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寧可不簡單。 從6歲開始練習體操,1971年進入體操隊,1980年入選國家隊,1982年,在第八屆世界杯體操賽上,王寧在全部8個個人項目中,獲得了跳馬、單杠、鞍馬、吊環、自由體操五項冠軍。 這是世界體操史上至今為止唯一一個取得如此令人驚嘆成績的遠動員。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只能說是空前絕后。 因此。 王寧也很早便被譽為‘體操王子’。 1983年,王寧當選1982年全國十佳運動員,被國際體操聯合會以及世界體操評選為1982年世界最佳男子體操運動員。 而余天更加知道。 王寧將會在這次1984年的奧運會上斬獲三枚金牌,而且還是比以往所有比賽更有含金量的三枚金牌,這預示著,王寧的名聲很快便會響徹世界。 用21世紀的話來說,就是出圈。 名人效應可了不得。 有了名聲,便可以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品牌。 比如國外的法拉利,創始人就叫法拉利.恩佐。 再比如蘭博基尼等等,都是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的。 可沒有實力就不行了,只會淪為別人笑柄。 諸如21世紀國內的某些用自己名字命名的電車品牌,說是工業垃圾甚至都侮辱了垃圾這個稱號。 言歸正傳。 當王寧聽說要簽合作協議之后,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因為他還沒做好心里準備,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產生什么不必要的禍端。 余天為他做了明確解釋。 而且他早就準備好了一份資料。 資料中包含晨曦集團旗下波斯制衣廠的服裝以及港城引進的驢牌箱包生意,并且還有收入概覽,可以看出非常賺錢。 “這...” 王寧看了看波斯制衣廠的收入表格,“一年的時間,你們就能賺好幾千萬?還有,你說這只是初期而已是嗎,如果我和你們合作的話,我每年最少能分紅1000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