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百味齋的生意越來越好,跟孟景修的合作也步入正軌,就如趙嬸子所說。 趙家人和趙家村的人都非常珍惜這個活計,尤其是趙嬸子她娘,比姜寧這個正主還上心,全家都撲在了做果片上。 姜寧抽空扮作季海的樣子,帶著周大去談了幾戶人家,談成后把事情都丟給了周大處理,在各種忙碌中周大成長得很快。 現在他忙得把周小也叫上了,還又招了個人幫忙送貨。 客來香的生意愈發不好,沒多久孟浩言就把鋪子盤出去了。 姜寧聽到消息后,就找金牙人接手了客來香,新鋪子還是賣吃食,改名叫百味小鋪,不過這次是賣的各種打折吃食。 百位小鋪找了陸婉淑幫忙干,鋪子和東西姜寧出,陸婉淑出力,兩家分賬。 陸婉淑覺得自己占便宜了,但姜寧不在意,她現在不缺這點錢。 有姜寧空間里的,也有百味齋的,每天下午都有很多人來撿漏。 三個崽子每天百味齋和于先生家兩邊跑。 吃好穿好,個子都長高不少,現在街上的人都認識百味齋的三個孩子了,一點不用擔心三個崽子會被拐走。 臨近年關,百味齋愈發忙碌了。 盒子飯頂了一茬又一茬。 百味小鋪里,上了不少姜寧準備的年貨。 瓜子花生,姜寧又做出了牛軋糖,給百味小鋪引來不少人,財大氣粗的李府更是大手筆訂下瓜子花生牛軋糖各五十斤。 姜寧拉著芳娘陸沅,還有百味食肆的勞動力,天天埋頭干。 孟景修在外面轉悠了一圈,把果茶打響了知名度,已經有不少人跟風做起果茶生意。 果片比果子更容易保存,而且泡水喝十分美味,東西也簡單,有心的人試幾次就明白怎么做了。 孟景修沒在果茶上多下功夫,因為他看上了牛軋糖。 安排人給姜寧送了契書,訂下一百斤的牛軋糖。 姜寧托了金牙人,又買了幾個簽死契的女工,又在百味齋旁邊買下一座院子。 把芳娘提成了管事,安排幾個女工做牛軋糖。 姜寧把自己身邊能用的人都用了,天天忙得腳打后腦勺,偶爾夜深人靜她才有空想一想,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的人。 臨近年關,姜寧打算臘月二十五正式關門,年前她忙著趕欠別人的牛軋糖,又要兼顧百味齋,忙得差點都忘了快要過年。 “娘,咱們今年要回老家打掃房子嗎?” 被陸平這么提醒她才想起來,過年習俗,臘月二十四要掃房子呢。 “回,明天你趕馬車咱們回去。” 說起這個事情,姜寧想起了芳娘他們。 “掌柜的,當初我們老家當初槽了災逃難來的,如今早就沒家了,百味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過年就在百味齋過。” “好,明天我早上帶孩子們回趟村里,把老家房子打掃下,百味齋每天都收拾,沒什么需要掃的。” 姜寧給了芳娘一個錢袋。 “你們買點新被褥、新衣服吧,我前兩天忙得把這些事情都忘了。” ”芳娘,這是百味齋發你們的紅包必須收。” 姜寧忙著其他事情,趕緊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