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發完獎勵之后,陳國華就把章濟川他們拉到一旁,叮囑著說道。 他們一個個都喜笑顏開,對陳國華的話,自然是沒有什么不樂意的。 反倒是陳國華來到隔壁晶圓制造車間的時候,薛晉權、董建昌、錢元興、楊宇和他們頓時就投來了幽怨的表情。 特別是楊宇和,借著提問技術問題的時候,跟陳國華吐槽了一下: “老陳,為什么隔壁是全員一起解決照相機的問題,我們這邊就全部打散?你看看,咱們現在什么都沒完成呢” 制造晶圓的設備有四種,其中三種是需要抓緊時間趕工弄出來的。 也因此,錢元興、薛晉權和楊宇和他們三人分別領導了一個小組,就是針對切片機、清洗機和鍍膜機這三種設備的研制工作。 而這樣的設備,想要研制出來,難度系數當然很大啊。 并且他們是人員分散的狀態,并不像隔壁芯片制造車間全員一起上的‘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狀態。 也因此,現如今,章濟川他們拿到了獎勵,而且是非常豐厚的獎勵,饒是楊宇和等人也無法保持淡定了。 “老楊,你居然急了,這可不像是你的作風啊.” 陳國華呵呵笑著打趣對方道,不等對方惱羞成怒,他又接著正色道: “好了,你們也別嫉妒,我對你們的安排,絕對是最合適的” “晶圓制造的技術,相對來說容易很多,難度更大的還是在芯片制造層面.” “你們也看過相關技術資料了,對這些肯定也不陌生,所以你們搞掂了晶圓制造的三件設備之后,后面我肯定會有其他的安排.” 光是十月份之后,就會出現不少大事兒,陳國華當然很清楚啊。 所以,必然要抓緊時間才可以。 很多時候,當外界影響到了科研所這邊的時候,說實話,已經晚了。 安撫住楊宇和他們這群人之后,陳國華又跟他們說了下午給他們放假的事兒。 然而,午飯之后,章濟川、趙菊生、薛晉權他們五十人,全都跑過來辦公室這邊,把他堵在了門口。 他們都想知道如何提前畢業這件事。 面對大家的熱情,陳國華不得不把他們喊到十七號倉庫這邊,給他們好好聊一聊這件事。 十七號倉庫是剛收拾出來的,因為過兩天就要跟物理研究所二部進行合作了,所以肯定要收拾出來了。 “關于提前畢業這件事,我自己是今年三月份之前,把大學四年的所有課程的考試都考完了,老徐的要求是全部科目都要滿分才行” “所以我的經歷,并不能給大家當做參考,因為我知道你們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我這樣的程度。” 嘩! 聽到陳國華的話,薛晉權他們全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好家伙,還真是全部滿分啊? 老徐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看著陳國華臭屁的樣子,大家雖然恨得牙癢癢的,卻也不得不承認,前者的水平確實是高。 “所以,想要提前畢業的話,只能夠另辟蹊徑,比如論文期刊.” “想要刷論文的話,對我自己來說,還是蠻簡單的,對你們來說的話,唔,應該也不會太難” “過兩天吧,到時候我會整理出一部分論文題目,給你們挑選,然后給你們列出參考書單,到時候你們想要寫論文的話,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選論文題目就可以了.” 伴隨著陳國華開口,大家全都瞠目結舌了。 薛晉權他們這些超學神的話,倒是不會缺乏論文題目的,特別是章濟川和趙菊生兩人,昨天回去北大圖書館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找書了。 反倒是楊孝如、白玉林、陳禮明、鄒文啟他們這些普通學霸,對陳國華提出來的這個建議,根本無法抵擋這個誘惑啊。 直接挑選題目,還能尋找書單,幾乎是寫論文當中最困難的起始階段問題,已經解決掉了。 至于說后續論文如何寫,格式等等之類的,對他們來說,反倒不是什么大問題了。 而成時若、曾抗生和余德詞他們這些中間層次的學神,卻有些糾結。 一方面很想直接接受陳國華的安排,如此一來,絕對是真香了。 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想直接躺平,總感覺自己還能再掙扎一會兒。 不理會糾結萬分的眾人,陳國華安排好之后,就趕他們去坐車回學校了。 不要他們不待在北汽制造廠這邊,那就可以了。 接下來兩天,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研究員和設備陸陸續續進場了。 總共被王樹迎協調來了一百三十名研究員、技術員等人才,設備更是弄來了一大半。 原材料嘛,則是北汽制造廠和二部各出一半了。 陳國華拿出了技術資料,首先要改進的是晶體管制造設備,其次是運算器、控制器、電路等相關元器件的制造設備。 為了加快進度完成,陳國華更是讓馬云祿、周德龍、華居佐他們這個配件研究小組的所有人,都丟進了這個團隊當中。 