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這個小癟犢子,你在笑什么?”旁邊的一位老者,抽了教廷之主一巴掌,見此人這么無恥地笑著,就讓他來氣。 因為這家伙雖然是人,可和自己等人不一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家伙只是殿下抓來的俘虜而已,所以在大家看來,沒必要對這家伙客氣,該收拾的時候,絕對不能手下留情。 教廷之主被抽了一巴掌,最后還是乖乖地隱忍了下來。 “等著吧,愚蠢的家伙們,等本教主拿到永生之術,非要把這些日子以來的恥辱還回去?!? “你在嘰咕什么?還不去那邊修煉,等你有足夠的力量了,好為殿下表現?” 教廷之主咬牙切齒,還是忍了下來。 現在他就是人家圈養的一只狗,是用來當炮灰的。 李恪離開了地宮,出來后,便坐上馬車,直奔長安城。 他要開始新的布局了,為接下來進入青銅門,培養更多的勢力,打造最強裝備了。 他是一個不打無準備仗的人,擁有系統,如果還輸了,那才是丟人。 三天后。 長安城皇宮太極殿,李恪以監國太子的名義,召開了第一次小朝會。 參與這次會議的人包括三省六部、一臺五監九寺、三衛的一把手或者當下負責人,全部參與這次朝會。 當然了,還有皇室的重要代表人物。 眾人早早就來到了太極殿等候,因為這是太子殿下監國以來,第一次正式召開朝會,并且沒有皇帝陛下參與的一次朝會。 這里面的意義可大了,說明太子殿下要完全將權力從皇帝的手中接過來,那么接下來過不了多久,這位監國太子可能就是新的皇帝了。 他便是整個天下最為尊貴的人物了。 不過,諸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們,今日只有代表皇室而來的河間君王李孝恭,其余的全部是文官。 能打仗的老將軍們,都被派往邊關鎮守,生怕就在大唐西征的時候,有些叛賊趁機搗亂。 李恪進入大殿,徑直朝著皇帝的寶座而去,不過他在寶座前猶豫了片刻,還在站著沒有坐。 畢竟他還沒有正式接手大唐,父皇還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的天可汗,自己要是現在坐上去,名不正言不順,弄得父皇沒面子。 至于下面有人噴他,他倒是不覺得有人有這個膽量,包括魏徵也沒這個膽兒。 “吾等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恪一揮衣袖,全身龍氣縈繞,與生俱來的霸氣,這氣場壓的下面這些文官不禁有種想跪下了的錯覺。 “諸位大人,無需講究這些禮節,都平身吧!” “這是本宮第一次在太極殿正式召開朝會,諸位大人也很賞臉,都來了,甚至托病的都來了。” “諸位大人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本宮很是欣慰。” “但本宮也絕對不會讓諸位大人流汗又流血,諸位大人如何對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就回如何回饋諸位大人。” “本宮治國的原則和治軍是一樣的,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從來沒有功過相抵這一說法,所以諸位大人以后犯事了,說你有什么什么功勞,可別怪本宮翻臉無情。” “在其位,謀其政,諸位應該明白本宮的難處。” 李恪上來就說了這么一通和今日朝會八竿子打不著的話,讓大家伙都屏住了呼吸,心中暗暗地盤算了起來。 殿下這是在給大家提醒,要么兢兢業業給大唐奉獻終生,大唐也會給與諸位大人相應的榮華富貴,要么就早早地回家帶孩子好了,可別犯在他手中,犯在他手中,無論多大的功勞,只有死路一條。 “吾等謹遵太子殿下的教誨?!? 對,這就是大唐儲君對于他們的教誨,絕對不是胡言亂語,因為他掌控著絕對的權柄,可以讓整個世界顫抖的權柄。 李恪滿意的點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從臺上走下來,走到了諸位大人的人群中。 一副和顏悅色地笑道:“諸位大人,都是看著本宮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本宮的人品諸位應該相信,沒必要這么拘束?!? “唐大人,你掌管鴻臚寺已經有五年時間了吧?” 唐儉心中一喜,連忙上前,拱手笑道:“甘愿為殿下鞍前馬后,殿下說,要微臣出使哪里?” 李恪指著唐儉笑道:“哈哈哈,唐大人還是如此的爽快!” “不過,現在大唐已經無需出使他國了,因為整個世界,從今天起,就只能有十個主人,那就是它姓唐?!? “你恐怕要失業了!” ??? 臥槽,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失業? 唐儉是萬萬沒想到,他一個外交家竟然要失業了。 當初自己那么努力,就想著讓鴻臚寺更上一層樓,所以每次出使都會拼命,和禮部互相卷的飛起,結果把自己的官位卷沒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