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論八卦,其實賀蘭南顧的最真實。 以為他曾經(jīng)跟安小山兩個人一起。都穿著金甲站在大殿上。直到后來南征他才有機會出來。 甚至賀蘭南顧知道的更多,比如安小山手里有一個假的陛下。不過那屬于不能說的。 現(xiàn)在天下都在傳定北王是真男人,甚至兩個差點封王的家伙在一起蛐蛐,皇后的兒子是不是定北王的。蘭貴妃的兒子是不是定北王的。 這大乾的天下最后還姓錢么。 這個行為放在過去十惡不赦,現(xiàn)在朝廷管控能力,隨著一道道圣旨無效已經(jīng)降到最低了。 兩個人屏退左右,在江邊上蛐蛐了半個時辰。 然后羅沖帶著船北上了。 今年耽誤了春耕,北方的糧食肯定要減產(chǎn)。但是江南多魚米之鄉(xiāng),糧食豐富。 尤其是劉塘虎為了幾十萬人準(zhǔn)備的糧草大部分都被繳獲了。現(xiàn)在都運到北方供應(yīng)安小山的軍隊了。 安小山的軍隊數(shù)量一直不多。縱然是遠征北巒的時候也沒超過五十萬。 甚至真正在戰(zhàn)場上打仗的也就十多萬人。 現(xiàn)在他麾下軍隊數(shù)量達到了三十萬人。其中包括蘭城的八萬人,自身帶著的十多萬人。蘇定遠不到三萬人,拓跋胭脂的一萬騎兵。 趙闕戰(zhàn)敗留下的十多萬俘虜比較難處理。按照拓跋胭脂的話就是全殺了。 要不是看她這一冬天奔波,有功于安小山,而且忠心程度很高,安小山非砍了她不可。 一個壯年成長需要二十多年。一刀下去解決了到是痛快了。可是那是人啊,而且是大乾的人。殺了會傷元氣的。 所以不能殺,還不能放回去。 這些精銳的戰(zhàn)力都是屬于那些支持周王的勛貴的,放回去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是問題。 而且這些人已經(jīng)見過血的老兵了,一旦回歸鄉(xiāng)里,很可能一個不滿意就要嘯聚山林。 “不如送到江南吧。”蘇定遠給了一個建議。 “這個主意好,放在我們身邊一直是問題,但是放在江南他們都是大乾人。會聽主帥的話。” 最后這十多萬人,蘇定遠選了幾千人,把乞活軍擴充到了一萬人。剩下的全都經(jīng)過江陰,給賀蘭南顧送過去了。 賀蘭南顧手里只有五萬人,占個錦官城都費勁,雖然劉昂和蕭承江都比較老實,但是手里沒兵他心中發(fā)慌。 一下子給他送來七八萬能打的老兵,他自然是來者不拒。這些人不用被砍頭,來到江南戴罪立功。也是求之不得。 要知道造反是要誅九族的。 就算他們這些大頭兵不株連九族,恐怕家里也不會好過。現(xiàn)在準(zhǔn)許他們戴罪立功,自然求之不得。 這七八萬人到了之后,只有一個要求。啥時候把江南這兩個小國給滅了。他們好回家。 這些事情交給知軍都督府的人處理了。安小山帶兵來到了藍江府。藍江府城大門敞開,縣令周義親自迎接。 “這天下文官不是都聽朝廷的,根本王勢不兩立了么?你怎么還敢開門迎接?”安小山在馬上看著眼前這個縣令問道。 “朝廷的事情朝令夕改誰能說得準(zhǔn),我們是朝廷的命令也聽,對王爺也不敢得罪。”縣令無所謂的說道。 態(tài)度坦然至極。 “如此豁達,那為什么拼死抵抗趙闕的進攻?開門頭像不是省事了?”安小山問道。 “那不行,他是反賊。”縣令十分堅定的說道。 安小山來這里只是好奇這藍江府有什么特別的?竟然在東南各州府都已經(jīng)望風(fēng)而降的情況下,能硬抗趙闕十多萬人好幾個月。 如果不是藍江府擋住了趙闕,恐怕整個東南都會亂成一鍋粥,趙闕的軍隊也不會是十多萬人,很可能暴增到三四十萬。 覆滅趙闕可以說這藍江府功不可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