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九六五年七月份,大不列顛,梅里奧尼斯郡。 “你是說中國陳又發表論文了?他已經證明了零點猜想?而且還有莫德爾猜想和谷山豐猜想?” 此時的伯特蘭羅素,正在跟威廉霍奇通電話。 五十年代的大不列顛數學家,真不多。 能夠拿得出手的數學家,也就是威廉霍奇、伯特蘭羅素、李特爾伍德等人,而他們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上了年紀。 比如說伯特蘭羅素,此君可是一八七二年出生的,現在九十三歲了,妥妥的超級老人了。 可就是年齡這么大的一位老人,依然活躍在各個領域。 反倒是霍奇爵士,他才六十二歲,卻是盡顯老態了。 “是的,你應該看看他的論文,太完美了我已經復制好了論文,給你寄過去了,你過幾天接收一下.” 此時的威廉霍奇,滿臉感慨。 “當初,我們皇家學會,就應該再誠懇一點,唉.” 五九年的時候,倫敦數學界可是非常熱鬧,他們當時還以為能夠把陳國華給請回倫敦呢,然后帶領他們倫敦重回世界數學中心。 結果,他們這純粹就是媚眼拋給了瞎子,自作多情! 自從五九年之后,陳國華的產出確實不算多,但是足夠震撼啊。 黎曼假設和費馬大定理可是聞名全世界的頂級數學難題,特別是后者,已經困住全球數學界幾百年了。 伯特蘭羅素并不想跟威廉霍奇閑聊,他最近在忙著了解北美那邊的事情。 這個老爺子有很多身份,比如哲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并且有好些科目他還都是開派祖師的那種。 而且也是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 這不,北美那邊最近不是對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島‘關愛有加’嘛! 向來愛好和平的伯特蘭羅素老爺子就最看不慣這些行為了,所以經常跟鷹醬對著干。 不過,羅素還是在幾天之后接到了霍奇寄過來的論文。 以他的身體情況,就算是九十三歲了,腦子也勉強還算好使。 只是他對于這種頂級論文,屬實是有些看不太懂,太耗費精力了。 他是看不懂,可倫敦還是有年輕的數學家能夠看得懂的呀。 比如邁克爾阿蒂亞這位牛津大學新學院薩維利亞幾何學的教授,在五九年的時候,他就去參加過陳國華在白云城召開的數學報告會。 為什么他會去白云城呢? 自然是為了增長見識,畢竟他在一九五五年,從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畢業的時候,導師是威廉霍奇,畢業論文題目就是拓撲方法在代數幾何中的一些應用。 五九年的時候,邁克爾阿蒂亞便是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的大學講師了。 “老師,我看懂了,我真的看懂了,太不可思議了,這個中國陳太利害了.” 牛津大學,辦公室內,邁克爾阿蒂亞興致沖沖地找到了他的導師威廉霍奇,手舞足蹈地訴說著什么。 那副高興的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寫出了什么不得了的絕世論著呢。 “看懂了就好,我就怕你還看不懂呢.” 威廉霍奇頓時笑著說道,他自己也看懂了,所以他也十分驚嘆。 只不過,他這輩子是沒有辦法在數學這一道作出貢獻了,最大的功勞就是提出了霍奇猜想,除此之外依然沒什么值得敘述的了。 整個倫敦,從二十世紀之后,確實是沒有多少出彩的數學家了。 比如李特爾伍德、伯特蘭羅素他們兩人,那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了,人家功成名就的時間,可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了。 因此,倫敦數學界只能把希望放在下一代了。 在威廉霍奇看來,邁克爾阿蒂亞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原因也很簡單,在一九六三年的時候,邁克爾阿蒂亞跟麻省理工學院的伊薩多爾·辛格共同提出的‘指標定理’,這便是阿蒂亞-辛格指定定理。 這個定理廉價了分析和拓撲,也就是一個在數學和物理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基本連接。 也因此,邁克爾阿蒂亞便是明年,也就是一九六六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菲爾茲獎的熱門選手。 原時空歷史上,他確實是拿到了這個菲爾茲獎。 只不過,現在陳國華又證明了零點猜想、莫德爾猜想和谷山豐猜想,雖說現在還沒被國際數學界完全接受,但不出所料的話,它們三個猜想肯定是已經被證明了。 原因也很簡單,陳國華是當今世界上最為頂級的數學家,并且他今年也才二十四歲。 盡管菲爾茲獎是從一九三六年開始頒發,并沒有明確規定禁止讓人第二次獲得菲爾茲獎。 所以,一旦全球數學界確定了陳國華寫出來的這三篇論文,那么他必定是明年菲爾茲獎最熱門的人選,沒有之一。 就算不提陳國華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僅僅只說他從五九年之后,連續作出的數學貢獻,也足以吊打邁克爾阿蒂亞。 比如前些年,陳國華證明黎曼假設的前面兩個小問題,就足以拿一枚菲爾茲獎了。 “老師,那我是不是很危險?明年可能就拿不到菲爾茲獎了.” 聽到邁克爾阿蒂亞的話,威廉霍奇搖搖頭,他沒有拿到過,哪里知道啊?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只能夠祈禱陳國華寫出來的這三篇論文有‘瑕疵’了。 