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并且由于內地十分廉價的勞動力,在國際社會上,同樣是存儲器,價格優勢就會十分明顯。 當然了,這也要看對方是否愿意購買,以及上面的領導,是否同意出售這東西。 畢竟好不容易有了領先世界科技水平的存儲器,結果卻要拿來賣掉? 陳國華自覺是可以說服上面的領導,就是不知道對方是否愿意給他機會? 但先不說這些,他現在只想歇一歇。 當天上午,他在纖維科研所和配件研發車間,忙完積累了一兩天的工作之后,午飯都沒在北汽食堂吃,就直接回家了。 “呀,大哥你回來了,大嫂,二姐,大哥回來了.” 翠花胡同的巷子里,陳小敏看到她大哥之后,驚喜地蹦蹦跳跳,然后一溜煙地先跑回了家中。 她的那些小伙伴錯愕了一下,也是一窩蜂地散了。 臨近中午的時間,剛放學沒多久的小屁孩們,還在玩鬧沒回家呢。 陳國華瞅見這一幕,忍不住失笑了一下。 院子里,他剛進來,云婉裳、于沫離和陳小月她們都出來了,連老陳也跟著出來了。 “你怎么瘦了這么多呀?” 云婉裳看見他之后頓時忍不住心疼地說道,“快回家吃飯,下午你不回廠里面了吧?要好好休息呀” 自己瘦了么? 母親的話,頓時讓陳國華陷入自我懷疑當中,他應該沒有瘦吧? 實際上他是天天待在廠里面,雖說吃得也不算少,但有肉的食物,不多。 沒有多少油水,吃得再多也沒用。 何況他每天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再加上每天下午一個小時的訓練,當然會變瘦啊。 其實他空間里倒是還有之前從國營飯店、便宜坊等地方買來的肉菜、烤鴨等之類的肉食。 但他并沒有私自拿出來吃,主要是吃完之后,很難清理味道,怕被發現了。 不過往后的話,就沒什么關系了。 特別是回到家里,偶爾拿出來一點點,問題不大。 午飯的餐桌上,今天家里的飯菜相對豐盛。 陳小月還特地在廚房里繼續蒸了一些紅薯,這是她從倉庫里拿出來的。 每天一點點,又不多,應該發現不了。 現在還是五月份,糧食份額下調的事兒,已經在前兩天執行了。 二十四號出票,二十五號購糧,果然是比之前少了兩斤。 云婉裳和陳國華兩人是特殊人群,所以目前還沒有變化。 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家里在過去的半個月,其實也沒有發生什么事兒。 不過,他七姐陳梨花,大概是下個月就可以回京城了,因為她的工作基本上定下來了。 “娘,那七姐是去什么地方工作呀?” “糧食局!” 什么? 這么好的單位? 陳國華錯愕了一下,這個時代的糧食局或糧食公司,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單位。 所以這是家里最近唯一的好消息了。 午飯過后,陳國華并沒有急著回北汽制造廠。 屋內,他跟美少女兩人坐著閑聊,說說體己話。 其實是于沫離她在吐槽最近的事兒,比如她目前正在看到中醫書。 她自己覺得太難了,很厚很厚的好幾本醫書。 比如《時齋醫話》、《傳染病八種證治晰疑》、《中醫病理學》、《泊廬醫案》等等。 “其實我建議你啊,現在可以先不要看這些醫書,你看現在都五月下旬了,距離七月中的高考,也不到倆月了” 陳國華建議過她,讓她暫時別看。 只不過她自己說了,不看的話,睡不著覺。 主要是看教材這些書籍,容易讓她腦子變得僵硬。 原本她刷了那么多他出的試卷,腦子就已經很刻板了,覺得沒有以前靈光了。 所以必須要時常換一換腦子才行。 而醫書嘛,她只要翻開之后,特別是非常厚的那一本,不出半小時,她就能睡著了。 反倒是《泊廬醫案》等病例的案子,她能看得津津有味。 現在再次聽到陳國華的建議,于沫離歪著腦袋想了想,表示她會試一試的。 兩人聊了好一會兒,她就要去上學了。 陳國華也起身去了北汽制造廠。 下午的北汽,跟往常沒有什么區別。 不過,當他結束下午的訓練之后,再次回到纖維科研所的時候,卻發現大家都在歡呼慶祝著。 高性能碳纖維,終于被研發出來了。 按照齊北他們剛才在機器里面的測試結果,不管是拉伸強度還是彈性模量,均超越了普通鋼。 看著手里的數據,陳國華也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普通鋼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分別是420和210,而他們現在研制出來的碳纖維數據分別是4700和230。 這個數據已經十分牛逼了。 但其實還有成長空間,比如幾倍于普通鋼的拉伸強度,以及更好的彈性模量。 不管怎么說,現在總算是造出來了,那么這就是好消息。 “好好好,你們都在這里先等著,我這就給領導匯報這個好消息” 陳國華的一番話,讓科研所內的眾人,更加興奮了。 