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易楓詫異道:“什么心思,我不造呀,陳先生是不是誤會了?” 電話那頭,陳天養眉毛一挑,臉上多了幾分惱怒。 他從來沒碰到過像易楓這般厚臉皮的。 “易楓,我只給你最后一次機會,想要合作,你自己來港市找我。” “只有這一次機會,錯過了,你不僅錯過安義集團的業務,還有港市業務,你就別指望了。”陳天養沉聲道。 易楓連連擺手,笑道:“哎哎,陳先生,別介樣嘛,我肯定到,我對港市貿易還是很看重的,你放心,到時我肯定親自去港市拜訪你。” 汪鐵聽到易楓這怪聲怪氣的話,差點一口粥水噴出來,強忍著憋笑。 楓哥又使什么壞心思了? 電話突然掛斷,易楓放下手機,笑道:“你們看這人,脾氣真不小。” 韓平安湊近問道:“楓哥,我們真要跟安義陳合作?” 易楓點點頭,回道:“當然,我想要去港市成立私募資本,銀行企業,就少不了跟安義陳合作,不過,這種合作關系是平等的,他想壓我一頭,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安義陳不合作,我們發展的進程可能會受到阻礙,但目標是不會改變的。” “西楓集團現在業務鋪開了,賺的錢多了,花出去也不少,光靠廣發的授信貸款很難支撐西楓集團高速發展。” “更何況,電子廠就要建成,半導體業務即將展開,這一項業務燒的錢太多太多了,就算把西楓集團的所有利潤燒進去,可能也沒多少水花。” “半導體產業的投資,要按千億計,產業總體投資起碼萬億起步!” 韓平安聽著這些數字,忍不住咋舌,這些數字對現在的西楓集團來說也是天文數字。 “難怪楓哥要布局港市融資渠道了……” 易楓拿了一只碗和一鍋粥放在面前,道:“如果說當前國內融資水平是這只碗,那港市的融資水平就是這鍋粥,不,還可以更大。” “港市是內地對接國際資本的一道重要橋梁,無論是融資規模,還是融資成本,都遠超內地。” 2001年的滬深股指大幅度下挫,股市融資能力堪憂,波動太大,就算發行企業債券成本也會非常高,當前企業融資手段大部分還是來自于銀行授信貸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