可惜,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 所以,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不急,你也知道中國陳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國家,已經被困住了,而明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可是在莫斯科舉辦,以現在他們跟莫斯科的緊張關系” 威廉霍奇安慰道: “所以,中國陳很大可能不會去參加大會,這就是你的機會” 還有句話他沒說,那就是如果陳國華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之前,在白云城再次召開報告會,說不定到時候明年的數學家大會真的有可能給陳國華頒發這個獎項。 菲爾茲獎是剛出來沒多久,獎金也不多,地位也其實也就那樣。 因為菲爾茲獎能夠被大家公認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一說法,是從明年開始的,原因還得從鷹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研究者斯梅爾博士說起。 原時空歷史上,當時的斯梅爾博士在北美參加很多集會,頒獎的時候北美國會要求他去聽證,他沒有去參加聽證,因為當時他在莫斯科拿獎。 于是有很多人說他潛逃到莫斯科了,他當時在伯克利數學系,當時的伯克利數學系主任向媒體解釋,他并不是因為需要潛逃或者別的什么原因,而是因為去拿一個很重要獎。 為了向媒體解釋這個獎多重要,伯克利數學系系主任第一次說出了數學界廣泛把菲爾茲獎考慮相當于數學屆的諾貝爾獎。 但在這個時空,斯梅爾博士最牛逼的數學成就,也就是證明了五維及以上的龐加萊猜想,早已經被陳國華搶走了。 從五九年到現在,斯梅爾博士依然活躍在數學界,只不過他的數學成就已經偏向代數幾何的其他細分領域了。 當然,盡管現在菲爾茲獎并沒有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說法,威廉霍奇和邁克爾阿蒂亞他們都覺得這個獎項非常重要。 原因也十分簡單,那就是這個國際數學家大會非常重要,每四年一次,每次也就是只頒發兩到四人,并且年齡也是四十歲以下。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這個獎項屬實是非常重要的。 在邁克爾阿蒂亞患得患失的時候,埃爾德什正在歐洲的華沙大學這邊,跟博蘇克探討陳國華的那三篇論文。 博蘇克是華沙大學的教授,此人的成績就是博蘇克-烏拉姆定理,還有收縮核理論、同倫群等。 前者就不用多說了,收縮核理論是現代拓撲學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處于拓撲學和代數拓撲學的邊緣。 而同倫群,也就是博蘇克同倫群,其定義了從拓撲空間x到n維球面5‘映射類的和’。 從這些理論都可以知道,這些都是跟代數幾何有關系的學術論著。 眾所周知,零點猜想便是黎曼假設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猜想,而在后世時空黎曼猜想與費馬大定理已經成為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融合的m理論幾何拓撲載體。 陳國華證明的莫德爾猜想和谷山豐猜想又是費馬大定理的重要猜想。 所以,這些都是代數幾何層面的學術,跟博蘇克所研究的方向有很大區別,卻又是同一個大分類。 埃爾德什來找博蘇克聊陳國華的這三篇論文,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只不過兩人聊了一周多的時間,這才完全讀懂這三篇論文。 讀懂之后,他們這才感到震驚:陳國華又拿出來了更為重要的數學成就。 “博蘇克,我已經迫不及待地見到他了,我得回去了,我要親自跟他當面聊.” 不管那么多,埃爾德什在看懂論文之后,就向博蘇克辭行了。 甚至他還邀請對方,跟他一起前往京城。 只可惜,博蘇克可不是埃爾德什這只單身狗,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何況博蘇克今年都已經六十歲了,不適合到處跑了。 六十歲的年齡,已經是花甲之年,妥妥的老人了。 也就是五十二歲的埃爾德什還喜歡到處跑,只為了追求數學真理,讓人欽佩。 北美,加州,斯坦福大學。 小平邦彥在辦公室里感慨萬千,“八嘎,這個該死的中國陳,為什么他總是那么幸運?又寫出了這么多高質量論文.” 作為一九五四年的菲爾茲獎獲得者,也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東京人,他最看不慣的就是華裔和東方那邊出來的人。 比如伯克利分校的陳省身教授,小平邦彥就很討厭此人。 只不過,他的討厭也只能是私底下的,不敢表露出來,因為人家陳省身很牛逼,是美國數學會副主席,在北美這邊地位很高。 陳國華寫出來的三篇論文,每一篇論文都非常高。 從目前來看,小平邦彥根本挑不出一絲錯誤。 在他懊惱,為什么不是他寫出來的論文時,伯克利分校這邊,陳省身也已經看完了陳國華的論文。 “難道我真的錯了?” 作為一名已經落戶北美的數學家來說,陳省身對祖國大陸還是有感情的,雖然不多,但身上流淌的畢竟是龍的傳人的血脈啊。 如果他在五九年的時候,答應陳國華他們的邀請,留在大陸那邊,或許情況有所不同。 最近這些年,內地的發展,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陳省身是用不著計算器等電子產品,但不管是初階還是進階版的華興數碼單反都非常好用,用來拍照的時候,比那些膠卷相機好太多了。 因為這些照片都可以存在電腦里,隨時都可以查看。 唉! “明年的大會,你會去參加嗎?” 站在窗邊的陳省身,眺望外邊,想著的卻是,如果陳國華明年去莫斯科參加大會的話,那么他到時候肯定要跟陳國華多交流。 或許,回大陸再看看。 不管他現在是什么人,大陸都是他的老家。 第(1/3)頁