入了陳皇的心臟。 由于金陵王沒有經(jīng)驗,導(dǎo)致他被噴了一臉的鮮血。 他借著酒勁,更加瘋狂了,手里提著帶血的劍,大聲問道:“妖妃,那個妖妃在哪里?” 以前,金陵王有兩大心愿,其一,就是坐上皇太子的寶座。現(xiàn)在,他直接跨過皇太子的步驟,馬上就能登基稱帝了。 算是完成了第一個心愿。 第二個心愿,就是那個害得他好苦的妖妃。 他曾發(fā)誓,以后要將那個妖妃狠狠的羞辱一番,用男人的方式教訓(xùn)她,然后殺掉。 然而,奇怪的是,金陵王發(fā)動所有家將,搜遍了整個皇宮,都沒有找到那妖妃的蹤跡,她就好像憑空消失了般。 最后金陵王只能作罷。 因為李忠?guī)е笈R入宮了,其中,就有韓清山,以及僅存的一個金吾衛(wèi)大將軍,和一個御林衛(wèi)大將軍。 金陵王知道,他的外公要來擁護他登基了。 可是,在奉天殿,李忠卻自顧走上那高高的御階,然后小心翼翼,坐在了龍椅寶座上。 金陵王傻眼了。 韓清山等也微微錯愕。 這李忠,原來是自己想當皇帝啊! 李忠坐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將金陵王拉出去斬首,罪名是他身為人子,竟然親手殺了先帝,簡直就是一個畜生! 這種人還能當皇帝嗎? 所以他李忠就勉為其難坐一坐這皇位吧。 不過,事情還沒完。 當晚,就當李忠蒙了眼睛,玩“抓先帝妃子”的游戲時,李忠被一刀砍掉了腦袋! 動手之人,是金陵王的胞弟—— 會稽王。 會稽王是個隱藏的幕后老大。 李忠認為他拉攏了韓清山,但實際上韓清山后來又與會稽王搭上了線。 同時,會稽王也拉攏了好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昨日城北各軍混戰(zhàn),其實就是會稽王在搞鬼。 于是當天深夜,眾人又聚集在奉天殿。 會稽王,逐漸走上御階,然后坐上龍椅。 他深吸口氣,剛準備開口,穩(wěn)定一下韓清山等人的軍心。 可是陡然間,韓清山忽然暴起,閃電般抽出腰懸的大刀,左劈一刀,右砍一刀,僅存的一個金吾衛(wèi)大將軍,和御林衛(wèi)大將軍,瞬間橫死當場。 “韓將軍,你這是做什么?!”會稽王厲聲冷喝,眉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緊皺。 “王爺,龍椅寶座,是燙屁股的,王爺坐了這么一會兒,想必已經(jīng)過足了癮吧。”韓清山單手握刀笑道。 “韓清山,你放肆!” 會稽王勃然大怒。 取出兵刃,就與韓清山在奉天殿里打斗。 但韓清山可是武舉狀元,又頭頂世外高人弟子的頭銜,這會稽王,雖也厲害,但只用了十余招,會稽王就被韓清山斬了。 “韓兄,終于塵埃落定了,相信那位也應(yīng)該收到了消息,并帶兵趕往京城了吧。”陳東義忽然走上奉天殿。 “嗯,立即派人去見那位吧,以免那位做出過激的反應(yīng)。哦,對了,順便帶上董尚書,和董家大小姐。” 韓清山笑著說道。 沒錯,其實在京城剛開始亂起來的時候,韓清山就親自去“抓”了董誠和董漱玉,這些天來,韓清山把他們保護得很好! 韓清山派人恢復(fù)京城秩序的同時,一隊人馬,帶著兩輛馬車,由千人護送,往南方駛?cè)ァ? 而這個時候,黔中的寇婉婉,并不知道京城中發(fā)生的所有事,只知道李忠反了,而且祝修遠正帶兵殺向京城。 于是寇婉婉也帶上了自己的人馬,馬不停蹄的往京城的方向趕去。 另外,寇婉婉還特意帶上了一個鐵盒子,銹跡斑斑。 又過了一天。 祝修遠的五萬神雷軍,與從京城南下而來的那一千人馬,還有寇婉婉帶來的數(shù)千人馬,竟奇跡般的在同一個路口會合。 “岳父大人,漱玉,你們……” 祝修遠看見他們的時候,起先是不敢相信,但隨后就是狂喜:“好,好在你們提前逃出了京城!” “賢婿啊,我們并沒有在剛開始亂的時候逃出京城,而是被韓大將軍救了。”董誠說道。 “韓大將軍,韓清山?” “是的侯爺,我家將軍親自去救了令泰山。”這時,韓清山兄弟之一的朱立走了過來。 祝修遠看向他后,朱立忽然雙膝跪倒,說道:“不,現(xiàn)在不應(yīng)該叫侯爺了,而是陛下!” “末將朱立,奉大將軍之名,特來恭迎陛下回京,陛下,京城需要陛下回去主持大局!”朱立繼續(xù)說道。 而祝修遠整個人都懵了。 董誠、董漱玉、董淑貞等,全都是一愣,感覺沒有聽清。 陛下? “你說什么?”祝修遠凝眉。 “陛下,您就是數(shù)十年前的淮國太子啊……”朱立講出了一段往事。 “這,這不應(yīng)該啊。”祝修遠還是不太相信。 這韓清山,不會是玩兒他的吧。 “公子,他的話是真的。”這是,寇婉婉上前,手里捧著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 “這鐵盒里面,就是證據(jù),公子請看。”寇婉婉打開鐵盒。 祝修遠從中取出一些東西。 一顆精美雕刻的玉璽,當然是淮國的,還有一個圣旨,是淮國先皇冊封他為皇太子的圣旨。 另外則是一本書,里面記錄了淮國的一些秘聞等,其中夾雜著一封書信,祝修遠看過了,原來是他那便宜老爹“祝壽”的親筆手書,在信里面詳細解釋了祝修遠的身份來歷。 沒錯! 他就是故淮國的皇太子! 而現(xiàn)在的陳國,其實是篡了淮國的位。 “這……竟然是真的!”看了這些物事后,祝修遠不得不相信了。 “陛下,恭請回京,主持大局!”朱立拜道。 …… 一日后。 祝修遠一行人入京。 韓清山率幸存的百官,出城百里相迎。 再次從韓清山這里確定了他的身份后,祝修遠也終究相信了,他的確是故淮國太子! 于是,在眾臣的勸諫下,祝修遠直接入住了皇宮。 他不僅把董淑貞帶去了皇宮,還帶去了寇婉婉,另外,董漱玉也沒落下,被半強迫的拉去了宮里。 登基; 祭祖; 當天,祝修遠便坐上了龍椅寶座。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改國號為“淮”。 然后做了一系列安排,如今也算是改朝換代了,祝修遠有很多事需要處理…… 晚上,有太監(jiān)來問祝修遠去哪個妃子的宮殿,祝修遠想了想,去了董漱玉居住的地方。 董淑貞已經(jīng)封了皇后。 寇婉婉也封了貴妃。 董漱玉因為她的心有執(zhí)念,祝修遠也不逼她,能將之留在宮里,他心里已經(jīng)十分滿意了。 入住皇宮的第一天晚上,他就去了董漱玉那里,好好的安撫了董漱玉一遍。 董漱玉也慢慢的接受了住在宮里的結(jié)果。 并時不時還要被祝修遠安撫,其實也跟妃子無異。 …… 半年后。 皇后董淑貞終于年滿十八。 皇帝迫不及待的“教”她做了女人。 又一個月后,皇帝才正式去了寇婉婉的宮殿,并也把她變成了一個女人。 唯一的遺憾,就是遠在梁國的李卿奴。 在祝修遠看來,那次的婚禮雖然簡陋,但他們已經(jīng)拜過了天地,所以那個女人就該是他的。 沒辦法,他現(xiàn)在是皇帝了,就是這么霸道。 又半年后。 淮國在新皇帝的勵精圖治之下,國力蒸蒸日上,但就軍力方面來說,早就超越了梁國。 于是,祝修遠派遣使者出使梁國,提出迎娶安樂公主,兩國結(jié)為同盟的想法。 梁帝起先不肯,他還為那天晚上的事耿耿于壞。 于是祝修遠就派兵去打。 淮國大軍,硬生生攻入梁國都城長安,將安樂公主李卿奴,給搶了回來。 公主到手后,送入后宮的當天,祝修遠就迫不及待的與之成就好事。 李卿奴所“學(xué)”,也派上了用場。 …… 又一年后。 皇后董淑貞所生的皇長子,因為是嫡長子,被封為皇太子。 董漱玉也偷偷生了一個,因為她不是妃子,所以并沒有對外張揚。 