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命令白起乘船東去,殺入南海道。 南海道內有六國,分別是:紀伊、淡路、阿波、讃岐、伊豫、土佐。倭人武士也不少,而且還有水軍,勉強能讓白起殺個痛快。 命令陳慶之乘船繞過山陽道,直接去山陰道。 山陰道在山陽道的北面,兩者接壤,山陰道內也有八國,分別是:丹波、丹后、但馬、因幡、伯耆、出云、石見、隱岐,情況和山陽道差不多。 東瀛國的都城就在山陽道、山陰道和南海道的北部接壤處,所以三路滅掉三道內的倭人,那就兵臨東瀛都城了。 東瀛南部地圖 … 當時間來到十月中旬。 戚繼光大軍登陸山陽道的長門國,開始了滅倭之戰。 五天之后,陳慶之登陸山陰道的石見國。 又過了兩天,白起登陸南海道的伊予國。 裕仁天皇得知情況下,嚇得瑟瑟發抖,然后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最后在三道內集結了將近四十多萬的倭人武士迎敵。 這些倭人困在彈丸之地的海島上,以為自己很牛逼,以為憑借手中的倭刀,就能所向披靡,他們組成毫無秩序的聯合大軍,然后迎戰戚繼光、白起和陳慶之的精銳兵馬。 再一次的,戚繼光、白起和陳慶之教這些倭人做人,送他們去投胎。 十月二十九日。 戚繼光重創山陽道的倭人武士大軍,殲敵十萬多。 十一月初九。 陳慶之重創山陰道的倭人武士大軍,殲敵九萬多。 十一月十五。 白起重創南海道的倭人武士大軍,殲敵十七萬多。 戚繼光和陳慶之是直接率軍殺過去,然后包圍殲敵,戰略堂堂正正。 而白起比較雞賊,以先行軍迎敵,假裝不敵后撤,倭人大軍追擊,被白起引到一處地勢低洼地帶后,然后就是無情地屠戮! 所以白起殺敵的人數最多! 三路大軍的戰績,又給凌寧的系統內增加了三十七萬的降臨戰士。 這時, 凌寧系統內可降臨的戰士高達五十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