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196 番外一 消失的醫(yī)院(館)-《我們醫(yī)院都穿了》


    第(3/3)頁

    不止飛來醫(yī)館,宏偉到讓人無法想象的“天梯”也不見了。

    這個炸裂的消息隨著一路狂奔的內侍、穿過高高的宮門、掠過長長的廊道、拂過臘梅花瓣……最終傳到景和帝、皇后與太后的耳中。

    所有人的反應出奇一致,反復眺望飛來峰的方向,確認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

    沒多久,景和帝聽到更驚悚的消息,魏璋和蓉華公主不見了。

    景和帝閉上眼睛又睜開,臉上沒有半點驚詫,仿佛只是日常眨眼而已,平靜地吩咐下去:“看看飛來醫(yī)館的物件是不是還在?”

    “是,陛下!”

    一刻鐘后,內侍回來復命:“啟稟陛下,國子監(jiān)和太醫(yī)署內,飛來醫(yī)館的書籍、器械、模型、試卷等等都在。”

    “啟稟陛下,司農寺庫房內的玉米、土豆和紅薯種

    子、按圖樣打造的農具、春種夏長秋收的圖解資料都在,沒有缺失。”

    “啟稟陛下,飛來醫(yī)館除夕前贈送給國都城書庫的所有書籍都在,紙筆俱全。”

    “啟稟陛下……”

    景和帝聽完所有稟報,吩咐:“開始早朝。”

    飛來醫(yī)館來時靜悄悄,走時亦無聲,明明非輕非故,卻扶正了搖搖欲墜的大郢,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熱,讓大郢由衰轉強。

    等漫長的早朝結束,已經天光大亮,國都城百姓們也發(fā)現(xiàn)飛來醫(yī)館不見了,凡是接受過幫助的百姓,無不伏地痛哭……

    景和二年的大年初一,就在這樣喜慶與離別的復雜情緒里開始。

    早朝結束正式休沐,太醫(yī)署和國子監(jiān)的學生們也都放著冬假,只能懷著離愁別緒走親訪友,連美食都覺得沒了滋味兒。

    而生意興隆的醉霄樓又推出了新品“步步高”,糯米粉制成方方正正的糕點,半透的糯米塊上印著團花、走獸等吉祥圖案,表面薄薄一層緋紅,咬一口甜糯綿軟,寓意極佳。

    “步步高”與醉霄樓原有的過年美食一起,風靡整個國都城,大年初一就賺得盆滿缽滿,而因為地震而無家可歸的百姓們,也領到了醉霄樓的“春禮”。

    太醫(yī)署的女學生們一得空就鉆進自己閨房,拿著飛來醫(yī)館的大合照,紅著眼圈地看,翻來覆去地看,意外發(fā)現(xiàn)照片后面有一層極薄的塑紙。

    揭開塑紙才發(fā)現(xiàn),藏著飛來醫(yī)館婦產科醫(yī)護們的簽名,以及祝詞,女學生們看得又哭又笑,把妝都哭花了。

    等休沐結束,這些年輕的女醫(yī)們將會前往大郢各地,為當?shù)氐姆€(wěn)婆們上課,成為大郢第一代女醫(yī)師,為女性健康奮斗終身。

    ……

    下了早朝的景和帝、皇后與太后,坐著車駕出宮,分三條路趕赴國都城中的最高建筑花萼相輝樓,里面空無一人。

    景和帝直接走上三層,里面收拾得干凈到只剩磚墻,還有綁了紅線高懸在半空的書信卷。

    內侍官讓小內侍架著梯子取下,小心遞到景和帝手中。

    景和帝打開紙卷,里面寥寥三行:

    “陛下,奴竭盡全力,問心無愧。”

    “未雨綢繆,奴已自行了斷,陛下當愛民如子,好好待勉兒。”

    “不用派人尋昆侖奴北風一家,他們早已帶著那些孩子離開國都城,離開大郢,尋了舒適的地方安居樂業(yè)過生活。”

    皇后魏勉看著紙卷,雙手成拳捏得咯咯響。

    太后緩緩踱步到窗前,失神地望著飛來峰方向,仿佛瞬間老了好幾歲。

    景和帝將紙卷收好,沉默得如同一座雕像。

    陽光透過窗格照在景和帝身上,映得臉龐如玉,墨發(fā)帶著光暈,也仿佛被光線支離,許久才牽了皇后的手:“回宮吧。”

    太后輕聲說道:“陛下,本宮還想再看看風景。”

    同年夏,崔五娘接生,皇后順利娩出男嬰,封為太子。

    后宮多名妃子懷

    孕,景和帝的兒女都健康沒有心疾。

    景和三年春,土豆、玉米和紅薯在國都城范圍內大規(guī)模種植,獲得了出人意料的豐收,隨即在全大郢推廣開來。

    駐守邊關的軍士們也在司農寺農戶們的指導下栽種,萬萬沒想到,邊關苦寒多干旱偶爾降雨,小麥水稻都很難種成,這三種農作物卻收獲頗豐,竟然達到自己自足的水準。

    因為土豆和紅薯的儲存問題,軍士們開動腦筋,土豆粉和紅薯粉就這樣陰差陽錯地橫空出世。

    大郢百姓第一次全年吃飽。

    全民吃飽以后,各行各業(yè)的能工巧匠們,親眼見識了飛來醫(yī)館空前的科技制造水平和工業(yè)化產品,有了前瞻性的目標,在自己行業(yè)里深挖細作,不斷突破。

