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段云平的話,讓陳國華有些感慨。 是啊,有些事兒,就需要去堅持。 “領導,應該是我謝謝您才對,如果不是您的成全,我這也不可能造得出這些煙條棒” 旁邊的薛亞軍,已經聽不下去了,直接轉移到了獎勵的這個話題上面來。 自從段云平十分重視陳國華之后,薛亞軍就被邊緣化了。 沒辦法啊,老段是一把手,他只是二把手。 所以陳國華即便需要申請什么項目,肯定是第一時間找到段云平才對,而不是他薛亞軍。 唉! 獎勵的事兒,都好說,陳國華雖然也期待,但也僅僅只是期待一下罷了,并不是很想著這些獎勵。 第一機械工業部,辦公室內,一場會議正在舉辦。 討論的雖然是陳國華,但更多的是煙條棒、炮彈和火箭彈這人工增雨的三件套。 三件套還是陳國華提出來的,大家都覺得十分有意思,呂進雄也很快就說順嘴了。 文津街這邊,伍先生他們也在商量著事情,然后匯報給了上面的領導。 京城九十八號院,房大媽剛把洗好的衣服晾曬在院子里的竹竿上。 下一刻,傾盆大雨從天而降。 “這殺千刀的老天爺,什么時候不下雨,偏偏我曬衣服的時候你下雨,誠心跟我作對是不是?” 氣呼呼的房大媽,趕緊跑出來收衣服。 蔣大娘、姜唐氏、王大媽等人也都紛紛把衣服收回去,嘴里少不了念叨幾句。 抬頭的時候,卻發現天空其實還是一片藍色,咋就突然下雨了呢? 結果等她們把衣服收回屋里之后,再出來一瞧,好家伙,天空已經烏云密布了。 這烏云,來得也太快了吧? 不少人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真的下雨了啊。 是的,連續干旱了一個多月的京城,居然真的下雨了。 很多住在城里的人,以前也是農民,當然也知道現在是春耕時間,既要給冬小麥灌溉,還要抓緊翻土,準備春小麥的播種工作。 現在都四月初了,再不種植的話,時間就晚了。 農民對農作物的播種、收成等都是非常清楚的,日子精確到每一天。 因為這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智慧,深深刻印在基因血脈里。 這一場大雨,讓全城六百多萬居民,全都沸騰了起來。 即便是一些小屁孩,跑到大街上淋雨,被家長拿著棍子在屁股后面追著打,他們也是非常開心的。 文津街,領導看著屋檐下滴答掉落的雨水,伸手去接了一點。 “十八歲的年輕人,居然比中科院那些老教授還要厲害.” “已經安排下去了吧?” “是的,領導,已經安排下去了。”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就忙碌了起來。 很忙! 十一號倉庫再次重啟,承擔了部分的生產制造任務,以及培訓任務。 陳國華除了需要負責培訓從其他單位過來的工人,還需要整理技術資料。 加上他原本的工作職責,所以他只會更加忙碌。 這些天的段云平,神清氣爽了很多,連著幾天中午,都把陳國華拉過來食堂小隔間這邊,給后者開小灶。 食堂小隔間的飯菜,絕對是非常美味的,關鍵是還有酒。 關于獎勵這部分,似乎已經被遺忘了。 段云平沒有提,陳國華也沒有問。 但大家都知道,獎勵肯定不會少。 一周之后,十一號倉庫又送走了一批工人。 “段書記,這培訓工作,我不想干了,太麻煩了,而且我不適合干這樣的工作” 送走一批人之后,陳國華當即就跟段云平申請離開十一號倉庫了。 “老章這位老師傅就很不錯,他本身也是八級工,而且現在技術也十分熟練了,不如就交給他來負責這培訓工作吧?” 段云平都還沒開口,陳國華就已經安排妥當了。 所以他是早有預謀,導致段云平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行吧,那就讓老章試一試。” “好,謝謝領導。” 陳國華聞言,頓時大喜地說道。 相比讓他一直困在十一號倉庫,一直做一些重復性的工作,他更希望回到配件研究車間待著呢。 得到段書記的首肯之后,陳國華當即就回到十一號倉庫,宣布了新的培訓師任命。 老章聞言,臊得臉色通紅,不停地罷手道: “陳所長,我不行啊,您這不是害我嘛” “我總共才認識幾百個字,怎么能教人啊?不行不行不行!” 章宗方真的是害怕壞了,也深知自己能力不夠,哪里敢接這個任務啊? 來這邊參加培訓的其他單位職員,大部分都是有技術的工人,還有是中專生,甚至有大學生。 盡管他是一名八級工人,但他攏共才認識幾個大字啊? 所以他哪里敢應下來當什么培訓師啊? 陳國華哭笑不得地看著不停自我否定的老章,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過了一會兒,他這才拉著老章到一旁,跟對方聊了好一會兒,這才終于說服了對方。 