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沒錯,吳文達就是這本書的主編之一。 得! 真不愧是北大,臥虎藏龍啊。 然而,伴隨著課程的開始,他卻覺得有些無聊。 只因為這本書,他都已經學習完了,而老吳講的知識點,對他來說,也沒有什么幫助。 往后的課程,也同樣如此。 不得不讓他有些無奈:早知道就不那么早自學了。 周二這一天,剛上完吳文達的課之后,陳國華便找到了輔導員徐翠薇。 “徐老師,我想問一下,咱們計算數學專業有沒有計算機???或者說我們北大有沒有計算機?” “你想干嘛?” 徐翠薇皺眉道,卻聽陳國華表示,他想看看計算機,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死讀書。 “你一個大一新生,你不讀書你還想碰計算機啊?” 聽到陳國華這么說,徐翠薇當即便訓斥道: “你是北大高材生,天之驕子,我能理解,但你也別好高騖遠啊,年輕人,還是要務實一點?!? “徐老師,您也知道,我是北汽制造廠的設計員,我習慣了能動手就不說話,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我早就學完了” 陳國華連忙攤手道。 這根本不是什么新鮮事。 五十年代的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確實是自學了不少大學知識。 很多教材都擺放在大學圖書館,甚至是高中圖書館也有。 在高三一班還沒成立學習小組之前,陳國華就已經知道班上有不少同學自學大學數學了。 甚至,他們有些人學得還不錯。 徐翠薇聞言,狐疑道,“你把大一的理論知識都學完了?” “昂,不只是大一的,大二和大三的課程,我也學完了,現在就差一篇論文了?!? 聽陳國華這么自大的話,徐翠薇頓時也不客氣了,直接拿出上學期五六級大三學生期末考試的試卷,讓陳國華來做。 后者也不廢話,當即就在辦公室里坐著開始答題。 這個時候,辦公室里的其他老師也都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過了一會兒,剛下課的吳文達,以及陳永和、林建祥、滕震寰等青年教師也走進了教室。 看到陳國華在答題,又聽徐翠薇沒好氣地簡述了一下前者狂妄自大的話,吳文達等老師,全都來了興致。 眾所周知,北大在西南聯大時的校訓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學風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而學術精神則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大在五五年的時候,就組建了全國高等院校的第一個計算數學教研室。 所以,在這個時候,陳國華一介新生,居然自稱已經自學完了所有大學課程,那么他們這些老師該如何自處? “你們都圍在一起干嘛呢?” 門口,教研室主任徐獻瑜微笑著走了進來。 看到大家都圍在一起,便開口問道。 “主任,是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名字叫陳國華,他這小子說” 當即,徐翠薇便愁眉苦臉地說道。 對于陳國華這位刺頭學生,她是有些頭疼了。 剛才她之所以拿出試卷來,只不過是想讓陳國華知難而退罷了。 她也沒有想到這小子,居然順著梯子就爬了上來,膽子也忒大了。 現在好了,整個辦公室的老師們都知道了一班出了一位膽大妄為的學生。 “哦,我看看他答得怎么樣?!? 徐獻瑜卻不以為然,樂呵呵地端著搪瓷杯,來到陳國華身后,笑瞇瞇地看了起來。 只是一會兒,他便和吳文達等其他老師一樣的驚訝表情。 無他,陳國華這小子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答題速度一流,正確率也是百分之百。 要知道,這可是高等數學啊,涉及到了理論知識,比高中數學,高了好幾個層次。 盡管本科教育階段的教材知識點,對徐獻瑜來說,再簡單不過了。 然而,他畢竟是教授,而且他還是五六年那一批次被評為北大二級教授。 雖說吧,北大很大,光是一級教授便有三十八人。 二級教授更是有六十一人,但他徐獻瑜的眼界、知識等肯定是遠超其他人。 更何況,他教的學科還是計算數學這一門新興學科。 可是他沒想到,陳國華這小子居然那么厲害,竟然真的掌握了大三的知識點。 很快,上課鈴聲又響了起來。 吳文達等青年教師不得不去上課了,辦公室里,只留下了徐獻瑜幾人。 又過了一會兒,陳國華終于答題完畢。 “徐老師,麻煩您幫我改一改試卷,看看我是不是滿分?” 聽到他的話,徐翠薇氣不打一處來:這小子,咋那么欠呢? 就不是能謙虛一點?還滿分? “我來吧!” 徐獻瑜直接放下搪瓷杯,拉過一旁的凳子,拿來紅色筆,便在試卷上開始打分了。 全都是打勾,這沒什么好說的。 并且,陳國華寫的字還很不錯,看起來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一百分,滿分了! 陳國華看到試卷上面的分數之后,當即便沖徐翠薇得意地揚了揚下巴。 讓后者無語地別過頭去,朝窗外翻了個白眼:真是不想看到他! “同學,你是叫陳國華對吧?” 徐獻瑜眼睛雪亮地問道,見陳國華點頭,他繼續道: “剛才聽你們輔導員說,你已經自學完成了大學的教材,就剩下論文了對么?” “是的,老師您說我什么時候能看到計算機???” 他現在最想干的一件事,那就是看到計算機。 其實他進入北大就只想干兩件事:一個就是親手摸一摸這個時代的計算機,第二個則是穿著學士服,手捧北大畢業證書,在北大學府門口拍照打卡留念。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