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真的沒時間,還是真的看不懂?亦或者是其他原因呢? 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好糾結這些事兒的了,辦好報告會才是當前最要緊的事兒。 就在華羅庚他們前往南方白云城的時候,陳國華這邊也忙碌著自己的事兒。 離子加速器實驗室內,今天是完成最后一項工作的時候了。 伴隨著實驗室內,眾多研究員的熱烈歡呼聲,預示著離子加速器這臺設備,已經研制了出來。 經過簡單的測試過后,加速器的的確確已經達到了陳國華的要求。 “陳主任,伱實在是太厲害了.” 趙忠堯一臉興奮地沖陳國華豎起大拇指,稱贊著說道。 后者搖搖頭,笑道: “趙教授,這里面也有你們很大的一部分功勞呢,如果不是你們原子所二部的幫忙,我們振華研究所想要拿出來這款加速器,只怕還要半年時間呢” 聽到此話,趙忠堯失笑了起來。 到底誰出力更多,到底是誰解決了更多的問題,彼此之間都十分清楚。 首先,離子加速器的技術資料,都是由陳國華設計出來的。 比如加速器要用到的合金材料,如果是原子所二部的話,恐怕只能夠寄希望于其他材料研究所了。 畢竟趙忠堯也好,原子所的其他人也罷,甚至是物理研究所二部等蘑菇蛋科研團隊的其他單位,肯定是沒辦法解決加速器的合金材料問題的。 反倒是陳國華,他可以很快拿出技術圖紙、熔鑄方案等等,交給其他單位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現如今的合金材料,不僅僅在鋼鐵廠這邊得到了應用,就算是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材料,也是使用這個合金材料的其他技術配比材料。 反正就這事兒來說,陳國華可謂是做到了極致。 其次就是科研團隊的事兒了,原子所二部是很厲害,但振華研究所的這些年輕人,也同樣不差。 或許振華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基礎層面上來說,是不如原子所二部的研究員。 可是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后者就不如前者了。 加上領頭人陳國華的技術,那絕對是振華研究所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也是出力最多的一方。 因此,陳國華剛才的話,絕對是非常謙虛的。 趙忠堯也喜歡聽這樣的好聽話,可他又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恭維的話,聽一聽就好了,當真的話,就輸了。 “陳主任,接下來,我們原子所二部,可能要離開你們振華研究所了,我們接下來想要研究屬于我們自己的加速器了.” 聽到趙忠堯的話,陳國華微微有些遺憾,旋即便說道: “這樣吧,你們也幫了我們天大的忙,我給你們一份技術圖紙和方案,如何?” “真的?陳主任,您可不要騙我!”趙忠堯當即大喜。 便是旁邊的其他研究員,也都十分吃驚地看著陳國華,畢竟陳國華的能力,早就征服大家了。 所以大家都十分期待陳國華的設計圖紙跟技術方案,有了這些,幾乎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大半。 “當然是真的,我總不能在這個時候跟您開玩笑吧?” 陳國華莞爾一笑,趙忠堯頓時更開心了,咧嘴的時候,一口大黃牙就更加明顯了。 兩人很快定下了這件事,接下來就是慶功宴的事兒了。 基于最近糧食緊張的問題,振華研究所內也沒有太過鋪張浪費,就是每人加了五塊肉。 研究所食堂后面的養豬場里面,目前就只有三頭大肥豬了。 所以,大家都得省著點吃才行。 “離子加速器研究出來了?” 邱宗岳接到匯報之后,當即在電話上驚喜地問道。 然后不等陳國華回應,又馬上說道: “行,我知道了,你等我一下,我馬上到你們研究所。” 說罷,他就掛斷了電話。 陳國華聽著電話里已經沒有聲音了,不由錯愕了一下,旋即失笑了起來。 真是為難了這位領導,天天都要往振華研究所這邊跑。 很快,邱宗岳來到了實驗室,看到了離子加速器這個裝置,頓時兩眼放光了起來。 跟之前的離子源一樣,這臺離子加速器,其實也是小型化裝置。 如果是搞蘑菇蛋研究的設備,那肯定是比較大型化的裝置了。 “國華,你們可真是太厲害了,看來納米級別的晶體管,有望在今年內研制出來啊” 聽到邱宗岳的話,陳國華卻搖搖頭,道: “領導,恐怕沒那么容易,光刻機、光刻膠等設備,都還沒影子呢” 提起這些,就不得不提一下上個月底,也就是六月底,剛剛回去完成畢業論文答辯、拍畢業照、領畢業證的那群準大學生了。 蔣卻民、束星北、趙孟引、桂質廷他們這一群人,在這個月中旬將會全部返回京城。 等他們回來之后,那么接下來就會全面開啟光刻機等方面的研究任務了。 畢竟,他們這群人,從三月中旬開始學習,到六月底,已經整整學習了三個多月的時間了。 或許對于一般人來說,肯定是不夠時間去完成這么大量的學習任務的。 但,陳國華早就安排好了,先是系統、概論等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后才是精細化的學習。 