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完對方的話之后,陳國華疑惑地看向對方: “請問你是不是啞巴?還是說你說的是外語?不好意思,我聽不到你的聲音,但我能夠看到你在說話.” 對面的奧列格頓時蒙圈了。 “我是說,我叫奧列格,我想邀請你去莫斯科” 看對方一個字一個地說著話,陳國華心里都笑開了花。 還別說,選擇性耳聾,真的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不好意思啊,同學,我不知道你在說些什么,我去找人幫一幫你吧.” 這個自習室,并不是只有陳國華和奧列格兩人。 反正陳國華知道,書架那邊,就還藏著一個人。 此時聽到陳國華跟奧列格兩人的對話,躲在一旁的這人,都差點沒忍住笑意。 陳國華起身準備去找人了,奧列格追了上來,但居然沒有追到,然后就在門口這邊,便看到陳國華已經叫到人了。 “同學您好,這里有個外國人,我聽不到他在說些什么,您看能不能幫幫忙?” 同學還挺熱情的,聞言當即便詢問奧列格,甚至還直接用俄語跟對方交流。 嗯,他們兩人交流是沒有問題的。 但同學轉告給到陳國華的時候,后者卻聳聳肩道: “同學您好,可能是我的耳朵有問題吧,我現在也聽不到您說話了” 靠! 該說不說,陳國華的演技真是超一流,把奧列格和那位同學都給蒙騙住了。 此時,他們兩人是十分懵逼的。 “同學你真的聽不到我們說話嗎?” 那位熱情的同學,甚至還在陳國華耳邊打了兩個響指,結果后者卻是沒有什么反應。 這個演技,只能說陳國華是真的拿捏住了。 還好這個同學比較好忽悠,那位叫奧列格的老外,也挺好忽悠的。 因此,陳國華樂呵呵地結束了這一次被邀請的事兒。 奧列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能說那些人沒有調查清楚。 如果知道陳國華是一個聾子的話,那么奧列格絕對不會來這邊的。 之前那位德米特里,來了一趟北大之后,直接人間蒸發了。 坐在自習室里面,陳國華雖然是在寫論文,但心中卻是暗笑:那位奧列格的家伙,還挺好忽悠的。 旋即,他又嘆了一口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 只要快點度過眼前的難關,那么到時候,類似奧列格這樣的人就不會再來打擾他了。 同時他心中也對附近跟著他的那些人有些怨言:為什么要放這些人靠近自己呢? 真特喵的壞! 下課鈴聲響起,陳國華接到了于沫離,她抱著書本,在他面前嘰嘰喳喳地分享著課堂上的樂趣。 醫藥系的課程,肯定會了解很多藥物層面的一些背后故事。 比如現代版神龍嘗百草、李時珍挖藥等等,涉及到了很多有毒、無毒等等之類的藥物。 “以后跟你們班上的同學來往時,還是得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得罪別人” 踩著二八大杠,聽完身后媳婦的話,陳國華淡淡地說了一句。 于沫離頓時嘟嘴道: “國華哥,我又不是那樣的人,怎么可能會得罪別人呢?”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我以后肯定會注意的,而且我在班上還是很受歡迎的.” 她也是冰雪聰明的才女,當然知道陳國華為什么這么說。 畢竟陳國華現在經歷的事兒,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然而,陳國華想要說的并不是關于他自己的事兒,而是類似化學、醫學等層面的學生,一旦同學之間發生了矛盾,很容易出事兒。 上輩子的時候,可沒少這樣的相關新聞報道呢。 比如清北的那個才女朱令,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黃洋等等。 活生生的例子,血淋淋的教訓。 陳國華也沒有說太多,免得于沫離反感,甚至是叛逆。 接下來幾天,陳國華就待在家中,沒有再外出了。 而程孝剛、呂進雄等人,則是在工作時間找到了陳恭祿、云婉裳、胡萍姑等人,希望可以說服他們,讓他們來說服陳國華。 可惜這件事也同樣未能奏效。 特別是云婉裳,她才不管那么多呢,直接就一句話頂了回去,誰也不能夠強行改變她兒子的想法,他自己有決定自己未來生活的權利,無人可干涉。 就這樣,程孝剛他們提出來的方案,全都失效了。 王樹迎知道結果之后,沉默了好久。 童敬之也很快清楚了這件事,當即便親自來到了翠花胡同。 “呵,原來是領導啊,您是要來帶走我的嗎?行啊,我現在就跟您走。” 陳國華看到對方之后,冷笑了一下,當即便準備起身,跟對方離開。 就很老實,不會有絲毫反抗。 “坐!”童敬之大馬金刀地坐在他對面,語氣不容置疑: “我來不是帶你離開的,而是想問問你為什么不愿意去醫藥技術研究所?” “我為什么要去?”陳國華反問道,童敬之頓時皺眉,沉聲說道: “這可是你唯一能夠自救的辦法,你確定你不去?” “自救?領導,您想讓我證明什么?全都是莫須有的罪名,一封舉報信而已,就可以把我踢下來.” 冷笑連連的陳國華,已然不會顧忌那么多,直接火力全開: “呵呵,我不知道這里面究竟還發生了什么事兒,但我這一生所走過來的路,清清楚楚,干干凈凈,明明白白.” “所以,我不知道我還需要證明什么,還需要怎么樣的自救” “那么請問領導,您可以解釋一下么?” 童敬之早就領教過陳國華的牙尖嘴利,此時當然不會覺得很詫異。 聞言,當即便跟陳國華說起了關于DNA親子鑒定技術的事兒。 聽到這件事,陳國華心中詫異,表面上卻沒有什么絲毫的反應。 對于這件事兒,他其實可以去做,但沒有必要。 因為去年他跟陳恭祿、云婉裳相認的時候,身體所帶來的反應,讓他十分確信,原身就是陳恭祿和云婉裳老兩口的兒子。 所以,即便他去了醫藥技術研究所,協助那位年桂圓專家完成了DNA親子鑒定技術的研發工作,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他無所畏懼,卻不會去做這件事。 