然后是寇妖精,她直接來了個雙胞胎。 最后是李卿奴,也誕下一個麒麟兒。 淮國,也在新皇帝的精明治理下,國力日漸強橫,最終,以各種手段,或吞并,或覆滅,一統(tǒng)了整個華夏大地。 千余年的割裂,就在此朝終結(jié)! 【全書完】 (本章完)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這時,府門口有人燃放鞭炮,響聲陣陣,煙霧升騰。在巨大的響聲下,沿街圍觀的百姓們,紛紛以手捂耳…… 現(xiàn)場很有一種過年的感覺。 “賢婿,貞兒,你們可算是到了,這一路上都累壞了吧?”祝修遠和董淑貞翻身下馬,董誠和董漱玉立即走上前來。 “不累,我們心里想著馬上要到家了,興奮著呢……” 祝修遠與董誠閑聊,顧不上和董漱玉說話。 所以董漱玉就扶著董淑貞的兩臂,上看下看,然后抿嘴笑道:“貞兒去了一趟黔中,竟變得更漂亮啦!” “姐姐,貞兒想死你了……”董淑貞比她熱情得多,當街就抱住了董漱玉。 “時值正午,也該是吃飯的時間了,正好你們這個時候回來,我們先進府吧……”董誠說道。 “也好。” “哦,對了賢婿貞兒。”董誠忽然神秘起來,視線在祝修遠臉上滑過,然后落在董淑貞的臉(肚子)上,“老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好東西,就等你們回來了!” “爹爹,是什么好東西啊?” 董淑貞一聽有好東西,當即便來了興趣,松開董漱玉,抓著董誠的手追問。 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祝修遠也好奇,但沒有多問。 而站在一旁的董漱玉……她是知道董誠話中的“好東西”,究竟是什么東西的,再見現(xiàn)在董淑貞的反應(yīng)…… 這讓董漱玉差點破笑。 她嘴角微微扯起,那是一個微笑的弧度。 但是忽然,董漱玉覺察到一個火熱的視線,正在她渾身上下掃描。 她嘴角那絲弧度瞬間胎死腹中,并下意識尋找到了那股火熱的視線。 沒錯,就是祝修遠在打量她。 “侯爺……”一對上祝修遠,董漱玉就不怎么淡定了,更不用說笑。 “漱玉……這一個月里,在府中可還好,沒有遇到什么棘手之事吧?有的話可以和我說,我一定幫你處理!”祝修遠湊了上去。 他以隱約嗅到了董漱玉身上那股淡淡的幽香。 他喜歡這種幽香。 能令他心情愉悅。 “都還好,多謝侯爺關(guān)心!”董漱玉不自覺后退了一步。 “謝啥,一個月不見而已,漱玉你倒是客氣起來了,我們什么關(guān)系啊,還用說謝……呃……” 祝修遠猛然住嘴。 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有些尷尬,這不,董漱玉的臉面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 恰在這時,正拉著董誠的手,把他往府中拖去的董淑貞,回頭來叫他們:“夫君,姐姐,快些回府啦!” 于是祝修遠和董漱玉一起踏入侯府大門。 董淑貞拖著董誠,著急的走在前面,董誠連說:“慢點,慢點,不要心急……” 祝修遠和董漱玉走在后面,他們見此,不由對了下眼神。 然后祝修遠咧嘴一笑。 董漱玉則別開了頭去。 不一時,一行人來到主宅的客廳。 “好東西在哪里?在哪里?” 臨門一腳的時候,董淑貞已經(jīng)放開了董誠,當先一步踏入客廳,一邊叫著,一邊轉(zhuǎn)動腦袋四處搜尋。 然而—— 她卻見客廳的圓桌旁,正坐著一個老頭。 她認得這個老頭,是京城內(nèi)有名的大夫,以前曾數(shù)次,來為她診脈。 準確來說,是診喜脈! 興奮的董淑貞,還保持了跳躍的姿勢,櫻桃小嘴大張,喉嚨中還發(fā)出“在哪里”的聲音。 