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192 抉擇-《我們醫院都穿了》


    第(3/3)頁

    也許是等得太久,崔五娘又親自上山找鄭院長和金老。

    鄭院長和金老卻下意識地想回避,因為他們無法直視崔五娘滿是尊敬和期待的眼神,只能暫且回說:“還沒有最終的答案。”

    第一次,崔五娘微笑著告辭;卻在之后的幾天,收到了崔家阿兄發來的詢問書信,不得不再次上山。

    “欺騙”二字就這樣盤桓在鄭院長與金老的腦海和心頭,日復一日。

    十月初十,鄭院長把“國都城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發到了全院大群里,仍然屏蔽魏璋與景和帝,是

    三個選項,以及可能對應的最終結局,再也回不去了。

    大群里說什么的都有,就像穿越前紛紛擾亂的網絡一樣,除了極少數人當場表示要回現代,更多人是“沉默的大多數。”

    所有人都想回現代,可是回現代的關鍵是完成系統的六千人任務,沒有醫護人員,這個任務無法完成;醫護又無法坐視自己救過的病人們死于非命。

    更重要的是,下山的醫護們面對無論刮風下雨都一大早來排隊的百姓們,內心的無力感與日俱增,甚至生怕自己一張嘴把大實話說出來:

    “別治了,反正很可能突然就死了!”

    成了一個無限循環,像無比巨大的陰影阻擋一切陽光。

    這種時候,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人能置身事外,誰也說服不了誰,反復虐心。

    十月中旬,天氣已經很冷了,離池老預測的地震時間只剩一個多月,離回現代倒計時也只剩六十多天,該做出決定了。

    因為預防地震有許多事情要做,通知晚了,準備不足,一樣會死很多人。

    十月十八,鄭院長在醫患大群里放了群消息:“不能再拖了,請盡快做決定,少數服從多數。”

    正在這時,刑警老秦說了一大段思路清奇的假設:“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山。病人死了,大郢亂了,完不成任務,我們回不去。”

    “退一步來說,我們告訴大郢,他們不愿意通知百姓,百姓知道了不愿意用預防或避險措施,結果還是一樣。”

    “我們終究只是過客,對大郢來說也許非常重要,但也許也不重要。畢竟,我們種花家自古多災多難,分分合合,窮兵黷武過,也被鐵蹄踏破過。”

    “這個破系統就是看不得我們閑著,見不得我們舒服,出這樣的難題太特么不是東西。那我們就選擇告訴,看他怎么辦?反正我們在這里也不愁吃喝,還倍受尊敬。”

    群里不少人都發了各種微笑表情包,不得不說,這是事實。

    正在這時,從來不在群里說話的心理醫生莫然,也難得說話:“我分析這個系統的前十一項任務,看似治病救人,其實為大郢的繁榮昌盛鋪設了太多事情,根本就是為了保護大郢而設的。”

    “如果我們不說,大郢必定受到重創,與系統任務的目標相違背,前面所做的一切全都白費。”

    “我選擇告訴大郢,既然飛來醫館系統有任務屬性,那就只有惟一性,守護大郢。”

    這不就是妥妥的“說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最重要。”

    二十四小時后,投票結果出來了,“贊成告訴”的占了89,醫護里面占了“100”。

    鄭院長拿起手機通知魏璋和崔五娘,又通知了景和帝。

    就像看透人性的刑警老秦預設的一樣,景和帝知道消息,并沒有立刻發布出去,同樣猶豫了幾天。

    景和帝再次來到飛來醫館,與池老面對面談話,足足一個時辰以后才離開。

    兩天后,鄭院長收到消息

    ,景和帝出重金請“十八鐵馬”下山,不為其他,只為向國都城附近的郡縣發布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以及相關的預防措施。

    這下,開弓沒有回頭箭,救護車作為重要資源必須留在醫院,不得不從“十八鐵馬”退出;而唐彬彬醫生終于從醫生辦公室的電腦桌與墻面夾縫里找到了自己的車鑰匙,成為“十八鐵馬”的一員。

    為避免疲勞駕駛,醫院大群又征集了一批可以輪換的“老司機”,車后廂里放了足夠的食物和水,以及生活必需品。

    但問題日常存在,比如,國都城外的石板路只鋪到桃莊附近,并沒能延伸到附近的郡縣,有些山路比接魏勤那趟還要難開得多。

    在魏璋和崔五娘的建議下,“十八鐵馬”按車況和行車難度分組,最難的一組由唐彬彬加無人機帶隊,率先出發。

    而工部則在景和帝的命令下,調集能工巧匠再次鋪設石板路,不為其他,就為了鐵馬們救援方便;畢竟在地震面前,但凡多一條路,就可能拯救無數人的生命。

    對能工巧匠們來說,能為“飛來醫館鐵馬”鋪路是一項殊榮,個個搶著報名,因為有了之前鋪路的經驗值,以及“帝陵”的大庫房,這次鋪設得比以前更快,用時更短。

    唐彬彬又一次啟用無人機在天黑時探路帶路,讓“超難組”鐵馬們安全抵達,傳遞完消息后,還有效宣傳了預防和應急措施。

    在“鐵馬”們離開時,各郡縣官員和百姓們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

    十月二十六,新“十八鐵馬”雖然一路艱險,但順利完成任務,還安全抵達醫院,沒有車輛受損,也無人受傷,大家長舒一口氣。

    決定已下,生活自然要繼續。

    醫院的各個微信群熱鬧非凡,三天后,各個群主都置頂了一個問題:“如果國都城附近真的發生大地震,我都做什么?”

    秉持“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家各抒己見,有說自己可以的,也有說不行的:

    “啊,我是會計啊,真做不了什么,我可以申請抬擔架嗎?”

    “我是美術生,要不,給大家畫巨幅的古今魚水情?”

    “……”反正都決定留下了,當然要發光發熱。

    終于,池老難得在大群里冒泡:“有應急救援工作經驗的人才們,你們該站出來了。”

    熱鬧的微信群瞬間安靜,五分鐘后,有人出來回答:“沒有救援工具,我們真的做不了什么。”

    “再說,建筑和地質千差萬別,能派上用場的經驗真不多。只能見招拆招。”!

    流云南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