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73章,我要好好活著(第三更)-《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3/3)頁

    “好了,今天的離子注入課程就上到這里了,大家下課之后,還是要多去看看相關的物理知識,你們的基礎還是有點不夠扎實啊.”

    講臺上,陳國華聽到鈴聲響起,很準時地結束了自己的課程。

    臺下的一眾同學,聽到他的話,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好家伙,又不是每個人都像薛晉權他們這樣的超學神,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超一流的。

    畢竟物理微觀層面的知識,可不是那么簡單就可以學會的。

    更別說,他們這可是計算數學系啊,讓他們學習高能物理學,是不是有點太過強人所難了?

    陳國華可不管這些,拍拍手就離開了教室。

    當初學這門課程,還是他們自己要求的,誰讓他們自己說,對離子注入設備的研究,很感興趣呢?

    否則的話,陳國華都準備給他們講一講進階版的程序語言編程了。

    要知道,現在振華研究所已經把離子源給研制出來了,距離離子加速器、中性質譜儀等研制項目的完成,也不會很遠了。

    搞掂了這些項目之后,那么下一個階段就是光刻機了。

    還有光刻膠、薄膜沉積等設備也解決之后,那么芯片制造就近在咫尺了。

    只要能夠制造芯片了,那么陳國華就可以很快把上億次、十億次的計算機給造出來了。

    有了這樣的計算機之后,陳國華再把配套的技術設備重新梳理一下。

    然后申請更多的原材料,直接造個幾十臺集成式計算機出來。

    只要有了這樣的計算機,那么編程工作就可以開展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龐大的計算機系統程序了,第二件事就是要搞文檔應用程序,第三件事就是漢字編輯應用程序,比如五筆打字。

    至于說拼音這個應用程序嘛,可能還不太行。

    有了這樣的程序之后,再把電腦打印機給弄出來,嘖,現代化辦公不就出現了嗎。

    想法有點美,但能不能做到,還是兩說。

    從走廊離開的陳國華,正想著事兒呢,就被徐翠薇給攔住了。

    “陳老師,先別走,徐教授有事找你。”

    “好!”

    老徐找自己?

    走進教研室的陳國華,看到了老徐,以及老徐辦公桌旁邊站著的段學復。

    “教授,段主任,剛才聽徐導員說教授您找我?什么事兒啊?”

    徐獻瑜聞言笑著指了指段學復道:

    “是段主任找你。”

    后者此時有點激動,沒有直接說事兒,而是恭維了一下,最近陳國華在數學期刊上面發表的關于幾何學、拓撲學等層面的論文。

    對于這件事,陳國華不太想吐槽。

    其實他剛才之所以想到,在有了集成式計算機之后,要第一時間把打字應用程序和打印機等先拿出來,便是因為論文的事兒。

    或者說最近他都十分頻繁地使用打字機,盡管每分鐘的打字速度很快,但陳國華還是更喜歡電腦的鍵盤打字。

    鍵盤打字可以進行詞根聯想,只要深入進行開發,那么到時候的打字速度,絕對不是現在的打字機能夠比擬的。

    更何況,現在的打字機,那可是十八盤啊,光是想想就有些頭皮發麻。

    現在是一九六零年了,經過幾年時間推廣簡體字,目前的使用習慣上面,已經十分接近后世的了。

    所以常用漢字肯定是超過三千字的。

    這么多漢字,如果是在電腦上面的話,那就簡單多了。

    但在打字機層面,算了,說多了都是淚。

    偏偏,陳國華每天都需要編輯不少文字。

    并不僅僅只是論文,還有其他的文字工作,因此他幾乎離不開打字機。

    數學期刊的鹿喬山主編,找過他好幾次。

    都是希望他繼續多寫一些幾何學、拓撲學等層面的論文,就差讓陳國華去證明那些十分困難的數學難題了。

    畢竟最近一段時間,鹿喬山又托人從國外帶回來了不少外國數學期刊,其中便有不少周煒良的數學論文。

    后者這個人,雖說不愛國,但不得不承認,人家的數學能力,確實非常強。

    有人是這么評價周煒良的:他是移居北美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周煒良此人在學術界的地位。

    鹿喬山便慫恿陳國華,多寫一些相關論文,在幾何代數等領域,全面超越周煒良。

    一個是愛國的,一個是不愛國的。

    難免會被人拿來對比。

    其實陳國華是拒絕過鹿喬山,畢竟他真的很忙。

    但架不住對方的軟磨硬泡,加上周煒良這個人性情淡泊,不爭名利。

    反倒是讓陳國華覺得,跟這人在學術領域上面有思想碰撞,那也是挺不錯的一件事兒。

    畢竟他現在可沒有什么數學老師,最多就是跟段學復他們這些北大數學系教授交流一二。

    就連華羅庚,這位之前他很想拜師的院士,從去年九月份之后,他也沒有跟對方接觸過了。

    因此,如果陳國華還想在數學思維、學術能力等方面,有所進步,確實要多思考一二了。

    現在聽到段學復這位北大數學系主任的恭維,陳國華苦笑著罷手道:

    “段主任,您就別埋汰我了,我這點微末成績,哪能在您面前班門弄斧啊”

    “不不不,陳老師你太謙虛了.”