但是,她一眼看見那個老頭大夫之后,董淑貞整個人就定在那里了。 目瞪口呆。 大夫也看過來,并起身施禮:“侯爺夫人!” 這時,董誠、祝修遠,還有董漱玉幾人也走進客廳。 祝修遠一瞬間就搞明白了董誠所謂的“好東西”,究竟是何物。 他差一點就笑出聲來,好在拼命忍住了,并躲在董漱玉身后,以免被董淑貞發(fā)現(xiàn)…… …… 與此同時。 京城內(nèi)某座茶樓的地下室中。 一支蠟燭靜靜的散發(fā)著光明。 韓清山與陳東義,又一次碰頭了。 “那位今天回京了。” “嗯。” “但那位在京城待不了幾天,愚弟預(yù)估……中秋佳節(jié)之后,那位就會返回黔中。” “離開京城也好啊!” “哦,韓兄為何?” “陳兄,還記得數(shù)十日前,你曾對我說過的話嗎,那國相大人李忠,果然又發(fā)動了新一輪的陰謀!” “愚弟洗耳恭聽!” “陳兄,那李忠果然沒忍住,已經(jīng)暗中派人接觸我了,哈哈!”韓清山笑了起來。 “如此甚好啊!”陳東義不禁拍案而起,搓著手道:“韓兄融入他們內(nèi)部,便能獲知他們的詳細計劃。不僅能保護那位,還能在關(guān)鍵時候,反戈一擊,徹底扭轉(zhuǎn)乾坤!” “不錯,英雄所見略同!” 兩人相視一笑。 “不過韓兄,你接近李忠的話,勢必引起尤貴妃的警惕……” “無妨,我斷定,陳皇不會聽信尤貴妃的枕邊風(fēng),現(xiàn)在我們該詳細謀劃的,是如何瞞過李忠,從而順利打入他們內(nèi)部。” “嗯,此事倒是不易……” “……” 太子大婚,時間定在大后日。 祝修遠回京后,還有兩天的休息時間。 回京的當天,正值午時,在侯府中,與董誠和董漱玉等,一起吃了午飯,剛準備閑聊一陣,劉公公便登門而來。 祝修遠將在今日回京的消息,陳皇和尤貴妃早就知道了。 于是派劉公公來召他入宮。 祝修遠換了朝服入宮。 在欽安殿見到了陳皇和尤貴妃。 陳皇……貌似又蒼老了幾歲,這讓祝修遠想起,數(shù)十日前,尤貴妃暗中傳遞給他的密信,據(jù)密信中說,陳皇與燕國的武太后攪合在一起,曾三天四夜沒有下床…… 難怪,現(xiàn)在的陳皇雖然精神頭不錯,但那種被吸空的狀態(tài)愈加明顯了。 反觀尤貴妃,卻風(fēng)采依舊。 祝修遠感覺到了,尤貴妃看他的目光帶著一絲火熱。 …… 回京的第二天,還有第三天,祝修遠都在內(nèi)庫監(jiān)衙門中,私會了尤貴妃一次…… 宮廷大補藥的確不錯,被尤貴妃折騰后,他感覺意猶未盡,然后又跑去纏董漱玉,董漱玉心里也挺想他的,因此半推半就之下,也成就了數(shù)次好事…… 直至第四天,太子大婚,祝修遠才結(jié)束了“種豬”一般的生活。 …… 太子大婚,轟動全城。 滿朝文武,還有駐扎在各地的王侯伯,以及各地的高官等,皆悉數(shù)到場。 祝修遠自然去了。 過程乏善可陳。 但祝修遠聽說,這位太子妃,是某書香大族家的小姐,最是溫順懂禮的,尤貴妃以為,這樣的太子妃,是太子的絕配。 …… 太子大婚三天后,便到了中秋佳節(jié)。 整個平南侯府中,大肆慶祝,熱鬧非凡。 第二天,祝修遠帶著董淑貞等人,又啟程趕往黔中。 也是這個時候。 國相府中。 國相大人李忠,與他的一幫心腹聚在一起秘議。 這次,他們的目標,正是三日前大婚的太子殿下。 毀掉一個男人的方法有什么? 酒,和色。 于是,李忠及其心腹,商量決定,要幫太子殿下納一個側(cè)妃…… …… 祝修遠一行人,已經(jīng)安然抵達黔中矩州。 京城中的陰謀詭計,暫時他也管不著了。 他當下的任務(wù),是與寇婉婉一起,把黔中徹底安穩(wěn)下來,并防備著北方的梁國。 倏忽間,又是大半個月過去了。 今天是重陽佳節(jié)。 重陽過后,祝修遠鎮(zhèn)守黔中三月的期限,便到了,他將南下,進入嶺南。 “終于要去嶺南了!”董淑貞很興奮。 “誒,可是奴家還不能去嶺南陪公子……”寇婉婉還要留在黔中一段時間。 她畢竟是黔中的土皇帝。 “我看黔中的局勢越來越安穩(wěn)了,而北方的梁國,也不再有可能南下。所以,寇姑娘得了空閑的話,可以來嶺南找我們玩兒啊。” 祝修遠進行安慰。 “也罷,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 又過了兩日。 祝修遠一行人出發(fā)了。 祝修遠嶺南道觀察處置使的朝服,腰懸尚方寶劍,就那樣大刺刺的坐在馬背上,帶著上千的家將,以及五萬神雷軍,浩浩蕩蕩趕往嶺南。 他們繞道江南西道的道州、連州,然后直接進入番州。 彼時的番州,地盤非常大,往北都延伸到懷集、陽山一帶了。 往南,囊括了珠江口、伶仃洋。 相對之下,嶺南西道的州縣,就小了許多…… 數(shù)日后,大軍行至連州陽山縣。 因天色漸黑,祝修遠下令就地安營扎寨。 很快,中軍大帳中,祝修遠召集了林伯昌等眾將,一起商議行軍事宜。 “報——” 忽然,一個響亮的聲音穿透進大帳。 祝修遠和眾副將,都看向大帳入口。 只見一個斥候,飛速沖進大帳,不待祝修遠詢問何事,斥候就急不可耐的稟道:“啟稟侯爺,大事不妙……京城……京城大亂了!” “什么?!” “京城大亂?” “被著急,你慢慢說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侯爺……就在昨日,昨日……那國相大人李忠,勾連宿衛(wèi)京師的各軍,一起逼宮造反……” “造反?”祝修遠長身而起,他腦袋嗡了一下,董誠和董漱玉還在京城呢…… “是的侯爺,據(jù)說那反賊李忠,勾連了御林衛(wèi)、金吾衛(wèi),還有長寧帝軍,并揚言,要逼陛下退位,并改封金陵王為太子,然后扶金陵王登基!” “來人,來人。”祝修遠有些慌,大聲吩咐,“立即拔營北上,殺回京城!” “侯爺……” “速去,違令者斬!” “是……” …… 時間拉回兩天前。 那天的京城,其實就發(fā)生了一件超級震蕩的大事件—— 當朝皇太子,也就是尤貴妃的養(yǎng)子,竟服毒自殺了! 起因,是太子在大婚后,新納的一個側(cè)妃,這側(cè)妃完全就是個心機婊,對太子,她百般討好,徹底讓太子臣服在她的石榴裙下。 對尤貴妃,太子側(cè)妃則懷著深深的敵視,暗中挑撥太子與尤貴妃的關(guān)系。 事發(fā)當天,尤貴妃忍無可忍,竟帶人闖入東宮,當場勒死了那側(cè)妃,太子苦苦哀求,但尤貴妃手腕更鐵,豈能繼續(xù)容忍這樣的“兒媳婦”。 勒死了太子側(cè)妃,尤貴妃心情大好,然后帶人回宮。 而尤貴妃怎么也沒想到,太子殿下,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竟服毒自殺了! 消息傳入宮中,尤貴妃當場吐血,并昏迷過去。 太子雖并非她親生,但她為了培養(yǎng)太子,曾下過多少功夫,為了太子的未來,當然也為了她自己的未來,她每天都刻意討好著陳皇…… 但是,太子殿下竟然自殺了。 尤貴妃一病倒,加上喪子之痛,讓陳皇也舊病復(fù)發(fā),躺在龍床上,徹底沒了處理朝政的力氣…… 這一系列變故,讓國相大人李忠,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因為就在數(shù)日前,他才暗中與長寧帝軍的大將軍,也就是韓清山,拉上了線。 至于其余御林衛(wèi)、金吾衛(wèi)等各軍的大將軍,李忠其實早就與他們有接觸。 而且最重要一點,那顆眼中釘肉中刺—— 神雷軍。 此刻正遠在千里之外! 