精細化學習,就會分開不同的小組,專門去攻克不同的技術。 比如掃描電子顯微鏡這一塊設備,就會分為三個學習小組,不同小組的人學習不同的技術知識。 如此情況,其實就有點類似后世那些大廠或者外企公司的精細化管理了。 比如軟件開發一樣,會分為需求工程師、產品經理、軟件設計師、測試工程師等等不同的崗位。 搞研發也是一樣的,肯定需要不同崗位之間來進行協調完成。 因此,到了這里,肯定是需要更加細致地區分開各自需要負責的具體事務了。 如此一來,需要學習的知識就會被模塊化、簡單化了。 三個多月的時間作為崗前培訓,已經是非常多的時間了。 其實,如果不是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很多人不知道這些技術,陳國華也不至于這么麻煩。 聽到陳國華的話,邱宗岳當即便說道: “這些你不用跟我說,你來規劃就可以了,我只需要知道,什么時候能夠完成任務.” “領導,如果您只是需要納米級別晶體管的話,那么八月份左右應該是可以拿出來了.” 陳國華沉吟著說道。 他能夠有把握的一點,那就是這個月月底或者下個月初,肯定能夠拿出中性質譜儀。 只要這些這邊都拿出來了,那么就可以制造納米晶體管了。 可是制造出來也沒用啊,它沒辦法賣。 并且,最重要的還是芯片,而不是晶體管了。 因此,光刻機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離子注入設備。 聽到陳國華一直強調光刻機,邱宗岳都不由納悶地說道: “你說的這個光刻機,真的有那么難嗎?” “領導,它對我來說,當然不難,可是對于其他研究員來說,就很難了,我又不可能一直造光刻機,而且我一個人造光刻機的話,您知道需要多長時間嗎?” “多長時間?” “五年!” 嘶! 如果讓陳國華一個人專注著造光刻機,需要花費五年的時間,那確實不可能。 有這樣的時間,都足夠陳國華作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來了。 好吧,當他沒問過! 邱宗岳倒吸了一口涼氣,旋即識趣地沒有再提這件事了。 反正他就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可以了,沖鋒陷陣的事兒,就交給陳國華了。 離子加速器出來之后,除了振華研究所和原子所二部知道之外,也就是邱宗岳等領導知道這件事了。 伍先生這次并沒有過來振華研究所,而是專門給陳國華打了一個電話。 并且在電話里夸贊了陳國華一番,同時還表示,會給他們研究所送來十頭大肥豬。 “你們搞研究的科研人員,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大家那么辛苦工作,可不能缺了營養,不能再出現之前營養不良導致的科研事故了” 對于伍先生提及的這件事,陳國華也略有耳聞。 是大西北那邊的導彈研發項目,有位科研人員,由于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的色盲,引起了一次試驗的失敗。 這件事不僅在大西北那邊傳開了,伍先生、邱宗岳他們也跟陳國華聊過這件事。 因此,確保研究員的營養,絕對是頭等大事。 畢竟,如果再出現類似的事兒,拖慢研究進度還是小事兒,出現了重大的科研事故,才是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呢。 “領導,您請放心,我們振華研究所,肯定不會出現這樣的事兒” 陳國華在電話里作出了保證。 振華研究所跟其他研究機構可不一樣,后勤幾乎都是外面派過來的,就連研究員,也都是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 更別說研究所就在京城,可謂是大家的眼皮底下,不管是什么小動作,絕對可以被第一時間發現。 而且,陳國華也不會搞這樣的小動作,更不可能允許其他人搞這樣的小動作。 在這一點上面,葛守志就做得非常好了。 跟伍先生結束通話之后,陳國華沉吟了一下,然后就去了實驗室。 港島,華潤公司。 最近的柳冠中,也成了大忙人。 由于鹿喬山弄出來的數學期刊國際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現在有不少人都堵在了華潤公司門口。 一開始,華潤公司的工作人員,對于那些突然多出來的信件,也沒有當回事兒。 畢竟信件也注明了是寫為陳國華的信件。 盡管很多信件是來自不同國家地區,歐美、東京、港島等很多地方。 但對于工作人員來說,信件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所以,工作人員也只是簡單上報給柳冠中之后,就把信件給轉寄回了內地。 柳冠中當時也沒當一回事兒,卻沒想到后果會這么嚴重。 卡拉比、斯梅爾等老外,第一時間就來到了港島。 由于找不到陳國華,也不可能坐以待斃,所以大家都直接選擇跑去華潤公司這邊咨詢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