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65章,振華研究所-《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1/3)頁

    一九六零年一月中旬,此時距離春節也還剩下不到半個月了。

    翠花胡同,陳家客廳里,陳國華恭恭敬敬地給領導倒茶水。

    這一次是熱情、恭敬和崇拜,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只因為這一次來人不是王樹迎,也不是童敬之,而是伍先生。

    “小陳,你又準備編寫論文???看得出來,你最近很努力地做理論研究啊.”

    伍先生的笑容十分溫和,且充滿了感染力。

    陳國華態度謙恭地說道:

    “是的,領導,我今天上午剛從數學期刊那邊回來,鹿喬山主編跟我聊了很多關于幾何學、代數的拓撲證明等方面的研究”

    “他希望我可以在這些方面多做一些理論研究,填補一下我們內地在在這方面的空缺.”

    聽到陳國華的話,伍先生呵呵笑著應了幾句。

    實際上,他對這些數學層面的高深研究,并不懂。

    只是在開會的時候,簡單聽說過,比如華羅庚、段學復等數學家們,就沒少提這些。

    所以伍先生也只是知道有這樣的名詞,可具體是干嘛的,他就不知道了。

    當然了,他也不是搞這些方面的研究專家,不需要懂這些。

    簡單寒暄過后,伍先生就開始詢問陳國華關于一百微米晶體管的事兒了。

    這是今天,他來找陳國華的第一件事。

    畢竟陳國華是這個項目的領頭人,當初也是極力推薦賣掉晶體管賺外匯的。

    聽完伍先生的話,陳國華當即便搖頭說道:

    “領導,我們已經錯過失了很多錢啊”

    “從去年九月份到現在,整整四個月的時間,這么多時間,我們能賺上百萬,甚至是幾百萬美刀的外匯了,唉”

    “我聽說現在我們需要還債,那么這些外匯完完全全可以用來抵債嘛,可惜了”

    “現如今,西方已經研制出兩百微米晶體管了,那么距離他們突破一百微米晶體管技術,就只剩下幾個月了,甚至都不足兩個月.”

    伍先生聞言,頓時驚訝地打斷道,“他們很的有那么快?”

    對此,陳國華肅然點頭表示:

    “雖然我沒有去過外國,不知道他們那邊是什么情況,并且我們跟他們還是對立的立場,但我們必須得承認,人家的科研實力,就是比我們要強大得很多.”

    “我猜測的是兩個月,可實際上會不會是兩個月,誰也不知道.”

    “從我自己的視角來看,如果我現在還掌管材料科研所,那么,我們現在已經突破到五十微米,甚至下個月的話,應該能夠突破到三十微米的晶體管了”

    “但是一步慢,步步慢”

    后面的話,陳國華沒有再說了。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鐵一樣的事實,更是內地經歷過的血淋淋的教訓。

    只要是國人,幾乎都知道過去那段歷史,無需多言。

    伍先生作為領導,當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些。

    畢竟當初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口號。

    “那我聽說你不想回材料科研所,這是為什么呢?”

    突然間,伍先生就把話題跳到了這里。

    剛才晶體管這件事,伍先生已經知道了陳國華的意思,所以就直接跳到了第二話題。

    這也是他今天親自來找陳國華說的事兒。

    后者呆了呆,他沒想到伍先生來找自己,居然是為了這件事。

    如果是其他人來詢問他為什么不愿意重回材料科研所,那么陳國華必然會嘻嘻哈哈地糊弄過去。

    但,伍先生來問,他必須得認認真真地回答。

    而且,還得考慮清楚之后,再說。

    因為他一旦說出去了,那么很有可能就沒辦法再改變了。

    “領導,離開材料科研所,也不是我的本意,我當初被帶走的時候,也是很懵的.”

    斟酌了一會兒,陳國華這才開口道:

    “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個月,我現在也考慮清楚了,既然上面不希望我繼續做科研工作,那么我就做理論研究,畢竟我還養活我自己和我媳婦.”

    嗯,這是很樸素的訴求。

    “前段時間,二部、工業部、北汽制造廠等領導也陸陸續續找過我,還有有關部門的童處長也同樣找過我”

    “他們都希望我回去或者自證,但我不想就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也不可能再回去?!?

    “如果上面還需要我繼續干科研工作的話,那么我只會自己組建一個研究所,我要親自挑人.”

    “因為我不想再被人突然舉報了”

    這個訴求,有點過分,但可以理解。

    伍先生沉吟著點點頭,笑著試探性地詢問道:

    “如果上面允許伱自己組建研究所的話,你想研究什么?”

    陳國華聞言,頓時驚呆了。

    領導的話,可不是隨隨便便說的,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會說出來的。

    或許,這就是上面給他的補償?

    所謂的親自組建研究所,肯定不是私人的,絕對是公家的。

    這一點,絕對沒辦法妥協。

    就算是陳國華自己,也不會真的去搞私人研究所,因為這是在找死。

    他所說的研究所,就是更加純粹的一個科研場所,只對上面的領導負責,不需要再看其他單位的臉色。

    于是,他強壓著內心的狂喜,跟伍先生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領導,我肯定會繼續半導體和計算機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工作,因為這絕對是未來我們超越其他國家的致勝法寶之二.”

    “這個科研所,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只對您負責,我不想再被其他人干預.”

