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72章,合作和糟心事-《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1/3)頁

    門口來的客人,不是其他人,而是王樹迎。

    跟在王樹迎一起來的同志,還有774工廠的朱大宇和徐燕謀,以及985工廠的程博鴻跟崔明奇,總共五人。

    “嚯,汪書記、戴教授,你們也在這里啊?真是奇了怪了,你們居然也能碰到一起?”

    王樹迎看到汪兆惠和戴希璋兩人的時候,忍不住挑眉了一下。

    好家伙,這可真是少見呢。

    畢竟一個是京城鋼鐵廠的一把手,另外一個則是工業部第九研究所的主任,兩人看似都是各自單位里的一把手,但后者可是教授啊。

    都是不太相關的人,來到陳國華這邊的辦公室坐著,當然有點奇怪了。

    “呵呵,這有什么奇怪的呢?”

    見汪兆惠打著哈哈,陳國華也不知道他們之間有什么矛盾。

    此時他只想打發他們先離開再說。

    然而,汪兆惠和戴希璋兩人卻不急著離開,反倒是想留下來參觀一下振華研究所。

    對此,陳國華以項目保密為由婉拒了。

    他是沒時間,所以懶得帶這些人參觀了。

    同時他還不忘叮囑,不要把他在振華研究所工作的事兒說出去了。

    畢竟他可不想過幾天,振華研究所都是北汽那邊的老熟人。

    現如今,他自己忙碌了起來,就很少跟北汽那邊的人聯系了。

    不管那邊是什么情況,暫時來說,他不想理會。

    當初那位舉報他陳國華的人,他當然知道這樣的人特別喜歡蹦跶。

    只要對方一蹦跶,那么必然容易出事兒。

    到時候,西伯利亞冷風過境的時候,這種人,絕對不會甘于寂寞的。

    所以,只需要靜靜等著就是了。

    凡是過于高調的人,最后都不會有什么好的下場。

    在這樣的時候,陳國華就沒必要去想著這些事兒,先做好自己的事兒。

    到時候,有機會了,他在背后推動一把,呵呵,看那些人怎么死。

    聽到陳國華的叮囑,汪兆惠和戴希璋兩人盡管有些驚訝,但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那好,陳主任,我們就打擾了,到時候關于合金材料的研發技術問題,還請多多指教一下.”

    “指教不敢當,戴教授,我們互相學習吧,呵呵。”

    陳國華剛應了一句,便聽到徐燕謀驚訝地問了一句:

    “陳主任,我能問一下,您剛才和戴主任說的合金材料是什么材料嗎?”

    5341工廠出身的徐燕謀,本身也是技術人才。

    之前五十微米晶體管項目完成之后,徐燕謀來過振華研究所一次。

    只不過,陳國華沒想到對方居然對合金材料也這么感興趣。

    正納悶之余,王樹迎也表達了自己的好奇之心,便是程博鴻等人也同樣面露驚訝詢問的神色。

    得,這么多人都好奇,那就坐下來一起繼續聊聊吧。

    關于陳國華需要研制離子加速器這件事,在場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聽說的。

    特別是徐燕謀、程博鴻、朱大宇和崔明奇他們四人,之前絕對是不知道這件事的。

    王樹迎當然知道了,之前離子源剛研制出來之后,他就跟邱宗岳一起過來了。

    那會兒,陳國華把不少關于離子注入設備的研發計劃給說了出來。

    盡管陳國華有點不想跟王樹迎這個人合作、接觸,但現實情況就是,對方是物理研究所二部的人,暫時來說,他還繞不開對方。

    所以,即便討厭對方,但暫時也只能這樣了。

    離子加速器這個裝置,跟離子源不同,它需要用到的材料比較特殊一些。

    在陳國華的設計方案里,需要用到的是合金這樣的超導材料。

    超導合金材料的優點就不需要多說了,強度高、熱強度高、抗蝕性好、低溫性能好等等。

    在離子加速器的小型化當中,這樣的超導材料,就有無比的優勢。

    因此,陳國華才會有如此高的技術要求。

    當然了,陳國華除了拿出設計方案之外,技術也拿了出來。

    否則的話,當初二組趙志賢把資料給到京城鋼鐵廠的時候,對方早就不干了。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技術資料上面寫的這一點.”

    為了讓眾人更好地理解自己需要的超導材料,陳國華直接拿出了技術資料,現場給大家上課。

    “我設計的這種合金材料,跟一般傳統的精煉、熔融和鑄造技術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可能會造成模具的損壞.”

    “也因此,我在這份方案里面也說過,關于這個合金材料的研發資金,我們振華研究所會承擔全部.”

    “基于此,汪書記,戴教授,我得再跟您二位說一遍,你們必須嚴格按照我給的技術方案和實驗步驟進行”

    就在這個時候,徐燕謀突然開口道:

    “陳主任,不知道我們5341工廠能不能也派人加入這個項目?我們到時候只需要技術授權就可以了.”

    對此,陳國華當然滿口答應了下來。

    只不過,汪兆惠和戴希璋兩人的臉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啊!

    這些人都是見著肉就要張口是吧?

