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話頓時讓陳國華翻了個白眼,“滾蛋!” 其他同學卻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看到老陳吃癟,這可真不容易啊。 估計也就是章濟川、薛晉權他們能做到這樣了。 就在這個時候,陳恭祿、云婉裳、胡萍姑和陳梨花他們也回來了。 看到家里烏泱泱的一大群人,可把陳恭祿他們給嚇壞了,還以為家里出了什么事兒呢。 得知是北大學生之后,這才松了一口氣。 “伯父再見,伯母再見,大嫂再見,姐姐再見” 薛晉權他們一個個都沖陳恭祿他們喊了一聲,這才轉身離開了。 聽他們胡亂的稱呼,搞得陳國華一陣頭大。 搞錯了吧? 明明他是老師啊,伯父伯母? 算了,不跟這些小屁孩一般見識了。 除了他們這些人來過之外,呂進雄、張逢時等人都沒有來,估計是因為身份的關系吧。 王樹迎他們就更不可能來這兒了,而夏培肅和徐獻瑜兩人都沒有來,反倒是讓陳國華有些驚訝。 但轉念一想也很正常,他們不生氣就已經算好了,怎么可能還會來看他? 畢竟陳國華可是計劃著要把薛晉權他們五十位學生給拐帶走的。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都待在家里,哪里都沒有去。 婚期的臨近,家里就需要簡單裝扮一下了,陳國華這幾天都是在忙這些事兒。 其實也就是采購一些剪紙、紅燭、桌椅等等,還有就是定一下婚禮當天的宴席。 到時候是從國營飯店那邊請廚師過來幫忙做飯,食材這些,就是自備了。 大概就是這樣了。 一切從簡,因為沒辦法大搞,也沒有哪個條件來大搞。 而這一天傍晚,李壽同、馬云祿、錢振鵬他們卻是跑過來翠花胡同這邊,跟他匯報了一個壞消息。 材料科研所現在由中科院的閔乃大、吳幾康、陳啟宏、祝永年等人接管了。 “為什么?” 陳國華頓時皺眉不已,沒弄懂上面的人,這是在干嗎? 就中科院計算機所的那些人,有一個算一個,根本沒幾人是全身心搞科研的人。 權力、搶功勞等,倒是一把好手。 不可否認,吳幾康、夏培肅和王傳英他們或許在科研層面的實力還算不錯,但也不如他們在搞權力這些方面有天賦啊。 如果他們把搞權力這些方面的心思,多放一些在科研上面,那么他們還算是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另外,現如今的材料科研所,不管是纖維研究車間,還是晶圓制造車間,這些都是高新技術。 簡單的部分,已經被陳國華優先給完成了,剩下的部分,都是非常難啃的硬骨頭。 比如碳纖維材料,109和110這兩個信號的碳纖維,還算是容易一些,越是往后面,反而就更難了。 因為限制他們繼續向前的可不僅僅只是技術層面的原因,還有材料的因素。 比如109號碳纖維,這玩意兒的原材料可是黏膠纖維啊。 如果沒有制造出黏膠纖維,怎么可能制造得出如此優良的碳纖維呢? 這就是技術層面的降維打擊了。 現在陳國華不再擔任材料科研所的主任職位了,反倒是由閔乃大、吳幾康、陳啟宏他們來接手,呵呵,有好戲看了。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啊,反正今天上午宣布的任命” 馬云祿幾人都急得不行,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團團轉: “材料科研所也不再是北汽制造廠旗下了,而是歸屬到中科院旗下了,但由于整個科研所人太多了,所以暫時還不會搬走” 搬走? 中科院那么多研究所,怎么可能還能放得下一個材料科研所啊? 何況,這個材料科研所又不是只有小貓小狗十幾人,而是好幾百號人呢。 “段書記他們幾位領導都氣瘋了,特別是段書記,看到資料的時候,都沒站穩” 聽到李壽同的話,陳國華默然。 老段為了這個材料科研所,投入了多少精力和時間,他當然是非常清楚的。 要說這個材料科研所被人搶走,誰最傷心,段云平說第三,沒人敢說第二。 因為第一是陳國華。 不過,陳國華雖然也很傷心,但目前他沒有絲毫的辦法。 前幾天,薛晉權他們來看他,他不傷心嗎? 這五十名北大學生,可是他辛辛苦苦培養的光刻機層面的人才,絕對是未來的火種。 現如今,就因為這件事,徹底沒了。 可是陳國華根本不敢在他們面前露出這樣的情緒,否則的話,還不知道薛晉權他們會鬧出多大的事兒呢。 在這個時候,把事情鬧大,除了讓人笑話,讓敵人開心,對整件事,沒有絲毫的幫助和益處。 因此,即便他再傷心都好,就像現在,他也只能強忍著。 “好了,這件事我知道了。” 沉默了許久,陳國華開口道: “我不方便回去,你們替我給大家捎句話,該配合就配合,不能夠消極怠工。” “如果未來我有一天能夠重新回去,肯定會繼續帶領大家攻克更多的科研難題” “反之,大家也不要因為我,耽誤了自己的前程,而且這個材料科研所由誰領導,其實重要性并不大” 后面的話,陳國華說不下去了。 由閔乃大他們這群人來帶領的話,陳國華敢保證,只怕不出半年,就會民怨四起。 要知道,華居佐、裴益民他們這些人,可都是去年剛畢業的年輕人,最多也就是二十歲左右。 很年輕,對功勞肯定是非常渴望的。 以前跟著陳國華,還能經常有科研成果,現在跟著閔乃大他們,可能一兩個月沒有科研成果,他們還能憋得住。 但時間一長呢? 所以,陳國華即便不說,馬云祿、李壽同他們也應該能夠想到這些。 更何況,團隊當中,還有裴益民這樣的刺頭。 