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大結局-《重生七零改嫁隔壁老季》
第(3/3)頁
阮棠也是一回來就消了產假,越來越多的人到京市來看病,省一分院面臨著嚴重的人手緊缺。
孟韻作為京市分院的副院長,天天催著阮棠招人。
阮棠無奈,只能聯系各大報社刊登招聘啟事,有意向者可以寄來個人簡歷。
阮棠特意聯系了西北等地的報社,連登七天的招聘啟事,并標注了長期有效。
那些地方,有不少醫生下放到當地的農場。
一個星期后,阮棠就收到了從全國各地寄來的簡歷,能讓阮棠滿意的醫生人選極少,她只從中挑選了六人給了回電,邀請他們來京市參加復試,并會報銷車馬費、食宿費。
最終經過慎重選擇,阮棠也只留下了兩人。
沒辦法,阮棠只能天天讓食堂開著火,務必要讓醫護們隨時吃到飯。除此之外,還讓后勤部門每天采購水果,給醫護們補充營養。
到了年底,京市召開了上山下鄉工作會議,迎來了知青大返城。
原本住在牛棚里的知識分子,也開始露臉。
有不少醫生回城之后,街道沒辦法安排工作,有人推薦了省一。
畢竟,這年頭招醫生不管是否最終錄取,還帶報銷車馬費和食宿費的都是少數。
也正是因為這個,阮棠收到了不少優秀的醫生。
這些醫生因為這些年身體被糟蹋地厲害,阮棠一開始也沒讓他們直接入職,而是一邊修養,一邊帶著杭醫大的實習生重新學習相關科室的內容。
在阮棠的雙份補貼的激勵下,杭醫大涌現了一大批的優秀的學生,他們提前學完了理論知識,跟著省一的醫生進入醫院實習。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所有下鄉的知青都已經全部回城。
城市里人口暴漲。
協一面臨著醫護短缺的問題,不得已只能讓新入職的醫護頂上。
新入職的醫護在學校里只學了理論知識,也就實習了半年,干的也都是打雜的活,一上手就問題百出。
衛生部天天收到舉報,舉報協一不將老百姓的命當命,拿新醫生當他們的試驗品。還有不少重癥和疑難雜癥的病人北上求醫,好不容易到了京市,卻是新醫生接診,隔三差五地有誤診或用錯藥導致出現醫療事故。
為此,衛生部門約談了協一的院領導,要求院領導立刻整改!
協二自從名聲一落千丈之后,就算是被收購,但是也有不少醫生出走。這些年勢頭已經大不如前。
如今,京市之中能跟協一相抗衡的只有省一。
甚至是已經出現了超過協一的苗頭!
省一不差錢的名聲在外,不少老醫生、名醫生找工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省一。再加上省一附屬的杭醫大造醫能力強,畢業生剛入職就能上手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學生省事,老醫生自然也愿意帶教。
當然,帶教的老醫生,省一也會給上另外一份教師工資。
這也直接進入了良性循環!
再加上恢復了高考后,杭醫大定下的分數線雖然比不上清大北大,但是也不低。這也讓杭醫大收了一大批優秀的生源。
第一屆77年高考生畢業后,直接進入了省一工作。
1980年,省一已經隱隱成了與協一齊肩的存在。
杭醫大的畢業生一畢業,就進入到全國頂尖的醫院工作,這對于杭醫大的分數線是一個絕大的沖擊!
當年的杭醫大錄取了116個畢業生,最低分數線已經堪比清大京大!
隨著省一地位的提高,每一年杭醫大的分數線都在拔高。
偏偏,杭醫大招收人數不多,每年都只收一百人左右。
后來,在省一院慶時,阮棠接受采訪,被問及杭醫大以后會不會增加錄取人數,她笑著搖頭。
她說。
醫學貴精。
醫生貴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