李忠籌謀隱忍了大半輩子,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個機會,想現(xiàn)在這般完美。 所以李忠很好的把握住了。 就在陳皇和尤貴妃雙雙病倒的第二天,整個京城都像是被炸上了天…… 金吾左衛(wèi)、金吾右衛(wèi)、御林左衛(wèi)、御林右衛(wèi)、御林前衛(wèi)、御林后衛(wèi),以及長寧帝軍,同一時間造反! 城門封閉。 京城內(nèi)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巡邏的造反將士,形跡可疑之人,他們見一個殺一個。 這導(dǎo)致城內(nèi)一片風(fēng)聲鶴唳,百姓們都不敢出門,以免被誤殺。 京城外圍,其實還駐扎了一個京營。 但隨著鐘山老王爺退出朝堂,京營式微,人數(shù)、裝備、糧草補給等,都比不上長寧帝軍。 但京營的忠心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在京城外,就爆發(fā)了一場大戰(zhàn)。 與此同時,城內(nèi)有好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并不真想造反,亦或者是為了截取勝利的果實,竟又開始造李忠的反。 一時間,整個京城內(nèi)外,到處都戰(zhàn)亂一片。 韓清山的長寧帝軍,按照李忠的指示,出城去迎戰(zhàn)京營將士去了。 因為韓清山融入他們時間還短,他帶兵駐扎在城中,李忠不太放心。 至于那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又反過來造他的反,李忠倒是沒有料到,于是匆忙指示另外幾個大將軍“平叛”。 很快,時間來到晚上。 韓清山率五萬長寧帝軍,在城外輕輕松松,就將殘存的京營將士全殲! 而此時,城內(nèi)各軍的混戰(zhàn),竟還沒結(jié)束,甚至愈演愈烈,有種不可收拾的樣子。 李忠慌了,忙請韓清山入城,幫著“平叛”。 長寧帝軍真不是蓋的,他們剛一加入戰(zhàn)局,只用了一個時辰就結(jié)束全部戰(zhàn)斗。 結(jié)果是,造李忠反的大將軍們,被全殲,他們帳下的將士,也幾乎全部折損,而受了李忠的指示,去“平叛”的那些大將軍,戰(zhàn)后也受損不小。 當然,這里面,其實有韓清山的功勞,他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沖入戰(zhàn)局后,就是一通亂殺…… 以至于,這場混戰(zhàn)之后,李忠手下,就只有韓清山的五萬長寧帝軍,以及一個金吾衛(wèi),和一個御林衛(wèi),帳下的將士加起來,也才堪堪一萬的樣子。 韓清山的五萬大軍,一舉成了李忠手下兵力最多的一軍! 對于這個結(jié)果,李忠心里雖然懷疑,但他并不能做什么,而是加緊逼宮的步伐…… 金陵王,自然知道了京城中的動亂。 他瞬間燃起雄心萬丈。 但前段時間,他醉酒太厲害,導(dǎo)致腦袋不是很清醒,他不知道從哪里來了一個人,勸他帶兵入宮,殺了陳皇,然后自己做皇帝! 這個誘惑太大了。 金陵王醉醺醺,還真就這么干了。 他對皇位可是覬覦已久。 帶著府中的一幫家將,持劍闖入宮中,對著猶臥病床的陳皇大罵一通,最后在情緒激動的時刻,將劍尖刺入了陳皇的心臟。 由于金陵王沒有經(jīng)驗,導(dǎo)致他被噴了一臉的鮮血。 他借著酒勁,更加瘋狂了,手里提著帶血的劍,大聲問道:“妖妃,那個妖妃在哪里?” 以前,金陵王有兩大心愿,其一,就是坐上皇太子的寶座。現(xiàn)在,他直接跨過皇太子的步驟,馬上就能登基稱帝了。 算是完成了第一個心愿。 