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陳國華都是在實驗室內,跟眾人完成這些研究。 講真的,自從光刻機等配套設備的研制工作結束之后,整個振華研究所都好像多了不少閑人一樣。 就比如現在,隨機存取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這兩種存儲器,幾乎都是同一時間進行研制的。 即便是這樣,也還是分出了部分人去完成鼠標等其他配件的研制工作。 只因為搞存儲器研究的研究人員,還是有點多。 要不是薛晉權他們都只是兼職的研究人員,陳國華就只能夠開始下一步的安排工作了。 但現在嘛,一切都以制造出計算機作為第一目標。 其他都只是次要的。 除了工作之外,陳國華也更關心家里了。 最近的工作,急不來。 所以他就沒有加班加點了,而且芯片制造出來之后,也沒有搞什么慶祝活動。 反正到時候把計算機給拿出來之后,那么直接給他們集體放一個假,順便申請給他們每人多弄點糧食和肉,其他的就是工資了。 于沫離懷上了二胎,陳國華又過上了和尚的生活。 不過他晚上也盡力不去想工作的事兒,就是陪著家里人。 至于說陳偉這個小家伙,一家人都爭著帶他,根本不愁沒人帶。 比如說甘如霜,比如說云婉裳,比如胡萍姑她們。 特別是后者,她本來就在街道辦工作,現在是十一月份,伴隨著冬儲大白菜這個忙碌季節過去之后,她就閑下來了。 因此,幾乎是每天都帶著陳偉去街道辦上班的。 甘如霜她們休息的時候,也都會幫忙搶著帶孩子。 于沫離每天最多就是奶孩子和帶孩子入睡的時候,能夠見到著孩子,其他時候都見不著。 就連陳小敏都特別會給小家伙換衣服褲子,而且小家伙還不會哭鬧呢。 時間流逝,轉眼已經來到了十一月中上旬的時候。 邱宗岳再次過來了,“國華,你到底什么時候準備告訴我,如何處理材料科研所???” 見是領導來了,陳國華只好笑著跟他說再等兩天。 方案他是大概想好了,只不過現在還沒徹底定下來,他覺得還是先等一等。 而現在呢,計算機已經差不多快出來了,所以處理材料科研所的事兒,真不急。 等邱宗岳離開之后,時間再過去了兩天。 這一天,陳國華他們已經把所有的元器件都給制造出來了。 為了這一天,陳國華已經把整個振華研究所能夠用到的設備,全都用過了。 現在就差最后的一哆嗦了。 一枚芯片內置了兩千枚晶體管,呵呵,光是內存的容量就達到了16MB,也就是十六兆字節。 作為中等規模集成電路的代表作品,如此恐怖的內存,肯定不是一枚芯片就可以做到的。 而是使用了上百枚芯片的給搭建出來的。 陳國華之所以冒險一步到位,還是想先嘗試一下上億次計算機,到底有多牛掰。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更多的一些問題,方便后續進行處理。 比如功耗和散熱這兩大問題,比如成本這個問題。 這些都是在研究過程中,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每十枚芯片組合在一張印制電路板上面,然后十張印制電路板拼接在一起。 而連接這些印制電路板的信號線,這玩意兒的長度倒還好,僅僅只是兩百米罷了。 作為一臺超級計算機,兩百米信號線的長度,在陳國華看來,勉強可以了。 這些都是經過精心計算出來的結果,肯定不會有超出的,更不會影響到信號的同步性。 “組裝工作完成了沒有?” 陳國華作為總指揮,就在實驗室的正中央,看著眾人忙碌。 跟之前他給邱宗岳做的保證,也就是十個飯盒大小的計算機不同,十枚芯片拼接出來的印制電路板,導致它的占地空間還是很大的。 而且每一個印制電路板都配置了一臺散熱的高功率風扇。 所以,又是需要啟動備用電源的一天。 否則的話,還真有可能帶動不了這臺超級計算機的運算。 眾所周知,原時空的歷史上,內地是在一九八三年才研制出來了一臺每秒上億次運算速度的銀河一號超級計算機。 而人家北美的克雷公司,在一九七六年的時候,就已經推出了當時世界上首臺運算速度達到每秒二點五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一般來說,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平均每秒一千萬次以上,存貯容量在一千萬位以上。 當然了,這只是原時空的歷史罷了。 現如今,這個歷史,將由陳國華他們來創造。 所以等林志武、薛晉權、章濟川等人都已經檢查完畢之后,陳國華一聲令下,計算機就正式開始啟動了。 然而,第一時間卻出現了停電的事故,導致了短路。 計算機倒是沒什么,可備用電源這邊都直接歇菜了。 陳國華預估失敗,沒想到它的功率消耗直接到達臨界值,也沒有想到,算上備用電源一起,都沒用。 無奈的陳國華,只好一個電話大給了邱宗岳。 “領導,救命?。 ? 后者聽到救命兩個字,瞬間就緊張了起來: “怎么了?國華你出事了?小龍呢?他不在你身邊?” 他似乎都沒有想到,如果陳國華出事了的話,怎么可能還會給他打電話呢? 要知道電話可是在辦公室里面的,還需要時間轉接。 “領導,不是我出了什么事兒,而是振華研究所現在沒電了呀,我們正準備啟動計算機,結果它停電了” “領導,您現在有時間過來一趟嗎?