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觀白起、戚繼光和陳慶之手中,只有二十一萬的兵力。 兵力懸殊一半,優勢依然在凌寧。 但是老虎搏兔,尚用全力,凌寧又不是沒有兵力可用,他的系統內還有五十萬的降臨戰士呢。 所以凌寧大手一揮,拿出十九萬降臨戰士,湊夠四十萬,讓白起、陳慶之、戚繼光他們好好揮霍一次。 當時間來到正月二十二,氣溫已經上升。 凌寧不再等待,立即下令出擊! 白起率兵十三萬,走西側。陳慶之率領十三萬,走東側。戚繼光率領十四萬,正中路。 三路大軍齊頭并進,浩浩蕩蕩的殺向東瀛都城。 而當裕仁天皇信心滿滿,以為憑借五十萬以上兵力就能抗衡凌寧大軍時,他突然知道了凌寧大軍的真實兵力數量,整個人如篩子,瑟瑟發抖。 “四十萬?怎么會有這么多兵力?怎么可能?” 裕仁天皇直接懵逼了。 他實在想不明白,凌寧大軍從一開始的六萬,增長到二十四萬,再到現在恐怖的四十萬,兵力如此大幅度的增長,凌寧這是把大梁國境內的兵力都調來了,不問大梁國的死活了嗎? 東瀛國只是騷擾了大梁國的東部沿岸,值得他如此不死不休嗎? “瘋子,這個凌寧就是個瘋子!” 裕仁天皇發出咆哮。 但是眼下,他已經窮途末路了,退不可退。 二月初五,雙方正式在國都外交戰。 凌寧的三路大軍擺出天地人三才陣,朝著倭人碾壓而去。倭人沒有軍陣可言,只有簡單的隊列,然后在武士道精神的加持下,開始拼死沖鋒。 反觀凌寧的兵馬,令行禁止,配合得當。 很快,廝殺開始,戰場連綿數里。 剛一開始,倭人還憑借武士道精神,冒死沖殺,但是當一個個倭人慘死在凌寧大軍的屠刀之下后,這些倭人開始慌亂,本來沒有秩序可言的隊列,更加的混亂。 反觀凌寧的大軍,三才陣已經悄然發生改變了,變成了二龍出水陣,緊接著,就是一字長蛇陣,要將這些倭寇包圍殲滅。 而當東瀛武士發現凌寧大軍的目的時,已經晚矣,凌寧大軍的包圍陣型已經布好。 對于白起、戚繼光、陳慶之他們而言,從來沒有打過這么輕松的仗,倭人的兵力雖多,但就是一盤散沙。 要不是東瀛國是個島國,早就不存在了。神州大陸上隨便一個國家,出動二十萬兵力,就足以滅掉東瀛國。 一個半時辰后。 東瀛大軍已經被殲滅了一大半,很多倭人已經開始投降。但是凌寧一方,并不認可他們的投降。 今日只有戰死!沒有投降! 被逼急的倭人只能做困獸之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