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8章,課程和獎勵(求訂閱)-《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1/3)頁

    一九五九年五月底,京城西安門大街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內,一場全國性農業技術研討會正在進行著。

    陳國華這位年輕人在幾百號參加會議的人當中,居然不會太顯眼。

    因為比他年輕的人還真不少,光是坐在他前面的就有倆個半大小子。

    只不過此時這倆半大小子卻神情嚴肅認真地聽著上面領導的發言。

    明明他們的小臉看起來也就是十三四歲左右的樣子,眼里十分有神,看著挺像那么一回事兒的。

    上輩子的陳國華也聽說過,這個時代有不少人,很早就成熟了。

    只因為他們還很小,就已經經歷過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的事兒。

    因為十年前的內地,還是戰亂年代。

    即便是建國那一年,其實也還有不少地方沒有被收回來,比如大西北,比如旅順港。

    特別是旅順港這地方,是五五年的時候,才回來的。

    所以很多人其實是沒有父母,或者類似陳國華剛穿越那會兒,只有幾兄妹相依為命的。

    生活逼迫著他們一夜之間成長成熟起來。

    坐在人群中的陳國華,觀察過四周,也發現了一些成熟的臉龐。

    比如專家席位上的清華農學院教授李競雄,以及農業教育家和作物育種學家的吳紹骙等等。

    這些都是農學方面的專家教授,一個個都是大佬。

    也有現在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麓安江農校袁教員,他是陳國華最感興趣的人。

    雖說此時的袁教員只是一名老師,但能被邀請前來參加這次的會議,也可以看出他的不凡。

    陳國華更佩服的是對方在未來所進行的技術研發和一輩子都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背影。

    眼神逛了一圈,沒有什么更大的發現之后,陳國華這才收回了眼神。

    這樣的技術研討會,對他說,其實就是消磨時間的。

    大家一人發表一番長篇大論,又是講述什么時代背景,又是什么故事之類的。

    反正聽得陳國華自動屏蔽這些信息。

    等到研討會中場休息之后,陳國華這才上前找袁教員聊天。

    后者還挺黑的,因為他已經在安江學習教書育人超過六年了,經常出沒在田間地頭,跟個農民也沒什么兩樣。

    袁教員對陳國華的突然搭訕,還是感到挺吃驚的。

    因為他認識陳國華,畢竟剛才大會上,領導就有介紹過他。

    何況,陳國華的名字,其實也出現在報紙上。

    就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陳國華拿出了煙條棒等增雨三件套,被報紙大肆宣揚。

    盡管當時宣傳更多的是人工降雨、災情等方面的事兒,可也不能抹殺掉陳國華的付出。

    對于有心人來說,陳國華這三個字,當然有很重的分量。

    閑聊過程中,陳國華知道袁教員此時還并沒有開始進行雜交水稻的研發工作。

    他也沒有提醒的意思,只是跟對方聊一些農學教育、農業技術等方面有關系的話題。

    下半場,陳國華被迫上臺發言。

    嗯,他也一樣,都是聊一些沒有什么營養的話題。

    政策層面的事兒且不論,光是農學技術方面來說,這可是一盤大棋,看別人怎么下棋了。

    身為棋子的陳國華,他其實有很多技術,但又能如何?

    就好像去年冬天拿出來的農用地膜和蔬菜大棚技術,今年就一定可以遍地開花么?

    那不可能!

    關鍵是農用地膜的價格擺在這里,而且管理層面也是需要技術的。

    既然涉及到了技術,那么就需要有技術的人來管理,否則的話,那都是白塔。

    何況,去年的時候,即便有陳國華在,蔬菜大棚不也倒了不少么?

    管理人員和技術員在這個期間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技術拿出來了,并不等于農業就發展起來了。

    再比如養豬模式,這些都是需要正向循環和時間來積累的。

    北汽制造廠能養得起大幾百頭大肥豬,那是因為背后有幾千上萬的半大小子、小屁孩,每天都跑去城外扒拉野草、豬草、爛野果、樹根等等。

    否則的話,換其他單位試試?

    然鵝,如果是在南方的話,直接建一個農場進行管理,種植稻谷、花生、玉米等農作物。

    同時養殖雞鴨豬等家禽,以南方的氣候條件,養這些家禽,其實更加容易一些。

    但,這樣的農場,在南方是很少見的。

    五十年代的農場,一般都在東北,也就是北大荒。

    西北那邊都是一些生產建設兵團在那邊扎根兒,很少是農場這樣的模式。

    養豬模式在這些單位比較好執行,但也同樣是看人。

    何況這樣的小社會,利益勾連,也未必能經營好養豬模式這樣的技術。

    適合這個時代的技術,才是最好的,其他都是白扯。

    所以技術不好拿出來,陳國華除了隨大流地扯閑篇,還能干啥?