至于說原本的機床研發工作,只能暫時停下來了。 “小陳,我可是等著你說的這一千萬次每秒運算速度的計算機呢,可不要讓我失望.” 隨著最后的設備和技術員也進場了之后,王樹迎頓時把陳國華拉到一旁,再三叮囑了一遍。 后者自信一笑,道:“領導,您就放心吧,我辦事兒,絕對沒有問題,不過他們的后勤保障工作,可就要靠你們了.” 技術員也好,研究員也罷,他們肯定是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腦細胞,因此必須得保證他們的營養才行。 “這是小事兒,你不用擔心。” 王樹迎大手一揮,豪氣沖天地說道,陳國華卻嚴肅道: “好的,只要領導能保障這些,那我也能確保在年底之前或者明年一月份結束之前,把這臺每秒千萬運算速度的計算,給您造出來.” 現如今,運算速度最快的是物理研究所二部的那一臺,每秒四十萬次。 但想要再快,卻做不到了。 運算器內的磁芯板,就算再增加到千萬字節的程度,也無法提升更多的運算速度。 技術落后,并不是提升中央處理器的性能就可以帶動整臺計算機的整體運算水平的。 它肯定是全方面的提升才有可能做到,否則的話,只會是死機或者出現短路等情況。 因此,想要作出突破的話,還得從集成式計算機入手。 就在北汽制造廠跟物理研究所二部忙著合作的時候,在北大計算數學教研室這邊,夏培肅、閔乃大、王傳英等人都跟徐獻瑜坐著聊天。 由于陳國華跟中科院的關系不太好,所以閔乃大他們也不去找前者。 即便是夏培肅也不得不被迫站隊,畢竟他還得在中科院這邊生存呢。 “老徐,你應該知道最近有人在搞什么集成式計算機的研發項目吧?” 閔乃大第一時間開口,徐獻瑜輕輕皺眉,滿臉好奇地詢問: “誰?” 其實他心里已經有猜測了,畢竟如此急著上馬集成式計算機這樣的項目,絕對是年輕人。 而目前整個內地,有資格單獨弄起一個科研項目的年輕人,有且僅有一人,那便是陳國華。 盡管中科院這邊的很多教授、專家,對此并不太看好陳國華,但人家有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幫助,加上上面的領導也對他多有偏愛。 所以這件事當然能夠成功了。 “還能有誰?老徐你跟他那么熟悉,他還是你的得意門生,你會不知道?” 閔乃大沒好氣地說道。 “最近我們中科院下面的不少研究所,都被調走了不少人,一個個都唉聲嘆氣的” “原本我還以為他們是去了北汽制造廠那邊呢,沒想到并不是,他們都去了二部那邊” “老徐你跟他關系好,能不能讓他別再嚯嚯我們中科院了?” 聽到閔乃大的話,徐獻瑜瞪大了眼睛,吃驚地說道: “你以前還是他的領導呢,你為什么不去跟他說?” 得罪人的事兒,讓他來干? 把他當成什么人了? 早知道有今天,當初就別搞得那么僵硬咯。 還把人家陳國華踢出項目組,排擠人家,現在好了吧? 現世報來得可真是夠快的呢。 夏培肅聞言,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老徐,現在的情況你不知道有多嚴重,就麻煩你了” “我說老夏,陳國華好像還是你的碩士研究生吧?應該也是關門弟子,你自己不說?” 徐獻瑜聞言,演技更加爆表了。 之前八月份的時候,陳國華跟夏培肅的事兒,盡管是冷處理了,但徐獻瑜還是聽說了這件事。 因此,當時他都別提有多震驚了。 但伴隨著陳國華發表的論文越來越多,而且質量也是一篇比一篇好。 所以徐獻瑜也知道,夏培肅還真教不了人家陳國華。 從三月份開始,夏培肅還因為收了陳國華這樣的學生,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 只不過,好景不長,陳國華自己的事兒非常多,而且陸陸續續被拉過去搞什么增雨三件套等科研項目。 哪有什么時間聽夏培肅講課啊? 別說講課了,就算是他自己的科研項目,陳國華也都沒有參與。 為什么? 去年十一月份成立的晶體管計算機項目,陳國華就加入了夏培肅領導的機械結構工藝設計、電路設計、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等項目組。 然而,這些設計項目,對陳國華來說,非常簡單。 三月份之前,陳國華自己的項目設計工作部分,就全部完成了。 所以說夏培肅對陳國華的幫助,幾乎是沒有的。 至于說碩士生的這個名頭,對陳國華來說,哪有什么用呢? 正好也因為七八月份的這些事兒,陳國華連碩士也懶得讀了,自己來發表論文算了。 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些,可徐獻瑜跟夏培肅的關系又還不錯,不好直說什么,只好裝傻了。 聽到徐獻瑜的話,夏培肅嘆了一口氣,閔乃大等人更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 唉,陳國華這小子,真是害人不淺吶!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