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27節-《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3)頁
登遐,確定典喪官,文武百官身著素服進宮吊唁,帝室哭踴如禮。典喪官開始料理太宗皇帝的后事。太宗正是景康帝的廟號,有發揚光大祖宗基業之意。
國不可一日無君?;实蹥浱煲咽菬o法挽回的事實,對于大景朝的朝臣來說,此刻并不是悲傷痛哭的時候,當務之急自是扶持新君繼承大統,以安天下。
太宗皇帝的遺詔很快在內閣大臣的見證下,昭告于天下,和眾朝臣猜想的一樣,新君人選正是三皇子李禎。
朝臣們當即朝新君跪地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至于登基的日子,要等欽天監選了吉日。
新帝很快下了第一道圣旨,命鐘榮接手京郊大營統帥一職,并負責先帝喪禮期間的京城治安。
對于這樣的安排,眾朝臣并不驚訝,他們還記得大皇子篡位那日,全賴鐘校尉化險為夷呢,所以新帝對他委以重任實屬正常。
只是不知鐘校尉是何時為圣上所用的。
對于旁人的猜測,鐘榮并沒理會,他還跟先前一樣的想法,那就是只效忠當今圣上。
······
林遠秋是在景康帝駕崩后的第三日得知消息的,雖有思想準備,可當這事真正發生時,他還是覺得有些突然和難受。
府衙很快貼出了國喪告示,在這期間,不管是官員還是平頭百姓,一百天之內不許作樂,七七四十九天不準屠宰。在國喪期間,也不可穿顏色鮮艷的衣服。至于嫁娶之事,只能延期到百日之后進行。
如今已是十月,百日的時間正好包含了除夕和來年的整個正月,所以今年的過年,林家難得沒有喜慶的氣氛。
······
二月初八,李禎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景昌。昌有興旺、興盛之意,寓意著大景朝日后的繁榮昌盛。
在眾朝臣看來,新帝登基,自然少不得一番動作,比如清除其他幾位皇子的勢力,然后大肆嘉獎和恩封親信,好鞏固自己的政權。
可讓人意外的是,景昌帝并未這樣做,除了大赦天下和開恩科,景昌帝只恩封了一公一伯,其中“公”自然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按照慣例,皇后的父親被封為承恩公。而被封了靖遠伯的這位,就實在太讓人意外了,也是到了今日,朝臣們才知道,原來在永寧州時,鐘統帥竟然救過當時還是三皇子的圣上。
不得不說,這人還真真是好命啊。
······
這幾日,林遠秋一直都納悶自己回京述職的文書怎么還沒收到。
任石洲知府已滿三年,按理述職公文在年前就該下達到他手上才是。
林遠秋心想著是不是因著忙碌先帝的喪事,才致使述職的事往后延了。
哪知沒過兩日,京中突然來了圣旨。宣旨公公正是小桂子,當初三皇子來塞北時,林遠秋就見到過他。
不過這會兒林遠秋的心思全在圣旨上,因為他升官了,圣上給他升了兩級直接任命了戶部尚書一職,且到任時間就在兩個月后,所以,他馬上就要回京城了。
想到回去時,他們又是全家齊出發的那種,林遠秋也沒耽擱,待送走宣旨公公,就很快回到后衙,把此事告訴了爺奶和爹娘,還有鈺柔。
對了,想起小桂子告知他的喜訊,林遠秋忙對妻子說道,“鈺柔,圣上給岳父封了靖遠伯?!?
聽到父親竟然被恩封了爵位,鐘鈺柔一時沒反應過來,等看到相公確定的眼神后,鐘鈺柔忍不住紅了眼眶,她還記得父親在涇州大營時的不易,如今父親總算有了成就。
而林三柱,原本因為自家狗子升了大官就已樂得飛起,這會兒再加上親家的大喜事,所以笑著的嘴就沒合攏過。
馮氏也是滿臉喜色,為自家兒子高興,也為兩個小孫孫,她家墨逸和墨衍可有個當著伯爺的姥爺了呢。
老林頭和吳氏自然也笑得見牙不見眼。
可片刻之后,吳氏就忍不住心急了起來,“哎呦,你說都咱們要回京城,那作坊該咋辦???”
一聽這話,馮氏也立馬跟著著急了起來,“對哦,咱們的繡坊可咋辦,前日才又招了十來個繡工呢,總不好讓她們全都回去吧?!?
再說,如今繡坊里可雇了不少人在做繡活呢,要是突然關門了,想來這些婦人會很難過才是。
想到每次發工錢時,婦人們一張張笑臉,鐘鈺柔也覺得把作坊關了不是個事兒,可她一時又想不到好的法子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