第二個心愿,就是那個害得他好苦的妖妃。 他曾發(fā)誓,以后要將那個妖妃狠狠的羞辱一番,用男人的方式教訓(xùn)她,然后殺掉。 然而,奇怪的是,金陵王發(fā)動所有家將,搜遍了整個皇宮,都沒有找到那妖妃的蹤跡,她就好像憑空消失了般。 最后金陵王只能作罷。 因為李忠?guī)е笈R入宮了,其中,就有韓清山,以及僅存的一個金吾衛(wèi)大將軍,和一個御林衛(wèi)大將軍。 金陵王知道,他的外公要來擁護他登基了。 可是,在奉天殿,李忠卻自顧走上那高高的御階,然后小心翼翼,坐在了龍椅寶座上。 金陵王傻眼了。 韓清山等也微微錯愕。 這李忠,原來是自己想當皇帝啊! 李忠坐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將金陵王拉出去斬首,罪名是他身為人子,竟然親手殺了先帝,簡直就是一個畜生! 這種人還能當皇帝嗎? 所以他李忠就勉為其難坐一坐這皇位吧。 不過,事情還沒完。 當晚,就當李忠蒙了眼睛,玩“抓先帝妃子”的游戲時,李忠被一刀砍掉了腦袋! 動手之人,是金陵王的胞弟—— 會稽王。 會稽王是個隱藏的幕后老大。 李忠認為他拉攏了韓清山,但實際上韓清山后來又與會稽王搭上了線。 同時,會稽王也拉攏了好幾個金吾衛(wèi)和御林衛(wèi)的大將軍,昨日城北各軍混戰(zhàn),其實就是會稽王在搞鬼。 于是當天深夜,眾人又聚集在奉天殿。 會稽王,逐漸走上御階,然后坐上龍椅。 他深吸口氣,剛準備開口,穩(wěn)定一下韓清山等人的軍心。 可是陡然間,韓清山忽然暴起,閃電般抽出腰懸的大刀,左劈一刀,右砍一刀,僅存的一個金吾衛(wèi)大將軍,和御林衛(wèi)大將軍,瞬間橫死當場。 “韓將軍,你這是做什么?!”會稽王厲聲冷喝,眉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緊皺。 “王爺,龍椅寶座,是燙屁股的,王爺坐了這么一會兒,想必已經(jīng)過足了癮吧。”韓清山單手握刀笑道。 “韓清山,你放肆!” 會稽王勃然大怒。 取出兵刃,就與韓清山在奉天殿里打斗。 但韓清山可是武舉狀元,又頭頂世外高人弟子的頭銜,這會稽王,雖也厲害,但只用了十余招,會稽王就被韓清山斬了。 “韓兄,終于塵埃落定了,相信那位也應(yīng)該收到了消息,并帶兵趕往京城了吧。”陳東義忽然走上奉天殿。 “嗯,立即派人去見那位吧,以免那位做出過激的反應(yīng)。哦,對了,順便帶上董尚書,和董家大小姐。” 韓清山笑著說道。 沒錯,其實在京城剛開始亂起來的時候,韓清山就親自去“抓”了董誠和董漱玉,這些天來,韓清山把他們保護得很好! 韓清山派人恢復(fù)京城秩序的同時,一隊人馬,帶著兩輛馬車,由千人護送,往南方駛?cè)ァ? 而這個時候,黔中的寇婉婉,并不知道京城中發(fā)生的所有事,只知道李忠反了,而且祝修遠正帶兵殺向京城。 于是寇婉婉也帶上了自己的人馬,馬不停蹄的往京城的方向趕去。 另外,寇婉婉還特意帶上了一個鐵盒子,銹跡斑斑。 又過了一天。 祝修遠的五萬神雷軍,與從京城南下而來的那一千人馬,還有寇婉婉帶來的數(shù)千人馬,竟奇跡般的在同一個路口會合。 “岳父大人,漱玉,你們……” 祝修遠看見他們的時候,起先是不敢相信,但隨后就是狂喜:“好,好在你們提前逃出了京城!” “賢婿啊,我們并沒有在剛開始亂的時候逃出京城,而是被韓大將軍救了。”董誠說道。 “韓大將軍,韓清山?” “是的侯爺,我家將軍親自去救了令泰山。”這時,韓清山兄弟之一的朱立走了過來。 祝修遠看向他后,朱立忽然雙膝跪倒,說道:“不,現(xiàn)在不應(yīng)該叫侯爺了,而是陛下!” “末將朱立,奉大將軍之名,特來恭迎陛下回京,陛下,京城需要陛下回去主持大局!”