沒有了陳國華的壓制,這些刺頭們,絕對會釋放天性的。 一旦壓制不住這些年輕人,閔乃大他們灰頭土臉地離開科研所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陳國華沒跟馬云祿、李壽同他們說得很透徹,簡單幾句,便讓他們先回去了。 反正目前肯定是不可以消極怠工的,要不然,少不了苦頭吃。 望著他們離開的背影,陳國華嘆了一口氣:真是多事之秋啊。 轉眼又是第二天,其他都一切正常,唯獨北汽制造廠這邊,就不太好了。 閔乃大他們是花了兩天時間,這才終于把科研所給徹底掌控下來了。 辦公室里,祝永年正在翻閱著陳國華之前留下來的運算器改進技術資料。 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幾名研究員,此時還在等著他的回應。 只因為目前遇到了一個技術問題,而祝永年作為晶體管計算機的運算器元器件項目的領導者,原本對于現在陳國華提出來的集成式計算機的運算器是嗤之以鼻的。 畢竟祝永年認為,短時間內來說,不太可能完成集成式計算機的研發工作。 前幾天,在閔乃大等人的爭取下,也征得了王樹迎他們二部的首肯,于是這才接手了材料科研所。 只不過,現在接手之后,祝永年才發現,陳國華的設計方案是非常牛逼的,但技術層面的細節,卻讓人毛骨悚然。 把一百微米的晶體管放在巴掌大小的晶圓芯片上面,這怎么可能呢? 一百微米的晶體管,已經被制造了出來,這一點祝永年十分確定,因為他看過了。 并且,目前北汽制造廠已經在投建生產線了,其他軍工企業也都預定了訂單。 前面一段時間,就因為這個一百微米晶體管的事兒,上面沒少討論呢。 畢竟按照陳國華的意思,那就是生產出來之后,賣給外國人賺外匯。 上面的領導們都為了這件事吵翻天了,大家的意見都各不相同。 在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這邊,特別是祝永年看來,把晶體管賣給外國人,那就是資敵的愚蠢行為。 計算機可是未來‘發展規劃’的四項經濟措施之一,而晶體管便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這么重要的科研技術,怎么可能拿出去給外國呢? 以外國人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實力,只要有了一百微米的晶體管,豈不是很快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祝組長,請問您是否可以解答我們的問題了?” 時間已經過去了好一會兒,二部的研究員有些忍不住了。 祝永年聞言,不耐煩地揮手道:“我這不是正在看嘛,你們先去做其他研究吧,等下我再來找你們.” 二部的幾位研究員沒辦法,只好無奈地轉身出去了。 一邊走,一邊還不忘小聲嘀咕了一句:真是磨嘰,不懂就不懂嘛,還說什么讓我們等?人家以前陳主任在的時候,那可是立馬回答,都不帶一秒鐘的猶豫. 辦公室內坐著的祝永年聞言,頓時氣得臉色發青:混蛋! 另一邊,吳幾康也是被懟得啞口無言,除了無能狂怒,也不知道能干嘛了。 事實上,一開始他接手這個所謂的芯片制造研究車間,聽聞是研究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他還有些詫異呢。 盡管他不是專業搞光學研究的,但作為記憶磁芯材料的研究專家,觸類旁通之下,這個所謂掃描電子顯微鏡,還不是手到擒來? 結果,當他看到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組成名字時,頓時就有了一種不祥預感。 因為他看到了計算機主機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個部件罷了。 還有什么探測器、監控器等等之類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搞什么天文研究呢。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那些第一次看到科幻電影的清朝人一樣,只覺得三觀炸裂。 材料科研所有一臺晶體管計算機,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兒。 然而這臺計算機的主機,總不能是當做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一部分吧? 真要是這么搞的話,還怎么進行科研? 可聶景忠、王寶柱他們都說過了,當時陳主任就是這么說的。 又是陳主任!!! 吳幾康無奈,只好沉下心來,查閱之前陳國華留下來的那些技術,說什么也要掌控這個芯片制造車間。 傍晚,裴益民、齊北、馬云祿等十幾人再次來到翠花胡同找陳國華。 后者正在看書呢,倒是真的十分悠閑。 “陳主任,我們來看伱了.” 他們十多人,買了大梨過來,進門就開始喊了起來。 九月份是大梨成熟的季節,這個時候,市面上都有不少梨子賣。 前幾天,陳國華還特意去外面買了不少大梨。 嗯,他是特意在外面換了衣服,把頭發什么的都換了一下,直接去鴿子市那邊買的。 經歷過這一次的事兒之后,他變得謹慎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