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這跟物理研究所二部需要的人數,相去甚遠。 他們這個研究項目,半點也馬虎不得。 因此,即便是找人,那是寧缺毋濫的。 否則的話,招進來的人,水平不夠,那不是幫忙,而是災難了。 作為數學系主任,段學復此時也挺無奈的,只好過來詢問一下徐獻瑜了。 后者是計算數學系主任,也是跟數學相關的專業。 死馬當活馬醫的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也就跟著過來了。 而徐獻瑜一聽急需要人才,他立馬就想到了陳國華。 “段主任,王同志、程同志,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陳國華同學,今年三月份剛從我們北大畢業” 老徐剛介紹沒多久,王樹迎便皺眉道: “我好像聽說過他的名字,好像上過報紙” 程孝剛卻恍然大悟地補充道: “地雷炮!對,你叫陳國華嘛,是不是發明了人工降雨的那個天才?” 陳國華尷尬不已,徐獻瑜卻哈哈大笑地表示沒錯,就是他。 可王樹迎的眉頭卻皺得更深了,只聽他道: “徐主任,既然您知道他是搞這些發明的天才,您還介紹給我們干嘛?我們需要的是算術很厲害的數學人才啊” 徐獻瑜聞言,卻不生氣,繼續說道: “王同志,您有所不知,他可是我們北大計算數學的天才呢,他的數學能力,絕對是非同一般的” 要說對陳國華的了解,現場就數他徐獻瑜最清楚了。 畢竟從去年九月份開始,他可是連著好幾個月,一直給陳國華出考題的。 由于計算數學這個專業剛開課沒幾年,很多講義、教材都是現編的,甚至會經常補充。 也因此,不少學科都是在同學們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補充。 導致每一屆畢業生,他們在計算和數學兩個層面的知識都不太一樣。 比如五八屆畢業生的數學能力會非常強,而五九屆畢業生卻是計算機、物理學等層面的知識更強一些。 所以徐獻瑜給陳國華這位提前畢業的學生,拿出來的考試題目,難度系數都是直線飆升的。 特別是大二大三這四個學期的試卷,直接是跟數學系那邊的難度對接了,計算數學系這邊的講義等也都是把難度拉到最頂。 畢竟難度不夠的話,難不住陳國華。 他想提前畢業,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績,或是過人的地方。 否則的話,陳國華畢業之后,太過普通,丟的可是北大的臉。 “哦,既然徐主任說他這么厲害,那就麻煩您現在做一做這份試卷吧。” 王樹迎聞言,從自己的文件袋里面拿出兩頁紙,遞給了陳國華。 后者一直沒吱聲,只是微笑地聽著。 沒想到,自己居然要做試卷? 行吧,做就做。 然鵝他看完試卷題目之后,頓時就明白了過來,好家伙,這是蘑菇蛋方面的研究啊。 盡管這題目上面并沒有提任何關于蘑菇蛋相關的字眼。 但是陳國華很快就察覺到到了,這玩意兒其實就是電子直線加速器方面的研究啊。 第二道題目這是跟六氟化鈾生產工藝有關系的運算。 好家伙,全都是超級前沿的科技研究,這些題目都不簡單。 只是第一時間,陳國華就直接放下筆,道: “不好意思,王同志,這些都太困難了,我可能算不了。” 簡直就是開玩笑,他才不想參與進去呢。 剛才只是聽說他們是物理研究院二部的人,陳國華還沒反應過來呢。 現在看到題目之后,他要是再反應不過來,那就真的是白混了。 題目很難? 徐獻瑜面色古怪地掃了一眼,這也不難啊。 難道是陳國華這小子察覺到了什么? 段學復直接隱遁,雙手抱在胸前,作壁上觀了起來。 王樹迎聞言,臉色失望不已。 卻又聽到陳國華這么說道: “不過我大概知道你們需要什么了,如果你們有一臺平均每秒運算速度幾十萬次,甚至是上百萬次的計算機,那么應該能幫得到你們.” “唉,我們前段時間已經問過計算機研究所那邊了,目前晶體管計算機研究進度還沒到百分之八十呢.” 聽到程孝剛的話,陳國華微微嘆了一口氣。 自從六月初,離開中科院之后,他就再也沒有去過中科院了。 因此他也不知道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究進度是多少。 可現在看來,他們的進度,那是真的慢啊。 慢歸慢,這事兒,跟他已經沒有太大關系了。 “咦,進度還是這么慢啊?小陳你真不打算繼續參與這個項目了么?” 卻在這個時候,徐獻瑜突然開口了。 這倒是讓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好奇了起來。 “教授,上次您也在現場,那是我不想參加么?”陳國華勉強擠出笑容,道: “那是他們不希望我參加而已,磁芯板也好,程序語言也罷,我都搞掂了,他們還是沒有把剩下的項目給弄好,真不知道他們都在干嘛.” 整個晶體管計算機是由晶體管、磁芯存儲器、打孔卡片和紙帶、磁帶機、繼電器、打印機、控制器和運算器等元器件組成的。 其中目前已經完成的磁芯存儲器、運算器、晶體管等等之類的項目,幾乎可以說是完成了絕大部分的功能。 因此,簡單來說,還剩下的部分,其實已經不多了。 聽到陳國華和徐獻瑜兩人的對話,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對視一眼,便聽到后者突然開口: “陳國華同志,我記得你不是北汽制造廠的職員么?