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政不答反問:“若不是逢場作戲,那你告訴我,陛下和秦風,為何會變成現(xiàn)在這樣?” 不等禮部員外郎回應,陳政已經(jīng)加快步伐,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他早就看出來了,從秦風平定李雍的叛亂,卻沒有殺死李雍,那一刻開始,秦風就已經(jīng)是梁帝的心腹大患了。 秦風此舉,在梁帝看來,分明是要豢養(yǎng)傀儡。 若梁帝聽話,一切好說,倘若梁帝不聽話,秦風就會用李雍替換梁帝。 這對于梁帝而言,是絕對不可容忍的。 所以,梁帝和秦風今時今日的生死對抗,早就已經(jīng)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了。 …… 梁帝的動作很快,從下達圣旨,到第一批部隊朝著北境進發(fā),前前后后只過去了不到十天時間。 第一批部隊,才三千多人。 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作用卻不小,乃是為了鞏固定陶縣的城防,為后續(xù)部隊開赴戰(zhàn)場,創(chuàng)造條件。 而這種先“拿下一片陣地,再源源不斷往陣地里派兵”的戰(zhàn)法,自然是梁帝從秦風身上學來的。 其實梁帝心里也清楚,他和秦風之間,存在著看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兵力方面。 秦風的部隊,都是打過硬仗的虎狼之師,而且配備大量戰(zhàn)馬,機動能力極其變態(tài)。 相比之下,朝廷大軍則顯得臃腫笨重許多。 不過即便如此,梁帝依舊覺得,舉國之力,想要壓垮秦風,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只要秦風一倒,那么普天之下將再也沒有能夠威脅到大梁的存在,到那時,才是真正的千秋萬代。 半個月后,又有一批部隊,朝著北境而去。 這一次,領兵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趙玉龍。 趙玉龍帶著七千主力,徐徐朝著北境前進,心情卻極為沉重。 他也曾為北境浴血奮戰(zhàn)過,而今,卻要親手攻打北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