畢竟事實已經十分清晰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就是陳恭祿的兒子,這根本沒有什么好質疑的。 偏偏眼前這位有關部門的領導,就是非要質疑。 身為京城市民,陳國華很愿意配合調查,但是這件事,就不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內的。 別說其他,只要他答應了,那么短時間之內,都別想擺脫這個泥潭了。 其他人可能不清楚,DNA親自鑒定技術的難度,但陳國華絕對非常清楚。 比如DNA親自鑒定技術之一,便是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的辦法。 這個辦法已經涉及到了更加高深、系統且龐大的基因遺傳層面的知識。 僅僅只是其他的技術都十分復雜了,以現如今內地的科技水平,五年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原時空的歷史上,內地在八十年代才開始進行DNA親子鑒定技術的研發工作。 而實際上,在一九八四年的時候,外國遺傳學家杰弗里斯才發明了DNA親子鑒定技術。 反正在現在來說,陳國華幾乎沒辦法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去完成這個任務。 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設備、生產力落后等原因導致的。 “你真的不去醫藥技術研究所?” 童敬之深吸一口氣,沒有回答陳國華的話,反而又問了一句。 見陳國華搖頭,再次給出了一個否定的回答,童敬之便冷冷說道: “希望你能一直這么嘴硬?!? “領導,慢走不送!” 這件事過后,陳國華的生活居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靜當中,就連那些監視他的人也撤離了。 便是類似奧列格這樣的人,居然也沒有再出現過了。 這就很美好嘛! 陳國華覺得空氣都清新了不少。 窗外飄著雪,氣溫很低,室內溫暖如春,火爐里的蜂窩煤燒得正旺,給這個室內一直持續提供熱量。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十二月已經成為了歷史。 港島,華潤公司,正在總經理辦公室內看報紙的柳冠中,突然眉頭緊鎖。 只見一家名為星島日報的港島報紙,上面報道了關于北美那邊的晶體管技術突破的事兒。 那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發出來的公告,表示他們公司已經突破到了兩百微米晶體管技術,很快就可以突破到一百微米以下了。 屆時,他們仙童半導體公司將再次引領全球的半導體產業。 “才兩百微米就報道出來,這個技術突破也不是很快啊.” 盡管柳冠中的語氣有些不屑,但他的眉頭卻是緊鎖著。 只因為去年八九月份,內地這邊已經拿出來了一百微米的晶體管技術,并且在很多地方都申請了專利。 當時仙童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公司等半導體巨頭們,紛紛宣布加入晶體管縮小技術的研發當中。 他們這些巨頭也不是傻子,投入了這么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晶體管縮小技術的領域,當然不是為了騙股民。 而是因為這里面的利潤,這絕對是半導體未來的發展方向。 眾所周知,原時空芯片之父的杰克基爾比就是德州儀器公司的研究員。 基爾比在一九五二年的時候,還是在全球聯通公司上班。 但由于北美反壟斷法的壓力,貝爾實驗室便向全美三十八家公司低價授權晶體管的生產許可,其中就包括了全球聯通公司。 也因此,基爾比有機會進入貝爾實驗室,參加為期兩周的晶體管技術研討會。 有了這個經歷之后,基爾比后來加入了德州儀器公司。 也就是基爾比剛加入德州儀器公司的這一年,一九五八年的八月,他就發明了集成電路。 這個家伙是想到了曾經大不列顛雷達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一九五二年的一次會議上提到的一句話: 隨著晶體管的出現和對半導體的全面研究,現在似乎可以想象,未來電子設備是一種沒有連接線的固體組件。 所以在這樣的思路引導下,基爾比就在研究、調整中,將不同的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等放在硅片上制作出來了集成式電路。 從一九五八年到現在的一九六零年初,不管是仙童半導體公司,還是德州儀器公司,都知道了集成式電路的重要性。 而尺寸縮小的晶體管技術,則成為了推動集成式電路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特別是內地這片科技荒漠,如此不毛之地都能夠研發出一百微米的晶體管技術,有著眾多技術高超、且在半導體行業苦心經營了很多年的科學家的北美,不可能研制不出來尺寸更小的晶體管。 所以,即便是現在的兩百微米晶體管技術,也依然讓很多北美股民興奮異常。 下一次,肯定能夠追上內地了吧? 或者內地在去年九月份放出來的消息,只是騙人的把戲罷了。 不少喜歡自欺欺人的人,總會利用阿Q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我催眠。 柳冠中看完這份報道之后,又重新查看了幾遍,接著寫了一封信,連同這份報紙一起傳遞回了京城。 幾天之后,文津街衙門辦公室內的一場科技研討會正在舉辦當中。 華羅庚、閔乃大、吳幾康、陳啟宏等計算機領域專家,以及林蘭英、楊世賢、雷海宗等半導體行業專家,全都列席了會議。 會議的內容就是關于晶體管的事項,探討一件事兒:之前陳國華帶領技術團隊研發出來的一百微米晶體管是否應該放到國外進行售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