    兩人客套了一下,見對方遲遲不肯說事兒,陳國華只好主動詢問。

    段學復這才說道:

    “是這樣的,我們系有位老師今天急性闌尾炎,剛才第二節課的時候就已經送去了附屬醫院那邊治療.”

    “我們系的其他老師又都有事兒,我就想過來這邊借個人幫忙頂一下,陳老師,要不您幫個忙?”

    這都快上課了,您這才開口?

    而且剛才他不問的話,是不是段主任您還想繼續客套下去?

    陳國華瞪大眼睛,“段主任,您也知道,我還有其他事兒要忙.”

    “陳老師,就兩節課,怎么樣?”

    想到之前對方那么大方地批準了好幾位數學系的學生來振華研究所兼職,陳國華想了想,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還是詢問了一下,是什么課程?

    結果一聽,是幾何學的課。

    得!

    難怪剛才把他一通夸贊呢,合著早已經瞄準了他呀。

    沒辦法,陳國華只好來到數學系這邊的教室,然后準備給大家上課。

    結果他走進教室之后才發現,居然是大課,這少不得有四五個班級一起上課啊?

    既然是這樣的大課,那就基礎一些了,反正太高深的話,估計他們也聽不懂。

    “大家好,我是陳國華,是你們今天的代課老師。”

    講臺上,陳國華開口說道。

    下面的上百號學生,都好奇地看著他,其中還有好幾位是振華研究所的兼職學生呢。

    關于陳國華的大名,在北大這邊,很多人都不陌生。

    畢竟只花了一個學期多一點,就從北大畢業的學生,而且半年之后又回到學校教書的大佬,絕對是非常少見的。

    反正很多學生都知道陳國華的大名,不少人也見過他。

    只不過,大家都沒有想到,陳國華居然還能教大家幾何學的課?

    盡管計算數學這個專業里面也會有部分數學的知識,但那是數值計算方法或者數值分析啊。

    其內容更多是代數方程、線性代數方程組、微分方程的數值解法、最優化計算問題等等。

    跟幾何學是不同的學科領域了。

    幾何學是數學的一個基礎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等空間區域關系以及空間形式的度量。

    好奇歸好奇,大家都沒有說什么,反而是乖乖聽課。

    畢竟陳國華可是大佬,學生們雖然也很自信,但還是不太敢跟大佬去較真這些。

    反正接下來,陳國華會講課,如果講得好,那么到時候必然會有一些學生找事了。

    只不過,班上的同學們都失望了,陳國華的課程不僅上得好,而且講得也非常不錯。

    但是,不少沒有預習到后面課程的學生,可就慘了。

    只因為陳國華講課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并且連著的兩節課,中間休息的十分鐘,他居然也沒有停下來。

    大家都不太清楚,那幾位振華研究所的兼職學生,也納悶不已。

    按理說,陳主任應該是一個準點下課,很少拖堂的老師才對。

    可今天是怎么了?

    他們自然是不知道陳國華此時在干嘛,因為他的大腦,現在異常的活躍。

    他只想著盡快結束這門課程,然后他要開始自己的研究了。

    過去的幾個月里,他也沒有停止在幾何、代數、拓撲學等層面的研究。

    并且在鹿喬山提出來的好幾個猜想等高端數學難題中,他自己找了一個方向進行研究。

    也因此,他也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數學思維邏輯,并且被這些難題給難住了。

    在第四節課,也就是今天上午最后一節課進行到了一半之后,陳國華終于結束了的今天的課程內容。

    “好了,我已經講完了,接下你們自己自習。”

    說罷,陳國華就直接在黑板上,干起了自己的事兒。

    臺下的學生們,全都瞪大了眼睛:這是在干嗎?

    這群學生都是大二學生,基礎是非常不錯的,但見識有限。

    不過,他們很快就看清楚了陳國華在黑板上面的公式。

    “這不是我們幾何空間里面的知識嗎?”

    “不是啊,他在用線性微分方程的公式,咦,不知道陳老師在寫什么.”

    學生們開始有些騷動了起來,但動靜不是很大。

    辦公室內,剛結束自己工作的段學復,想起了陳國華在代課的事兒。

    于是便起身過來了。

    結果卻在教室后門這邊,看到了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的徐獻瑜。

    當即段學復也好奇了起來,想要看看陳國華到底在干嗎?

    等他看清楚黑板上面的符號之后,頓時瞪大了眼睛:

    “這不是高維空間嗎?難道他是想證明那個猜想?”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