    這次的農業技術研討會,其實說白了,還是跟當下的時代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甭說京城了,其他不少地方機構,也都有研討會。

    比如剛才吳紹骙這位專家就提及過去年在江城的農作物育種方面的研討會。

    人民報還刊登過相關新聞呢。

    反正是跟國際上面的一些學術指責有關系,認為內地不可能弄出來先進技術或者提高生產力的玉米育種技術。

    所以吳紹骙、李競雄等相關專家直接起草文件,在報紙上面跟那些人隔空罵戰。

    陳國華今天來參加這個會議,聽得最多的就是關于這些方面的一些討論或者小故事。

    發表完講話之后,陳國華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當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算了,今天就當出來放松放松了.”

    如是想著,心情也就格外輕松了不少。

    畢竟他在過去一段時間,幾乎都是連軸轉,沒怎么停下來過。

    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研討會,陳國華也回家休息了。

    在家養精蓄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他回到北汽制造廠就收到了來自一把手的好消息。

    關于磁芯板的獎勵,下來了。

    “領導,是什么獎勵呀?我趕緊通知我同學他們過來取”

    陳國華聞言,頓時喜滋滋地看向段書記,摩擦雙手問道。

    后者沒好氣地笑罵道:

    “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樣了?這么著急干嘛?”

    “領導,您又不是不知道,現在糧食份額下調,豬肉份額下調,我能不著急么?”

    “你可是高級腦力勞動者,這些下調,跟伱有關系么?”

    “哇,領導您這樣說話就不對了吧?”

    聽到老段的話,陳國華正要擼起袖子跟對方好好掰扯清楚這件事,結果老段不講武德,直接打斷了他的發揮。

    差點沒讓他憋岔氣了。

    段書記說了,這次中科院那邊是真舍得,拿出了不少資源來換磁芯板。

    而且,他現在已經跟上級領導那邊申請了,必然會把磁芯板生產線留在北汽制造廠的。

    對此,陳國華自然是希望如此,不要鬧出什么幺蛾子了。

    給到陳國華他們這個團隊的獎勵,除了每人獎勵十塊錢之外,就是每人十斤面粉、十斤臘肉、一斤白糖和兩斤花生油了。

    講真的,陳國華聽到這些零零散散的獎勵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好家伙,要不要這樣零散?

    不過這樣的獎勵也不算差了,畢竟在為期半個月的工作當中,成時若他們這些北大學生,可是被承包了一頓晚餐的呢。

    別小看一頓晚餐,每人的分量是兩個饅頭和四個窩窩頭。

    這樣的糧食分量,在現如今的時代背景下,絕對是超規格待遇了。

    要不是老段力排眾議,非要討好這些北大學子,咋可能會給如此之高的待遇啊?

    “關于你的獎勵嘛,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臘肉,就這么多了?!?

    段云平說完之后,笑瞇瞇地看著陳國華。

    后者點點頭,似乎挺滿足的,然后準備拿著條子去領獎勵。

    這一幕頓時讓老段錯愕不已,“小陳,你就不問問還有沒有其他獎勵了么?”

    “那領導,還有其他獎勵么?”

    陳國華回頭,演技大爆發,故作不知地反問道。

    得,段云平瞬間泄氣了,他還想逗一逗陳國華呢。

    結果卻不太理想啊。

    最后的獎勵,其實就是陳國華之前提及過的打字機,這玩意兒已經申請下來了,過兩天就從津城那邊運過來了。

    “真有打字機呀?那真是太謝謝領導了。”陳國華驚訝了一下,旋即感激地說道。

    “不用謝,你為我們北汽制造廠帶來了這么多榮譽,為你申請一臺打字機,方便你的工作,本來也是我們這些當領導應該做的事兒.”

    段云平溫和地說道,“對了,你之前的那篇數學論文,什么時候發表呀?”

    他都還沒時間完善這篇論文,又怎么可能發表呢?

    之前是因為梁勝才把論文給拿走了,失而復得之后,陳國華也沒有馬上進行完善后續的論文。

    總得找時間吧?

    “最近太忙了,沒時間弄呢,再等等吧。”

    “那行吧,你不要忘了就行?!?

    老段還是非常關心陳國華的,然后又聽他關心起了工作上面的事兒:

    “對了,第109號碳纖維的生產情況如何了?”

    “目前生產了一部分,也不是很多,總之領導您按照我們之前商定的一周時間,然后再上報給上面的領導吧,不急?!?

    見陳國華如此云淡風輕,什么都說不急,段云平也是不知道該怎么往下接了。

    當然了,他還是安排好了如何給成時若他們派發獎勵的事兒。

    陳國華聞言,當即便表示,等會兒他也跟著大卡車前往。

    很快,他跟著段云平來到了廠區的倉庫這邊,此時羅樹江他們已經做好了安排。

    分配給到每個人的糧食并不多,但架不住成時若他們總共二十人呢。

    “這是二十人的分量嗎?領導,您不會也預留了給其他同學的吧?”

    看到眼前大卡車上已經分配好的糧食,整齊堆放在一起,陳國華頓時吃驚地問道。

    如此整齊碼放,讓他很快就計算出了眼前的糧食份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