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撥亂反正事-《畫河山》
第(2/3)頁
其后的澄州城,澄州知州之前倒是支持越州云深,但北軍大軍壓境時,澄州知州立馬改弦易轍,尊奉夏南為君。
這一路南下,最大的阻力是流寇。
流寇數量上號稱三十萬,但是原本只是流民組成,待成了氣候后,流寇首領們早就忘了當年自己是流民時的苦,搶掠起來堪比土匪。凡是流寇大軍經過處,當地百姓們苦不堪言,家中財物被搶,青壯被迫脅裹進流寇隊伍中。
夏南下了兩條命令,一是流寇中普通士卒凡是愿意從良的,只需放下兵器,報出原籍戶籍,皆可赦免叛亂之罪。
二是問罪南方越州等地官吏,待平定流寇后,所有流民皆可返回原籍,若是不愿返回原籍的,可北上云州,由云州官衙安置,每戶分田地若干。
這兩條政令一出,流寇中不少士卒們都悄悄潛逃,來投降北軍。一些滯留京城附近的流民,更是開始北上,去云州求條活路。
懷恩伯府世子顧錦在幾處路口設了粥棚,所有北上的流民,都可在粥棚處喝上幾碗野菜雜糧粥果腹,有了力氣,繼續往北。
夏南對于顧世子此舉大為稱贊,人還在半路上,已經發文嘉獎。
有現成的例子在,京城往北的鄉紳富戶們得了靈感,紛紛學著施粥送糧。
夏南命原皇城司千戶鄧自謙一路登記在冊,沿路更有當地官衙負責疏散護送。
這樣一來,有些心懷顧慮、怕沒走到云州就餓死半道上的流民們,也開始動了起來。他們要是滯留京城,得靠草皮樹根度日,往北走,好歹一路上就能喝個粥飽啊,傻子才等著不動呢。
流寇和北軍本就實力懸殊,這一系列措施下來,北軍在夏南率領下,一路勢如破竹。流寇首領一退再退,等到夏南兵臨京城時,他咬牙退兵,跑回南方去。
越州的云深一下頭痛起來。流寇南下,就是與他爭地盤。
夏南治軍嚴謹,一路不許擾民,沿途百姓本來還會害怕,待看到北軍秋毫無犯,就算沿途征集糧草,也會給錢,漸漸就不怕了。
而聽說是夏世子率軍,越靠近京城,前來投靠的士子書生越來越多,這些人口才便給,跟百姓們說起有先賢遺風的夏世子,更是說得頭頭是道。
待到夏南進了京城時,一路百姓們都知道,原來的偽帝通敵,還作死死在流寇手里,現在的太子夏南,之前一直在北地抗擊金國,如今作為皇室血脈,重整夏氏河山。
若是換個人稱帝,一些書生官吏們也許要忠心前朝抨擊新朝。可夏南這身份,眾人無話可說。就算有人覺得夏南不夠名正言順,但是除了他,還有誰更名正言順的?
明宗這一脈,就留下一個號稱是端王世子的冒牌貨,還是個奶娃娃。稍有些腦子的,都知道那就是云深扶持的傀儡。再說,就算那是真的,夏南也是貨真價實的皇室中人,又是明宗的侄子,血緣親近,繼位也是符合綱常倫理的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