朱立繼續(xù)說道。 而祝修遠整個人都懵了。 董誠、董漱玉、董淑貞等,全都是一愣,感覺沒有聽清。 陛下? “你說什么?”祝修遠凝眉。 “陛下,您就是數(shù)十年前的淮國太子啊……”朱立講出了一段往事。 “這,這不應(yīng)該啊。”祝修遠還是不太相信。 這韓清山,不會是玩兒他的吧。 “公子,他的話是真的。”這是,寇婉婉上前,手里捧著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 “這鐵盒里面,就是證據(jù),公子請看。”寇婉婉打開鐵盒。 祝修遠從中取出一些東西。 一顆精美雕刻的玉璽,當然是淮國的,還有一個圣旨,是淮國先皇冊封他為皇太子的圣旨。 另外則是一本書,里面記錄了淮國的一些秘聞等,其中夾雜著一封書信,祝修遠看過了,原來是他那便宜老爹“祝壽”的親筆手書,在信里面詳細解釋了祝修遠的身份來歷。 沒錯! 他就是故淮國的皇太子! 而現(xiàn)在的陳國,其實是篡了淮國的位。 “這……竟然是真的!”看了這些物事后,祝修遠不得不相信了。 “陛下,恭請回京,主持大局!”朱立拜道。 …… 一日后。 祝修遠一行人入京。 韓清山率幸存的百官,出城百里相迎。 再次從韓清山這里確定了他的身份后,祝修遠也終究相信了,他的確是故淮國太子! 于是,在眾臣的勸諫下,祝修遠直接入住了皇宮。 他不僅把董淑貞帶去了皇宮,還帶去了寇婉婉,另外,董漱玉也沒落下,被半強迫的拉去了宮里。 登基; 祭祖; 當天,祝修遠便坐上了龍椅寶座。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改國號為“淮”。 然后做了一系列安排,如今也算是改朝換代了,祝修遠有很多事需要處理…… 晚上,有太監(jiān)來問祝修遠去哪個妃子的宮殿,祝修遠想了想,去了董漱玉居住的地方。 董淑貞已經(jīng)封了皇后。 寇婉婉也封了貴妃。 董漱玉因為她的心有執(zhí)念,祝修遠也不逼她,能將之留在宮里,他心里已經(jīng)十分滿意了。 入住皇宮的第一天晚上,他就去了董漱玉那里,好好的安撫了董漱玉一遍。 董漱玉也慢慢的接受了住在宮里的結(jié)果。 并時不時還要被祝修遠安撫,其實也跟妃子無異。 …… 半年后。 皇后董淑貞終于年滿十八。 皇帝迫不及待的“教”她做了女人。 又一個月后,皇帝才正式去了寇婉婉的宮殿,并也把她變成了一個女人。 唯一的遺憾,就是遠在梁國的李卿奴。 在祝修遠看來,那次的婚禮雖然簡陋,但他們已經(jīng)拜過了天地,所以那個女人就該是他的。 沒辦法,他現(xiàn)在是皇帝了,就是這么霸道。 又半年后。 淮國在新皇帝的勵精圖治之下,國力蒸蒸日上,但就軍力方面來說,早就超越了梁國。 于是,祝修遠派遣使者出使梁國,提出迎娶安樂公主,兩國結(jié)為同盟的想法。 梁帝起先不肯,他還為那天晚上的事耿耿于壞。 于是祝修遠就派兵去打。 淮國大軍,硬生生攻入梁國都城長安,將安樂公主李卿奴,給搶了回來。 公主到手后,送入后宮的當天,祝修遠就迫不及待的與之成就好事。 李卿奴所“學(xué)”,也派上了用場。 …… 又一年后。 皇后董淑貞所生的皇長子,因為是嫡長子,被封為皇太子。 董漱玉也偷偷生了一個,因為她不是妃子,所以并沒有對外張揚。 然后是寇妖精,她直接來了個雙胞胎。 最后是李卿奴,也誕下一個麒麟兒。 淮國,也在新皇帝的精明治理下,國力日漸強橫,最終,以各種手段,或吞并,或覆滅,一統(tǒng)了整個華夏大地。 千余年的割裂,就在此朝終結(jié)! 【全書完】 (本章完)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