因為當這個培訓師,僅僅只是培訓那些人,如何制造煙條棒、炮彈和火箭彈這三件套,僅此而已。 又不是讓老章教別人怎么讀書識字。 所以,一些鼓勵的話,一番強有力的說明,簡單對比,給足對方信心,這事兒也就成了。 再說了,搞不掂的話,不還有他陳國華嘛。 于是,章宗方走馬上任,成為了十一號倉庫新上任的培訓師。 從這些繁重且重復的簡單工作中脫離出來的陳國華,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咦,陳組長,您不用再回十一號倉庫了么?” 配件研究車間里,老半天過去了,李壽同發現陳國華居然沒有離開。 頓時感覺十分神奇,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你很想我離開嗎?” 陳國華翻了一個白眼,看向對方道: “混料機還沒檢測好么?” 混料機這一款機器,難度系數有點遠超想象。 加上最近這段時間,陳國華不是在十一號倉庫忙著煙條棒等三件套的事兒嘛,所以碳纖維生產制造設備的研發進度,瞬間就放緩了很多。 單純靠馬云祿、李壽同他們這些人,效率肯定是會變慢的。 而陳國華回歸之后,混料機是制造出來了,但在檢測過程中,質量把控這快,還是出現了一些瑕疵。 對于碳纖維來說,任何一點瑕疵,最后制造出來的碳纖維,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可以說,會跟最初始設計的碳纖維,有著天壤之別。 “額,還在檢測當中.” 李壽同聞言,應了一聲,然后趕緊腳底抹油離開了。 就在陳國華準備過去看看的時候,門口這邊,段云平、薛亞軍等人走了進來。 領導的隊伍里,還多了幾位陌生的領導。 陳國華還以為是關于獎勵的事兒呢,沒想到卻是關于成立一家三件套生產制造廠的事兒。 第一機械工業部這邊已經爭取到了,新成立的京城增雨設備制造工廠就放在該部門旗下。 考慮到京城用地的關系,增雨設備制造廠就設立在京郊朝陽外。 這個地方,其實已經有些靠近雙橋農場了。 在這個時候,朝陽地區的土地已經有些緊張了。 能在這個時候,還能找到這樣的場地已經十分不錯了。 現在過來的幾位陌生的領導,看氣質就知道是剛從部隊里轉業的軍人,身上的軍人氣質還十分濃烈。 在段云平的介紹下,陳國華才知道這個廠的一把手叫王品權。 王品權現在來見陳國華,自然是希望能得到后者的幫助。 “這個簡單啊,王書記您直說,只要我能幫得上忙的,我絕無二話。” 對此,陳國華倒是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然鵝對方卻表示,希望陳國華能來他們廠擔任技術顧問。 “到你們廠任職就算了,不過我可以過去幫伱們的工人培訓” 陳國華聞言,想都沒多想,直接就拒絕了。 “而且如果是培訓的話,其實我們的章師傅,他就很厲害,完全可以勝任.” “關于三件套的那些技術,他也十分清楚” 他并不想從十一號倉庫的泥潭里剛出來,又被拉到京城增雨設備制造廠這個深淵里。 王品權一聽,頓時滿臉失望,但也知道陳國華作為一名科研人員,確實不太可能過來幫他們。 即便如此,他還是希望陳國華能繼續改進一下這些設備、散播裝置等等. “沒問題的王書記,就算您不說,我也會跟進的.”陳國華滿嘴答應,心里卻沒有什么想法。 這三件套已經是當前他能拿出來的極致了。 如果還想改進的話,那么就需要利用現代化的電腦技術、衛星系統等等了。 否則的話,短期內來說,這煙條棒三件套就是目前最好的裝備了。 人工增雨的辦法,除了飛機散播之外,就是車載式等辦法了。 所以他現在弄出來的這三件套,完全是夠用了。 反而需要改進的地方,應該是對天氣的監控、濕度等方面數據的測量和精確計算了。 然而,以現在極度缺乏的人才儲備和落后的技術,最起碼在十幾二十年內,很難再更進一步了。 注定了看似作用巨大,實際上又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單位,陳國華自然是沒有什么興趣的。 等王品權他們離開之后,段云平這才對陳國華說道: “下周你準備一下,到時候跟我去見領導。” “好的,沒問題。” 后很快就答應了下來,因為他大概知道,這很有可能就是獎勵了。 論功行賞嘛,這很正常。 在最近這一段時間內,北汽制造廠生產出來的煙條棒三件套,都已經被運走了。 而且是第一時間被運走的。 它們都被運送到燕趙之地、孔孟之鄉等地方,進行人工降雨,減輕當地的干旱情況。 從后續的反饋來看,煙條棒等三件套,那是真的很好使。 關鍵是它們真的很便宜。 特別是煙條棒,直接在山坡上燃燒就可以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