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三年物資-《六零之囤貨強手》
第(1/3)頁
◎空間升級◎
截止到66年年初, 村里有16戶的人家都蓋起磚瓦房。
不管是百分之百磚瓦房化,還是百分之幾十的磚瓦房化,總歸是蓋完了。
同時, 還有將近半村的人在動工。
他們開春后就動工,在材料都準備齊全后只要不像楚沁般慢慢磨,以及沒有足夠的人手幫忙, 建房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開春冰雪融化土地由硬變軟時開工,到五月底六月初菜籽收回倉庫時就能把地基解決,房屋也蓋好一半的高度。
再趁著六月份的空檔期一鼓作氣繼續蓋,到八九月份時就能把房屋落成。
這還算是遲的了, 有的人甚至在六月底時就能蓋完。
期間還有源源不斷的村里人也開工建房, 想必不出三年村里怕是得遍地磚瓦房。
高樹村這么大的動作準時驚訝了一批人, 公社的百姓們是最覺得不可思議的。
一個公社里哪個生產隊過得最好?
毫無意義, 肯定是本公社的生產隊, 這可以對標每個省的“省會”。
公社的生產隊就是“社會”, 屬于地段比較好資源傾斜比較厲害的生產隊。
但現在竟然反轉了,公社生產隊都沒幾戶磚瓦房呢,他們高樹村卻有十幾戶二十戶, 還在動工的磚瓦房接近半數, 很快高樹村就能改頭換面成為磚瓦村。
這讓公社社員們如何接受?
可不等他們接受,靜水莊大肆蓋房的消息也傳得漫天都是。
社員們:“……”
這兩個村到底怎么了?
靜水莊先前也不是沒蓋, 他們村和高樹村一樣,都是零零散散的幾戶偷摸著蓋。
蓋房的方塊還沒從公社買,而是從高樹村買, 所以這消息并沒有怎么傳出去。
直到高樹村和靜水莊如此大陣仗的蓋房, 許多人才猛然發覺——這兩村鳥槍換炮了啊。
真真正正是脫胎換骨了!
其實脫胎換骨的不止高樹村和靜水莊, 還有兩個其他公社的生產隊。
四個生產隊的共同特點, 那就是通通和機械廠有合作。
他們就云落在機械廠的四周,如同拱衛著機械廠。
好些社員們終于反應過來了,原來不需要擠破腦袋進機械廠也是能賺錢的。
大約是因為這幾個生產隊紛紛蓋房,就連朱家坳這種小村子都分杯羹蓋了幾座磚瓦房,修了條下山路的原因,機械廠忽然又炙手可熱起來。
不是說它從前不“熱”,而是這次的“熱”隱隱要追上剛要蓋成,且開始對外招工的那段時間的“熱”。
奈何機械廠快要飽和了,落后好幾步沒趕上這趟順風車的生產隊悔得腸子都要青了。
話說回來,去年年底那會兒,楚沁落成后村里就開始計劃蓋禮堂。
直到今年年初,禮堂才開始動工。
禮堂修建在哪里?
離楚沁家還挺近的,她從家里走過去只需要兩分鐘就能到達,走快點一分鐘也行,楚沁站在門口都能清楚地看到禮堂。
不過這和楚沁沒啥關系,因為禮堂不需要她去建,具體誰去韓隊長和村支書已經安排好人了。
村支書說她前陣子忙活家里的事兒忙活得夠累的,干脆讓她歇歇,禮堂再怎么缺人也不缺她一人。
楚沁當然聽之任之,快樂地歇著了唄。
趁著還沒開始春種,她把家中里里外外又給大掃除一遍。
蓋了新房后她最喜歡的事就是搞衛生,這能夠讓她升起滿足感。
家里現在瞧著更整潔了,雜七雜八的東西全部整齊地放到雜物房去。單是瞧著房子,都覺得心情舒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