    “當然,必要的監管也是需要的,我希望是從剛剛復原的軍人當中挑選保衛科,從剛入職沒多久的機關單位挑選財務人員.”

    “還有,這個科研所,我希望是國華研究所的名字.”

    “這個研究所我可以做到自負盈虧,所得的利潤,一半上交,一半必須留在研究所內,用于后續的研究.”

    看著興奮不已的陳國華,伍先生不由莞爾。

    這小子絕對是胸有溝壑的一個年輕人,只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居然想著組建一個研究所,然后讓他來親自負責?

    肯定不可能??!

    他事情那么多,哪有時間管理這樣的一個研究所???

    然而,接下來陳國華的話,卻是讓伍先生不得不認真起來了。

    只見越來越興奮的陳國華,直接道歉地站起來說道:

    “領導,很抱歉,您先稍等我一下,我最近這段時間除了寫論文,還做了很多規劃,我想給您看看.”

    過了一會兒,陳國華從書房里抬出來一個大箱子。

    箱子里面都是書稿,密密麻麻,全都是手寫出來的。

    但那些字,很好看,雖說不是印刷出來的,但比印刷出來的還要好看。

    畢竟漂亮的字跡更加鮮活靈動,跟印刷出來的呆板一致的字體,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伍先生呆滯地翻看著這些書稿,上面還有些是圖紙,不敢置信地看著陳國華:

    “這些都是你在過去四個月時間里寫出來的?這一整個箱子都是你寫的?”

    真的是不可思議??!

    這么大的箱子,少說也有上百本書吧?

    一本書就算只是二三十萬字,除去圖紙等之類的,那么這里也有兩千多萬字吧?

    開玩笑呢!

    陳國華憨憨笑著,摸了摸腦袋,道:

    “其實不是的,我之前也有寫了很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圖紙,很簡單的”

    “領導,這些不是重點,我給您看這個.”

    “未來的計算機,千萬次運算速度絕對會被淘汰掉的,我設想的是大規模集成式計算機.”

    “比如我們把晶體管研制到納米級別,一旦到達這樣的程度,那么我們的芯片就能夠建立高樓大廈了”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研制出每秒過億次、十億、百億和千億次運算速度的超級計算機”

    “還有,領導您在看這些,光刻機技術,我給我們半導體行業研制出來的超級技術.”

    或許是擔心領導不太能夠理解每秒一億次運算速度計算機,到底有什么威能。

    陳國華直接拿蘑菇蛋、核潛艇等方面的研究來做對比。

    “領導,這一臺一億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就可以抵得上五十名計算能力很強的數學研究員”

    “十億次的話,能夠抵得上兩百到五百名數學研究員.”

    “如果我們現在有一臺十億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那么研發蘑菇蛋的時間,最少可以縮短三年時間.”

    去年六月份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用八年時間,來完成蘑菇蛋的科研任務。

    盡管陳國華現在在伍先生面前,他是裝作不知道這件事。

    但他既然提出來了縮短三年時間,肯定不是無的放矢。

    畢竟他之前可是跟物理研究所二部有過合作的,所以知道一些計算層面的需求,也情有可原。

    伍先生聽到這里,眼睛閃過一絲精光。

    只聽伍先生目光炯炯有神地盯著陳國華,用嚴肅的口吻,道:

    “小陳同志,你要對你說的話負責任,十億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我們真的能夠研制出來嗎?”

    后者點點頭,表情同樣嚴肅,以及充滿了堅定:

    “領導,我敢保證,我連圖紙都已經設計出來了,相關的技術還沒徹底完善,但我想肯定沒有問題.”

    “最關鍵的還是技術員、研究員等等,他們能不能跟上我的步伐,這一點十分重要.”

    “領導您也知道,我搞科研的時候,十分講究效率,也喜歡跟大學生,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打交道,因為他們才是最有創造力的一群人,他們的思維十分活躍,能夠在交流中,大家都可以得到進步.”

    為了實現自己組建科研所的目的,不再受人鉗制,陳國華也是拼了。

    他說了這么多,就不相信伍先生和上面的領導,會不心動。

    畢竟對于現在的內地來說,蘑菇蛋絕對是排在所有科研項目當中的第一位。

    而能夠輔助蘑菇蛋研究的超級計算機,怎么可能不會被重視呢?

    更別說計算機還是‘發展規劃’的四項經濟措施之一,上面當然會支持啊。

    十五分鐘之后,伍先生這才了解到了陳國華的整個技術項目的全貌。

    他也不由為陳國華的規劃,感到十分震驚。

    震驚之余,他這才露出了笑臉,輕松了下來。

    想到今天來找陳國華的目的,伍先生笑道:

    “既然你已經有了想法,那么我跟上面聊一聊這件事,不過關于科研所的名字,國華研究所?”

    “這個名字不行,唔,改一個.”

    “對了,你們四兄弟的名字是叫振興中華對吧?那就叫振華研究所吧,怎么樣?”

    此話一出,陳國華心里激動不已。

    時間都過去了四個月,終于是差不多到了結束的時候。

    畢竟伍先生都來了,而且還親自跟他說修改研究所的名字,那么這件事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何況,國華研究所和振華研究所這兩個名字,其實差別不是很大。

    不管是國華還是振華,別人聽了也很少會以為這是個人研究所。

    當然了,振華研究所雖然是普通大眾化了一點,但也挺好聽的。

    振興中華嘛,這不就是陳恭祿一家的追求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