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很多高三老師他們都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呢。 不過語文老師稍微沒那么厲害,畢竟他們對閱讀理解等這樣的題目,肯定是需要稍微仔細閱讀,然后給出評判的。 手頭上的這些晶圓制造層面的技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可不是語文的閱讀理解,意思準確即可,文字可以隨便措辭。 從技術層面來說,解題過程可能有很多種,但答案,一般來說都是只有一個的。 批改完分數之后,陳國華發現時間還早。 轉悠了一圈,然后他就去訓練了。 除了他監考之外,段云平和薛亞軍他們幾位領導也都不請自來。 主要是他們很好奇這些北大學子的考試了。 既然領導們幫忙監考,那么陳國華就可以偷偷摸摸地開溜了。 下午五點十五分,第二場考試也終于結束了。 兩場考試結束了,陳國華趁著還沒下班的時間,趕緊批改試卷。 由于只是五十八份試卷,因此陳國華在六點之前,就把試卷給批改完了。 分數統計完成,接著就把試卷給發下去了。 鄭家俊、曹景康、顧毓珍等人不可置信地看著前面的陳國華,實在沒想明白,后者是怎么做到在這么短時間內批改完試卷的呢? “好了,現在分數都已經出來了,你們可以看看你們自己的試卷。” “分數并不能代表了什么,它只是對你們前面一個階段的學習評價罷了” “在我們材料科研所,考試并不是唯一,你們的技術、創造力等等,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陳國華看著薛晉權等人,勉勵了一番,然后接著開口說道: “眼下已經下班了,蘇元復、鄭家俊你們可以先下班了” “王寶柱、聶景忠、高裕民、鄔麗云、程耀華,你們五人往后就專注在芯片制造技術層面.” “劉永芬、侯俊濤和李愛民,你們三人的話,往后就專注晶圓制造技術.” 除了他們這些人之外,陳國華也對成時若、薛晉權他們進行了技術分工協作。 分配結束之后,就直接解散了,讓他們明天早上過來上班,然后在進行下一步的技術學習。 等他們離開之后,段云平這個時候叫住了陳國華,“國華,從魔都那邊過來的向叔寶和錢伯榮兩人剛到京城,你現在要見見他們嗎?” “不了,明天再去見他們吧。” 陳國華搖搖頭,“他們才剛到京城,讓他們現在安頓下來,等明天見面了再聊一聊,不急于這一時半刻的” “那好,你早點回去休息吧。” 轉眼第二天,陳國華來到北汽制造廠之后,就第一時間召集了薛晉權他們,然后拿出了更為細致的資料。 “老薛,你們組隊帶領劉永芬他們,優先攻克晶圓制造的相關輔助設備” 晶圓制造的設備有晶圓生長設備、切片機、清洗機和鍍膜機這四種。 只不過,陳國華他們并不需要制備晶圓生長設備,因為在去年的時候,津城半導體材料廠就已經成立了。 一九五八年秋天的時候,以林蘭英等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為代表,他們研制出了內地第一根硅單晶。 內地半導體產業的希望,就這么熊熊燃燒了起來。 盡管按照原時空的情況來說,今年十月份之后,可能就因為北方工程師回國的事兒,帶走了技術,讓人十分沮喪。 但陳國華并不擔心這些,到時候遇到了事兒再說唄。 反正前段時間,北汽制造廠已經申請了不少晶體,只需要有切片機等設備出來了,那就沒什么大問題了。 “好的,陳主任。” 薛晉權神色嚴肅認真地說道,既然在研究所內部,現在是上班時間,當然要正式一點。 作為委派的小組長,薛晉權有職責去做好自己的事兒,可不能再像之前那般吊兒郎當了。 董建昌、錢元興、楊宇和他們幾個跟薛晉權同樣的超學神層次的同學,此時的臉色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們并沒有因為陳國華把薛晉權提拔為小組長而生氣。 眾所周知,陳國華辦事兒公允,公平公正公開。 而薛晉權跟陳國華的關系更好,加上前者本身的實力、親和力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因此選擇他的話,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昨天臨下班之前,陳國華把試卷都發下去了,卻是沒有直接報分數。 私底下的話,是薛晉權、董建昌等人他們各自對比分享了分數。 結果,他們這些超學神們,都是滿分。 既然大家都一樣,那就沒什么好說了。 “錢元興,你負責清洗機設備的研制工作小組,楊宇和你負責鍍膜機小組,記住,你們這些設備都非常重要,一個都不能缺.” 陳國華嚴肅不已地說道。 事實上,晶圓制造決定著后期的芯片生產。 盡管從技術層面來說,制造晶圓會相對簡單很多,而光刻芯片等系列技術的話,則是非常困難。 因為即便是第二代投影式光刻機,其技術也是很難的,特別是在內地這片光學、光源等技術都極為匱乏的大陸上,想要突破技術就更困難了。 也因此,叮囑完薛晉權他們之后,陳國華就直接讓他們先去十三、十四號倉庫了。 留下來的部分大學生,大家都抬頭看著陳國華,眼里帶著好奇和驚訝。 章濟川、陸子敬、趙菊生、萬福森、石志慶他們五位超學神,直接被陳國華分配到了新成立的光學材料研究車間里。 什么? 光學材料研究車間? 聽到陳國華的話,章濟川他們驚愕不已,趙菊生當即忍不住開口問道: “陳主任,您是想讓我們造照相機嗎?” “沒錯,就是要讓你們搞照相機,不過你們不會以為照相機很容易吧?” 陳國華呵呵笑著說道,不等他們回應,馬上繼續道: “或許你們不是很清楚,但你們應該聽說過西北光學儀器廠吧?”