過了一會兒,陳國華把段云平幾位領導請到了科研所這邊。 段云平他們幾位領導都不太敢相信,真的有其他材料的強度,比鋼材還要硬。 現在可是一九五年的五月下旬,距離纖維科研所成立的時間,也就是半年左右罷了。 而根據段云平他們所知道的信息,那就是纖維的實際研發時間,也就是最近這兩個月內罷了。 這么快的時間,還真的弄出來了比鋼材還要強的材料? 很快,伴隨著眾人的測試,段云平和薛亞軍兩位領導,甚至還親自上手了。 結果,毫無疑問,剛制造出來的碳纖維材料,壓根兒就沒辦法被輕易弄斷。 還得是使用專業的拉伸機設備,把馬力調到最大,才最終測算出來了結果。 這就是拉伸試驗,陳國華他們研制的第109號碳纖維作為試驗樣品,差點就抗住了拉伸機的最大拉力值。 測試結束之后,段云平他們這些領導可就高興壞了。 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匯報給上級領導了。 但被陳國華無奈阻止了,因為剛才的材料,已經被測試完了。 想要再有這樣的材料,只能重新進行生產才行。 穩一手,才是最重要的。 “那小陳你覺得什么時候上報給上面領導,最合適?” 沉吟片刻,段云平也冷靜了不少,便詢問陳國華的意見。 “領導,這種碳纖維的制造成本,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我的想法是,肯定還需要繼續研究.” 頓了頓,陳國華繼續說道: “另外,這樣的碳纖維,其生產也不是那么容易,并且單純的這些測試,也僅僅只是實驗室的測試罷了。” “想要做到最好的測試,那還是生產出想要的產品才行,比如我們的汽車車身材料、加固工程和建筑材料等等” “剛才領導也看到了,我們這樣的碳纖維材料,具有強度大、輕盈等特點,但我們還沒完成這種材料的導電、是否耐高溫等屬性.” “未來最合適的應用場景,除了車身之外,還有就是飛機的機身等其他部位” 聽到這里,段云平已經可以想象未來這些材料的廣泛應用場景了。 另外,他也想起來了,當初被陳國華擱置的硅膠材料,這玩意兒在當時,也是被陳國華極為重視的。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后來陳國華選擇了纖維這種材料,而不是硅膠這種材料。 “所以我建議是再等一周左右的時間,等我們生產出了一定數量的合格材料之后,再跟上面領導進行匯報.” “到時候,要進行相關的測試,也是完全可以利用汽車來進行測試的.” 聽完陳國華的建議之后,段云平點點頭,看向薛亞軍他們。 老薛他們當然沒有什么意見了,畢竟他們也是要聽陳國華的。 于是,此事就這么定了下來。 但老段他們并沒有離開,而是拉著陳國華繼續聊天。 “小陳啊,你再說說,關于這些碳纖維,還有沒有什么其他應用場景?什么樣的碳纖維材料才是你想要的呢?” 段云平目光熱切,求知欲旺盛。 他是想要了解更多,所以不得不這樣。 在他看來,現在這個型號的碳纖維材料,已經十分不錯了。 制造成本來說的話,原材料是黏膠纖維,而黏膠纖維則是由木纖維、棉短絨等天然纖維為原料,經堿化、老化、磺化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所以,整個過程來說,最重要的成本,其實就是人力成本。 這個成本在段云平看來,恰恰是最不起眼的成本。 可惜,在陳國華看來,老段都忽視了這個工序過程中所使用的其他原材料成本了。 再者說了,現如今的人力成本,就不是成本了么? 如果能研發出提高生產力的設備,以半自動化或者自動化的設備來代替人力,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種手段。 盡管短期內來說,并不需要這樣做。 但要清楚明白,內地是人多,可不是成熟技術的人工和大學生多呀。 人多在某些時候并不一定代表了優勢,反而是劣勢。 其次,現在的這個實驗室第109號碳纖維,對陳國華來說,也只是起步罷了。 因為它能應用的場景十分有限,無法應用到火箭、航空等層面。 最多就是剛才陳國華提及的汽車、加固工程和建筑材料等方面,而且受限于這個時代,只怕這些也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目標。 在很多實際應用場景當中,鋼鐵才是主流。 “領導,你們還記得當初我們在北方戰爭、抗戰等時期,死了多少士兵么?” 陳國華幽幽地問道。 不等他們回答,他又馬上說道: “我是說,如果我們這個實驗室,能夠研制出一種防彈纖維,您說會如何?” 他這么一說,段云平幾人頓時目瞪口呆,旋即呼吸急促了起來。 防彈纖維啊,光是聽名字就知道它的應用場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