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06章,更改,難題(第一更)-《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3/3)頁

    陳國華又主動說道。

    反正不管怎么樣,他只需要把糧食收進空間戒指之后,便可以輕松逃跑了。

    所以他完全無懼巡邏隊。

    袁永新聞言,當機立斷地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也表示,需要三天的時間來準備。

    對此,陳國華表示理解,那就定在四天后進行交易。

    結束之后,陳國華就回到翠花胡同,上床睡了個回籠覺。

    既然已經改了訓練項目,加上白天還能申請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陳國華就不打算繼續晨跑了。

    十月上旬的京城,氣溫已經開始涼了。

    因此,還是別晨跑了。

    今天是周一,陳國華不需要回工廠上班。

    于是上午的時候,他便來到了中科院學習。

    至于說北大那邊,圖書館已經見不著他的身影了。

    計算機室內,陳國華此刻正聽著夏培肅跟閔乃大等人正在討論104型計算機的研發工作。

    他們需要把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提升到每秒一萬次或者以上。

    畢竟現如今的103型計算機,也才每秒一千五百次,還是太慢了,不符合他們的最初要求。

    坐在座位上的陳國華,看似認真聽講,其實已經神游天外了。

    因為他在查閱腦海里生物硬盤的知識。

    在計算機領域,內地是落后了別人整整十年的代差。

    盡管現在已經研發出了以電子管為代表的103型計算機,并且正常研制每秒運算速度一萬次的104型計算機。

    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家外國已經研制出了每秒幾十萬次運算速度的全晶體管RCA501型計算機。

    與此同時,主存儲器的存貯量也從幾千字節一下子提高到了十萬字節以上。

    如此一來,內地跟人家外國的代差,就更大了。

    原時空,內地是在六四年八月份,才成功研制出441B型晶體管計算機,比外國足足晚了六年。

    一步慢,步步慢。

    “國華,你在想什么呢?怎么沒認真聽講?”

    突然,夏培肅的話,讓陳國華回到了現實當中。

    “哦,夏教授,我剛才在想一件事,既然我們現在已經研發出了每秒一千五百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為什么不能直接研發十萬或者幾十萬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呢?”

    聽到他這么說,閔乃大、王傳英、吳幾康等人都搖頭笑了出來。

    夏培肅一張臉頓時黑了下來,只不過他還沒呵斥陳國華呢,就被華羅庚搶先了。

    “小陳,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有些好高騖遠了,我們很難實現啊.”

    別說是十萬幾十萬次的運算速度了,便是每秒一萬次的運算速度,對他們來說,難度系數也是非常大的。

    眾所周知,電子管是被封閉在玻璃容器當中的陰極電子發射部分、控制柵極、加速柵極、陽極、陰險被焊接在管基上的玻璃管。

    這東西的結構、物理原理、功耗效率、可靠性和壽命等等,都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然而,這里面就涉及到了技術!

    內地的人才奇缺,這是擺在現實中的一大難題。

    除了人才之外,還有就是物質條件、科研環境等等,都非常非常差勁。

    “對啊,華院士說得對,小陳啊,你知道電子管有多昂貴么?”

    閔乃大聞言,也是感慨萬千地自問自答道。

    “前段時間我剛去了金陵無線電廠,他們廠接了一個任務,研制一款落地式手印、電唱、錄音三用機器.”

    “這一款收音機所使用的電子管材料費用就超過了一百二十元人民幣,這還僅僅只是電子管.”

    聽到對方提起這一款三用機,陳國華很快就在生物硬盤里面搜索到了。

    這是一款熊貓牌150l型三用機,是由特級收音機、四速自動落片式電唱機和雙速盤式磁帶錄音機組成的收錄唱三用機。

    也是為了迎接建國十周年大慶,由一機部十局下達的任務。

    原時空是在五九年五月份研制成功,總共生產了兩百臺,售價是六百四十元,當時就裝備在大會堂和駐外使館。

    “國華,你要認真聽講,華院士、閔組長他們說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目前所遇到的難題。”

    夏培肅苦口婆心地說道:

    “而且你可能還不知道,國防科委組織那邊給我們單位的撥款也僅僅只是十二萬元人民幣而已”

    “很多材料、設備都是需要進口,我們也是捉襟見肘,難以為繼啊”

    別以為十二萬元就非常多了,要知道,這可是計算機。

    電子管的計算機,那可是比一個大衣柜還要大的東西。

    就像剛才閔乃大提及的電子管價格,僅僅只是一臺收音機里面用到的電子管,花費就上百塊錢了。

    那么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設備呢?

    所以,十二萬的撥款,真的是非常非常少,只能省著來花。

    “華院士,我記得您之前好像提及過晶體管對吧?那是一個半導體三極管,在十一年前的白頭鷹就已經研制出了這樣的晶體管,對么?”

    突然,陳國華朝華羅庚問道。

    此事還是后者在之前提及過的訊息,是一九四七年,貝爾電話實驗室研制出來的第一個半導體三極管。

    這玩意兒早就被報道了出來。

    甚至在五六年的時候,人家IBM這家上市公司就已經在新聞上面披露了,不再設計使用電子管的機器,所有的計算機和打卡機都要實現晶體管化。

    上市公司的計劃,都必須要匯報給市場投資者,這些都可以在新聞上面找到。

    關于計算機研發工作,遠在港島的華潤公司等單位,都會收集相關資料。

    何況,華羅庚等人,其實也不是一直都待在京城,他們也是會出國做學術訪問的。

    比如五三年的時候,華羅庚就前往北方國家,同時還前往熊鴨梨,出席了二戰后首次世界數學家代表大會。

    “對,我知道小陳你想說什么,但我們目前無法做到,沒錢。”

    華羅庚直接開口了,陳國華瞬間啞火。

    后者其實也明白,并不僅僅只是沒錢那么簡單。

    沒有錢購買設備,沒有足夠多的人才參與到科研當中。

    否則的話,夏培肅也不會對陳國華這樣的人才,那么饑渴了。

    畢竟不管怎么說,陳國華也只是一個剛上大一的新生罷了。

    換做是二零二三年,本科生連成為教授的科研狗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大一新生了。

    “好了,別胡思亂想了,我們繼續吧。”

    夏培肅開口,陳國華聞言,還想再掙扎一下,道:

    “華院士,閔組長,夏教授,王教授,你們有沒有想過,電子管那么貴,而且不管是物理原理還是功耗等,全都不如晶體管”

    “盡管我們也都很清楚,我們沒有錢,無法一步到位,直接研發晶體管計算機,但總要有個目標吧?”

    PS:現在135票,今天加一更,你們還差265票,請盡快投月票,謝謝大家!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