還是我現在過去找您?” 聽到陳國華這么說,邱宗岳這才如釋重負般松了一口氣,道: “你沒事就好,既然是停電了,那你現在有什么打算?” “就是之前我跟您說過的那件事,單獨安排一條線接過來我們振華研究所這邊” 伴隨著振華研究所的迅速擴增,陳國華也知道,即便是燒煤的發電廠,那也必須要用了。 環境保護什么的,暫時還是先緩一緩吧。 發展,比什么都重要。 “你這一時半刻,我上哪給你找發電廠?我記得你說過,你們現在的計算機很少,能不能搬來二部這邊進行測試?” 邱宗岳有些無奈,突然想到了什么,如是說道。 陳國華聞言,直接就拒絕了。 既然這樣,那還是先拆分一下,不搞那么多的印制電路板了。 如果只是啟動一個印制電路板的話,那么功耗肯定沒有那么大。 電話掛斷之后,陳國華就下令讓大家開始把計算機給拆了。 換成十臺這樣的計算機,一臺一臺地去檢測。 另一邊,后勤部這邊的兩位電工師傅,經過了半小時的搶修,總算是完成了任務。 接通電源之后,陳國華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啟動計算機,進行測試了。 這一次,由于內存沒有那么大了,僅僅只是一點六兆字節的內存,功耗方面就小了很多。 因此,目前的電路還是能夠支撐得起的。 只不過,十臺計算機一起啟動的話,肯定還是會遭殃的。 “好了,別抽風了,趕緊進行測試啊” 見蔣卻民站在計算機面前,一副激動到落淚的樣子,陳國華沒好氣地瞪了一眼。 前者嘿嘿地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發,接著這才開始了行動。 旁邊,薛晉權、萬慶萱、章濟川等人,全都萬分期盼地看著。 只有陳國華還算淡定。 很快,伴隨著一個個測試的進行,從最開始的百萬次運算速度,到最峰值的一千萬次出頭的運算速度。 “主任,我們成功了,哈哈,我們成功率!” 確認了是千萬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之外,幾乎所有人都驚呼了起來。 大家都異常激動地歡呼、鼓掌,臉上的表情寫滿了興奮。 陳國華也露出了笑容,但還好,他是最淡定的一個。 心中還有一些遺憾呢,畢竟其實是可以一步到位,直接來一個上億次的計算機。 可惜了,電路系統不給力啊。 “好了,開心一會就差不多了,工作還沒做完呢,都給我認真點.” 見他們還沒完沒了了,陳國華趕緊開口制止道。 這個時候,章濟川卻開口詢問道: “老陳,我看現在也只是千萬次出頭的運算速度,目前計算機的運轉速度等都十分優秀,看看能不能再躍升一點,比如一千一百萬次?” “你也想讓學人家那樣,把機器給干報廢嗎?” 陳國華聞言,沒好氣地瞪了對方一眼: “這是搞科研工作,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所有的測試都是經過周密的計算、規劃出來的,不是靠臆測、猜想,懂嗎?” “你們也都不是第一天跟著我干科研了,適當的冒險精神可以有,但過度的冒險,那不是冒險,那是去送死!” “如果我們振華研究所還能夠有更多人,我馬上就開始搞一個發電和電力運輸的實驗室這樣的話,就不會再出現類似今天的情況了.” 或許章濟川還認為前面陳國華之所以冒險想要上一億次的計算機,一步到位,應該是想要討好領導。 所以現在才會如此建議。 畢竟剛才也只是把電路弄壞了而已,不是很大的損失。 所以他現在才會如此建議,畢竟一千萬和一千一百萬,終究還是有點區別的。 但在陳國華看來,這倆就沒有區別。 至于說電力問題,屬實是他高估了這個時代的電力運輸,那是真的不行啊。 支撐一臺這樣的計算機都做不到,那么到時候十億次、百億次級別的計算機,只怕是更難了。 畢竟現在僅僅只是中等規模集成電路,到了大規模集成電路,那就是一枚芯片就有上萬個晶體管了。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話,直接就是突破百萬枚晶體管集成在一塊芯片上面。 而且就這樣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可靠性還老高。 僅僅只是這么一枚指甲蓋大小的芯片,就可以將一個電子分系統或者整個電子系統給內置在一枚芯片上面,可不就是陳國華給領導們說過的:在芯片上面修建一座城市嘛。 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之后,還有特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巨大規模集成電路。 到了這個時候,那就是上千萬枚晶體管和上億個元件的事兒了。 當然了,到了這個時候,都已經來到了后世九十年代之后的事兒了。 現在也才一九六零年,內地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時間,只會一直領先,而不是被人輕易追趕上來。 因此,到了這樣的超級計算機時代,那么對電力系統供應的要求,便更高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