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信息差就這么出來了,特別是那些搖頭的同學,他們實在無法理解,章濟川他們這些超學神,是怎么知道的呢? 北大是一所全國綜合性大學,里面其實有很多信息獲取來源,只不過很多人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罷了。 在普通的學神學霸們看來,只需要把學習成績搞好了,那么就一切皆萬事大吉。 殊不知,在同等分數等情況下,只要有合適的機會,老師第一個想起的學生,絕對是跟他關系親近的學生。 為什么? 并不是說這個學生經常給老師送禮,很會來事兒等等。 而是這名學生時常在老師面前出沒,幫助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或者表現出自己的優點,學習勤快、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成績突出等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自然是很喜歡這樣的學生。 如果是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那么這個機會就給了學生。 假設一個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這位學生提前準備,而其他同學卻是晚好幾天,甚至半個學期才知道,那么誰更有可能勝出? 不言而喻嘛! 再比如,有些學生是從小就知道要考公考編,對自己人生規劃十分明確,并且執行力很強。 在大四這樣的階段,大家都等著國家分配工作,而人家卻已經憑借各類優秀的論文、學校的表現等,直接進了部委這樣的機關單位。 差距就會更加明顯,特別是時間放大到四五十年,人家已經是部委高層或者說封疆大吏,但以前的同學呢? 指不定還在什么小縣城等這樣的地方窩著呢。 所以在大學這樣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主打信息差的場所,并且越拉越大。 “你們當中有不少人都不知道西北光學儀器廠啊,那我簡單給你們說一說.” 陳國華微微詫異,接著簡單介紹了一下。 全稱是國營西北光學儀器廠,一家軍工企業,是在一九五三年籌建,前年,也就是五七年建成投產。 作為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位于長安的西北光學儀器廠,主攻方向就是基礎光學、空間光學、光電工程、精密機械等。 就目前來說,華山小相機就是該廠生產的一款產品。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果實力足夠強大,又怎么可能會生產民用照相機呢? 只不過,現如今的內地,一窮二白,而且在國防、公安、新聞、醫療、科研和體育等領域都非常需要高級單反相機,需求十分強烈。 所以,即便是西北光學儀器廠,那都是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優先研制這樣的照相機。 “不提西北光學儀器廠了,我們材料科研所,目前也是啥都沒有,你們更是一群接觸了光學知識才三個月左右的學生.” 看著臺下的趙菊生、萬福森等人,陳國華面色嚴肅地說道: “所以我們必須得優先攻克高級單反的技術,然后再一步步地攻克更高深的光學技術.” “你們看到的光刻機技術,其實它只不過是一個開始,假如某一天,我們接到命令,需要在一枚小小的指甲蓋這樣的晶圓里打造出一座堪比城市一樣的芯片呢?” “大家不會以為,憑借我們現在的光學技術積累,就能夠做到了吧?” 想屁吃呢! 陳國華深知一步一個腳印的道理,眼前這群學生,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大道理講完,對他建立光學材料研究小組的話題,到此為止。 能理解的話,最好,不能理解,那肯定也是要干活的。 “陳主任,那我們什么時候開始研制光刻機、物理氣相沉積設備、劃片機等設備啊?” 章濟川舉手提出了疑問,陳國華沒好氣地瞪了一眼,道: “你們趕緊把高級單反照相機給我研制出來,再給我好好地研制掃描電子顯微鏡等高深光學設備,我就阿彌陀佛了” “不要好高騖遠好不好?你們在座的眾人,要么是北大學生,要么已經畢業的大學生,這些事兒,還需要我來給你們強調一遍又一遍么?” “都給我干活去,我告訴你們,你們就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到時間后,無法研制出高級單反的話,我讓你們在全廠職工面前丟臉你們信不信?” 嘶! 老陳是一個狠人! 王寶柱、聶景忠、鄔麗云等人都縮了縮腦袋,沒敢再吱聲。 只不過,主打一個叛逆的陸子敬,卻又在這個時候,再次舉手。 陳國華深呼吸一口氣,再次感覺到這群高智商人才,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你說!” “陳主任,高級單反照相機的技術,在我看來并不算很復雜,所以我覺得應該不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研制出來,可是我們設備、材料等,是不是應該準時到位啊?” 靠! 陸子敬同學,你知道你在說些什么嗎? 王寶柱他們都直接傻眼了,陳國華卻笑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