    眾所周知,陳國華親自負責的項目,幾乎都是很快成功的。

    換句話說,這等同于白撿的功勞。

    所以汪兆惠和戴希璋兩人可不希望有太多人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來,把功勞都分潤走了,他們還剩下什么呀?

    至于汪兆惠和戴希璋兩人之所以能夠達成合作,自然是因為彼此之間的互補關系。

    加上戴希璋可是親自作出了承諾,必然會派遣不低于十人的研發小隊參與到項目當中。

    甚至,必要時,他這個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主任,也會親自參與其中。

    有了這樣的保障,汪兆惠兩人自然是一拍即合啊。

    可現在的徐燕謀也要參加進來,便是一旁的王樹迎也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以及程博鴻跟崔明奇兩人也張口了。

    陳國華一聽,頓時也察覺到了什么。

    呵,合著大家伙都把這個合金材料的項目,當成了香饃饃唄?

    要不然大家怎么那么熱衷地爭搶這個項目呢?

    科研項目又不是什么吃飯喝水那么簡單的事兒,說成功,就能成功啊?

    但陳國華似乎忘記了自己在過去的一兩個月內,成功拿出來了五十微米和離子源這兩大重要科研成果的事兒了。

    盡管看起來,這些都是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可是,如果計算一下,去年九月份之前,陳國華拿出來的成果,那絕對是令人瞠目結舌了。

    很多人只是選擇性地遺忘了很多事兒,也不會把這些事兒給綜合起來研究。

    然而,聰明人還是有不少的。

    否則的話,王樹迎他們今天也不會上趕著過來了。

    最聰明的人,莫過于趙忠堯教授了,人家直接把整個研究所都給弄進來了。

    別管其他,只要是出了成果,那么原子所二部,準少不了一份功勞。

    再說了,陳國華就不是一個吃獨食的人。

    “好了,這個項目有京城鋼鐵廠、九所和5341工廠參與的話,也差不多了”

    最后,還是陳國華趕緊制止了此事。

    免得他們吵起來,那他的腦瓜子肯定要嗡嗡叫了。

    “對了,程書記,徐主任,伱們來找我是有什么事兒嗎?”

    說罷之后,陳國華又看向程博鴻跟徐燕謀等人,至于王樹迎,被他給無視了。

    物理研究所二部有什么事兒,陳國華不想跟王樹迎直接對接。

    但想來想去,王樹迎找他,也無非就是計算機的事兒罷了。

    估計跟材料科研所有關,陳國華猜到這里,就更不想跟王樹迎說話了。

    “陳主任,我們知道你最近正在研發中性質譜儀這個設備,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參與其中呢?”

    聽到程博鴻的話,陳國華愣了一下,好家伙,親自給他送人來了?

    這是什么情況啊?

    算了,陳國華也不想那么多了。

    只不過振華研究所目前是還有不少的房間還沒投入運營,可終究不好請來太多外來的人。

    原子所二部還好說,畢竟那是邱宗岳點頭,加上原子所這個單位不一樣。

    人家跟振華研究所是兄弟單位,都是邱宗岳在管著的。

    加上也是保密單位,甚至保密級別比振華研究所高多了。

    可是985工廠等,陳國華就不太了解情況了,所以還是算了吧。

    先婉拒了再說。

    過了一會兒,戴希璋、汪兆惠、程博鴻等人都離開了,就只剩下王樹迎一人了。

    后者也跟陳國華說了一下,就是關于材料科研所的事兒。

    此時的材料科研所,目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卡在遮掩式光刻的這個步驟,寸步難進。

    潔凈室還是陳國華留下來的,但似乎還不夠潔凈。

    好不容易雕刻出來了一張光掩膜,結果研制出來的光刻膠,不合格。

    所以,根本無法進入曝光這一步。

    看似距離制造出芯片,只有一步之遙,結果卻是咫尺距離,千里之遙啊。

    就完完全全卡死在了最后這一步,以閔乃大為首的一眾材料科研所人員,全都要崩潰了。

    原本他們已經退出了投影式光刻這個技術,選擇了更加簡單的遮蔽式光刻。

    可依然是讓人絕望啊。

    王樹迎陳述了材料科研所的現狀之后,便是希望陳國華可以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對此,陳國華表示,他無能為力。

    并且他還給了很充分的理由。

    一來他現在很忙,時間上根本允許他拋下振華研究所,跑去幫助別人。

    就算他再偉大,也做不到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舉動。

    二來,遮掩式光刻這個技術,他早就說過了,這玩意兒行不通。

    還浪費錢,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上馬投影式光刻呢。

    要不然現在的陳國華,也不會直接照著投影式光刻這個項目進發了。

    三來,材料科研所那邊,那么多人,從去年九月份,更準確來說,是從八月份就開始了。

    可是直到現在,也沒能弄出來,陳國華可不認為自己參與進去之后,就能很快解決這些問題。

    再說了,他以什么身份參與?

    最后一點,早在振華研究所成立之前,他就跟伍先生說過了,不再沾材料科研所的事兒。

    說到最后面這一點理由的時候,陳國華的語氣已經不那么輕松了。

    但他很快就恢復了平靜,內心深處,對王樹迎的厭惡,就更深了。

    后者不可能不知道他跟閔乃大等人的恩怨,雖說也只是小恩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