    大郢的手工制造業(yè)達到了新高度,勞動生產力水平更上新臺階。

    因為“鹽稅法”的順利推行,既讓國庫充盈,又能讓百姓買到最便宜的食用鹽,利國利民。

    太醫(yī)署的學生們,將飛來醫(yī)館的醫(yī)術與大郢醫(yī)術相結合,更是將“醫(yī)者仁心”常放心中,成就了一大批各有所長的名醫(yī)。

    景和六年,大郢總人口大幅上升,稅收穩(wěn)步增漲,與之同步增長的還有大郢良馬。

    十年,景和帝下旨,各州府郡縣增加私塾數(shù)量,實現(xiàn)“當?shù)囟愘x+百姓自付束脩”對半的方式,增加讀書識字的人數(shù),結合寺廟的話本,教化百姓。

    景和帝執(zhí)政期間,勵精圖志,賞罰分明,政簡刑輕,大郢外無戰(zhàn)亂,內無黨爭,開啟“景和之治”,國富民強,八方來朝。

    景和帝共有六子十二女,都按照自己的成長方式培養(yǎng)起來,既享受得了榮華富貴,也吃得住生活辛苦,打小拿“飛來醫(yī)館傳記”當睡前故事聽,成長得也是“龍生九種”。

    太子活脫脫就是景和帝的健康版,醉心政治,日常與太子太傅討教,出入國子監(jiān)與太醫(yī)署,與盧祭酒談天論地,習治國之道。

    三皇子醉心動物,功課之余就往獸苑鉆,君子六藝樣樣精通,馴猞猁馴鷹馴異獸養(yǎng)馬……不知道怎么的越鉆越歪,直接成了大郢水準最高的獸醫(yī)。

    四皇子擅長繪畫,拜“畫飛來醫(yī)館聞名大郢”第一畫師柴齊為師,跟著他游歷四方,成為大郢有名的畫家,畫山畫樹畫邊關,最后成就了最新版大郢地圖。

    五皇子喜歡水和船,還愛做木工活兒,成年后更是一頭扎進造船行當,讓大郢的造船業(yè)更上一層樓,之后又乘船遠渡,游歷大郢之外的海域,順便開啟了海上商路。

    六皇子自小異類,醉心金石與煉丹之術,不求長生,只是沉迷物與物的變化,與開山工一起游歷境內各處礦山,著有《大郢礦書》。

    公主十二名,有一半師從大郢第一女醫(yī)崔五娘,精鉆婦產科,也有偏去刀針科的……個個大方得體,美貌聰慧,品性端方。

    景和十二年,崔盛成為最年輕的中書舍人;同年,鄭景成為最年輕的門下省拾遺,將挑刺與篩除庸才進行到底。

    與當年被破格提拔

    的青年才俊們一起,成為大郢的國之棟梁。

    景和十五年至十七年,吐蕃與突厥聯(lián)合起兵,崔家軍與賀家軍先后出兵,不僅守住國門,還乘勝追擊,大敗聯(lián)軍,打得他們五十年內再無起兵之力。

    因此,崔五娘兄長和賀赫頓都被封為驃騎大將軍。

    景和二十五年,西北邊關重地,一代名將賀赫頓壽終正寢,成為大郢史上第一位安享晚年的驃騎大將軍,長子繼承爵位,繼續(xù)守邊關。

    自古以來,征戰(zhàn)沙場的軍士都有揮之不去的詛咒,自己用什么兵器,最后會死于這種兵器。

    還有不少老話,比如,蕃將不是叛國就是被誣殺,總之不得好死。

    赫賀頓完全不在意,該吃吃該喝喝,煩時釣魚喂貓,閑來擼貓,以一己之力打破這些陳詞濫調,赫賀家人丁興旺。

    仿佛能預知未來,赫賀頓安排好身后諸事,沒幾日吃完午食曬著太陽走了,陪了他半輩子的玄貓也跟著去了。

    不少人說,飛來醫(yī)館是眾仙云集之所,賀赫頓聘到醫(yī)館的貓,就得了眾仙賜福,福澤綿長。

    如果只是賀赫頓一人也就算了,但凡聘了醫(yī)館貓的將士,不僅戰(zhàn)功赫赫,還都得了善終,這就真說不清楚了。

    大郢雜錄里多了一種“飛來貓”,詳細記錄了最初的五只飛來貓,畫家們爭相描繪,偏偏只賀赫頓駐軍區(qū)域才有,寓意平安喜樂,驅吉避兇。

    “飛來醫(yī)館”的故事,在大郢流傳了一代又一代,有巖刻、有壁畫、有畫紙……記錄得滿滿當當,鼓舞了無數(shù)名醫(yī)與能工巧匠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