聽你剛才的意思,你還是晶體管計算機的研究員?” 此話倒是讓陳國華詫異不已: “您不是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嗎?您不知道我是晶體管計算機的發起人之一么?” 他是很驚訝,然而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卻更加震驚了。 好家伙,他們本來就認出了陳國華是煙條棒等增雨三件套的發明者,這已經是天才了。 結果剛才又說陳國華的數學計算能力很強,雖說陳國華并沒有做剛才他們拿出來的題目。 但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都相信徐獻瑜教授的話。 然而,現在又聽陳國華自爆自己是晶體管計算機項目的發起人,這簡直了! 為什么他們之前沒有發現這樣的人才呢? 眾所周知,幾乎很多很厲害的科研人才,都被調進去了物理研究所二部。 比如于敏同志等這樣的科研工作者,他們幾乎都是各個領域里的佼佼者。 而陳國華看著也才十七八歲罷了,卻是北汽、北大等單位的天才,關鍵是成就頗多。 有旁邊的徐獻瑜作證,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 同時,針對晶體管計算機這件事,兩人陳國華聊了很多。 然后聊著聊著,也不知道是誰的肚子咕咕叫。 倒是讓大家如夢初醒,然后王樹迎兩人表示都是他們的錯,現在先去吃飯,我們邊吃邊聊。 原本是東道主的段學復和徐獻瑜兩人請客吃飯,結果卻是被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帶著上了兩輛部隊轎車。 “小陳,你看看這兩輛車,眼熟不?” 王樹迎指著路邊停著的兩輛汽車,微笑著詢問道。 陳國華只是看了一眼,表情大吃一驚: “這不是京城牌高級轎車嘛?兩位領導還真是出人意料啊,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之前陳國華還只是覺得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身份很高,但他還是低估了。 好家伙,這可是京城牌高級轎車啊。 北汽制造廠在去年國慶之前,攏共才生產了五十輛,后來又生產了兩百輛這樣的汽車。 至于后續的生產任務,陳國華就沒有打聽了,估計也還沒下來吧。 畢竟現在也只是六月下旬罷了,距離今年結束還剩下半年呢。 高級轎車這東西,就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不說其他的,肩膀上抗星星的軍裝領導就有一千六百多人。 除了被派遣出去國外當大使、轉業成為企業領導和機關領導、退休等等,那也還有不少人。 而高級汽車僅僅只是生產了兩百五十輛,反正目前就只有這么多。 然而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卻是各一輛這樣的轎車。 可想而知,他們的身份有多特殊了。 再加上物理研究所二部這個單位,好家伙,BUFF直接疊滿了。 “哈哈,小陳啊,其實我和老程剛才也是有眼不識廬山真面目啊” 王樹迎拍了拍陳國華的肩膀,使勁兒地夸贊: “我和老程都只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 狗屁的什么都不懂,這也太謙虛了吧? 陳國華嘴角抽搐,被對方拉著上了轎車。 兩輛車載著眾人離開了北大,看汽車前進的方向,指定是去郊區了。 物理研究所二部下屬有好幾個科研單位、實驗室和技術部門等,不提在西南落雪山建立的高山宇宙線實驗室和大西北等實驗基地,光是京城城內和郊區便有好幾個單位呢。 現在去的便是郊區這個地方,也是可以對外讓人知道的地方。 畢竟科研所也不可能完全與世隔絕了,總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跟上面或者外面進行聯系。 比如這一次的算力人才的事兒,可把王樹迎和程孝剛兩人給急壞了。 “你看看啊,小陳你從去年開始,可是陸陸續續發明了不少好東西啊,我也聽說了安全帶從去年到現在,創造的外匯已經超過五十萬美元了” 聽到王樹迎的吹捧,陳國華只是面帶微笑,謙虛地附和著。 內心卻在想,這年代賺錢,真不容易。 三點式安全帶這東西,盡管只是先別人大半年注冊了專利,但似乎效果不是很好。 這也是不奇怪,誰讓華潤公司是在港島呢? 如果是在北美那邊的話,估計早已經利用輿論壓力,迫使那些競爭對手服軟了。 原時空歷史當中,北美這片土地是發生了很多十分神奇的事兒。 他們經常互相掐來掐去,原本還只是在背地里互相敵視,等到了后面直接在媒體公眾面前互相掐架罵戰了。 總桶都還能被審判,而且是有罪,關鍵是網羅的罪名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反正在北美這片大陸上發生的一切事兒,都情有可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